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胡晓光:略述巨赞法师的空有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不生不灭”。空不是灭、无,是显诸法真如。空即是中道实相,如《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云“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离是二边中道,是为般若波罗密”。据此我们可以断言,空与有之诤实是汉语佛教界提出来的,与梵语佛教界实际情况不符,所以空有之诤的提法或译法是不当的。甚至是错误的。

  2、《阿含经》的思想是缘起论与唯心论的统一。众所周知,《阿含》是根本佛法的所在,可以说一切佛经皆以《阿含》为母体,《阿含》思想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缘起论,二是唯心论。如“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就是对“缘起”所下的定义。再如“心持世界去,心拘引世界,其心为一法,能制御世间”这就是对“唯心”义的规定。中观宗对缘起理多有阐发,于唯心义则有所简略,唯识宗则是在缘起理的基础上,对唯心义多有引申演绎。我们可以这样比喻中观宗和唯识宗,中观讲的“缘起”是“理”学,唯识讲的“唯心”是“事”学。“理”学类于科学,“事”学则类于技术,其必包含现象因果构造机制原理及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法。事与理是统一的。所以《阿含》中的缘起与唯心实是一个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因为我们可以判定中观与唯识不是矛盾,而是差别。就如同科学与技术是差别而不是矛盾一样。

  3、中观与唯识的“自性”定义不同。由于中观与唯识学理取向不同,所以它们所运用的名相定义也不尽一致。特别是在“自性”这个名相上,中观与唯识差异很大。中观学的“自性”是指性体、实体。因一切法都是缘起而成,所以无实体、性体存在。故称之为无自性。唯识学的“自性”是指性相、性能、性用。不是性体、实体之义。性有种性、类别之义。约功能、因果差别而立。唯识学讲因果立种子义,都是在事相功能上讲的。唯识学承认诸法实相是不有不无的。是当体性空的,所以不会主张性体有自性,否则就与圣教相违了。中观学的无自性义是在所观境上讲的。而唯识学的有自性则是在能观显现识上讲的。由于二者取向不同,故立定义有别。

  4、中观与唯识的证空方法不同。空是诸法实相,三乘同证空理,但方法有异上。小乘以析空方法证空;中观学以体空方法证空;而唯识学是以观空方法证空的。体空在彻见诸法实性,观空则在于破妄想之假。心识实性即是真如,观空就是转识成智,妙证二空所显唯识真如实性。唯识的观空方法具体层次步骤是三性与五重唯识观。唯识之观空是内在观,而中观之体空则是外观,即于所观境体空,空本无二,入门方便不同而已。

  5、中观与唯识对“缘起” 解释的层次不同。中观学由于忽略唯心义而讲缘起义,自然会对诸法之体做无自性解,从字面上会意,中观学的缘起无自性见与《阿含》之“此有故彼有”的缘起定义是完全相符的。但是,诸法不但是空,而且还是显现的,是有业用的存在。所以讲缘起必须最终要归于唯识,唯识学就是业用因果缘起的完整体系的体现。

  唯识学讲缘起是究竟的。它是在最深层次上讲的,是在能相识上讲的,而中观学则仅局于所观境讲缘起,以至末流把能相识也要无掉,所谓自 空就是一切无了,这是方广道人之恶取空见,非中观之正统,虽然中观之空论局于所相,但并不与唯识相违。唯识学深悟佛法本义,故立“唯识无境”,讲他空(无)不讲自空(无),因为自性有功用。中观在讲缘起中道, 用二'wiki'谛'/wiki'方法来抉择,这对所观境可谓极为善巧了,但在能观转依上抉择,则须三性三无性方法才能极成。

  唯识学的缘起论是“假必依实”缘起论。如《瑜伽师地论》云“云何名为恶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实是无,于此而空,此实是有。由此道理可说为空,若说一切都无所有,何处,何者,何故名空?亦不应言,由此,于此即说为空,是故名为恶取空者。云何复名善取空者?谓由于此彼无所有,即由彼故正观为空,复由于此余实是有,即由余故如实知有,如是名为悟入空性如实无倒”。唯识学的缘起逻辑是于此由彼,于此由余,由彼故空,由余故实。唯识学所讲的实,就是能相识——一切法所知依。识是缘起的根本依,所以《阿含》讲:“心为法本”,《华严》讲“唯心所造”,《唯识》讲:“万法唯识”,识是了别义、显现义。识是功能,识不是实体、本体。识性是空性。如《摄大乘论》云“自然自体无,自性不坚住,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近世唯识大师欧阳竟无说得好:“唯识学诠用义为一大要旨”又云“问唯识何事?即是因果事”。

  唯识学的缘起论是从用上讲的,是在显现上讲的,是摄用归体。体者理体也,真如空理也。归体就是观空证空。体与用是不一不异的,是不即不离的。有为法皆是事相之用。主观心智的转化必借助于心识之用而可亲知理体,故为摄用归体。此由之故,我们可以断言,中观与唯识并无所争,但存在维度、取向、层次差别,而唯识可以统摄中观妙义。因此,'wiki'玄奘'/wiki'法师曾造《会宗论》,其意即在二者无争也。

  (作者系普陀山佛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杭州佛学院研究生导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