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为数不多,只有六部,它们是:《一生》、《漂亮朋友》(或译《俊友》)、《温泉》、《皮埃尔与若望》、《如死一般强》、《我们的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生》和《漂亮朋友》。
《一生》是一部关于妇女命运的小说,写一个温柔贤淑的女子约娜不断遭受挫折、失意和幻灭的潦倒一生。约娜出生于一个家底殷实的贵族家庭,父亲心地善良,思想开明,母亲多愁善感,老实憨厚。在这个温情脉脉、其乐融融的家庭里,约娜从小养成了天真烂漫、纯洁无暇、富于幻想、温柔敏感的性格,年纪不大时,她又被送进修道院,直至十七岁时才出来。长期修道院的生活与教育给她灌输了循规蹈距、恪守道德律条的习惯。回到家后,她抱着对人生的美好幻想、对理想爱情的渴望,满怀热情准备走向生活。这时,她的家庭结识了一个在乡下的邻居德拉马尔子爵,子爵年轻漂亮,文质彬彬,约娜对他一见钟情,很快就与他热恋而结婚。但婚后不久,子爵便撕下了温尔文雅的外衣,暴露出他自私、小气、粗鲁、贪婪的本质。更使约娜失望的是,他们夫妻间除了粗暴的情欲外,毫无真挚的爱与温馨柔情。蜜月旅行刚结束,子爵实际上就抛弃了约娜而与她的使女萝莎丽私通,并使萝莎丽怀了孕。约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撞见了丈夫的奸情,精神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痛不欲生,大病一场,几乎死去。为了替女婿遮丑,维系女儿的家庭,父亲德沃男爵赐给已有一私生子的萝莎丽一处田庄,将她和儿子一起打发给一个庄嫁汉。约娜对丈夫彻底失望了,这时她也生下了一个儿子,于是她从此将全部的生活乐趣与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丈夫积习难改,故态复萌,又与邻近的福尔维勒伯爵通奸。约娜已不再觉得痛苦,只是厌恶与鄙视他。但残忍的福尔维勒伯爵察知奸情后不甘罢休,进行了可怕的报复,使自己的妻子与拉马尔双双死于非命。从此,约娜专心抚养儿子,满心盼他成为正经有为的人。然而她又一次失望了,儿子成人后,先是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后来又与私娼鬼混,并离家出走从此不归,在外负债累累,将家产几乎荡尽。约娜已年老力衰,心如死灰,幸而萝莎丽又回来照顾她;又从儿子那里得到一个私生女,给她的生命增添了最后一丝温暧和慰藉。
小说通过约娜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少女变成一个心灰意冷、忧患重重的老妪的经历,以及她这潦倒一生的各个阶段的心灵历程,发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一个温柔贤淑、多清纯真的女人,连平静的生活和基本的幸福都得不到?作者的回答是自然主义者的回答:肉欲,正是道德感未能控制的肉欲本能、使一对父子变成了禽兽,他们迷醉于淫乱生活,从而造成了妻子与母亲的一连串不幸。不能说子爵一开始就不爱约娜,当他迷醉于她娴静美丽的外表时,他对她不无眷恋和热情。但他的淫荡本性使他不能安分守己,而过于庄重严肃的修女一般的约娜,显然是不够刺激,满足不了他的胃口的,于是与使女通奸便难以避免了。
虽然使女被打发走了,矛盾并没有消除,子爵故罪重犯也是不奇怪的。
然而这次他终于为自己的不可抑止的肉欲冲动付出了无可挽回的代价,不仅付出了生命,而且给忠实、善良而可怜的妻子带来再次沉重的打击——有时候,坏丈夫也比没丈夫好,因为家需要完整,而坏可以变好,现在则一切希望都没了,这次爱情、婚姻彻底失败了。好在儿子还能给她提供新的幻想,但是没有想到,他竟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地继承父亲的那种失控的肉欲本能,成为一个不可挽救的浪荡子,使得他可怜的母亲彻底感到幻灭。
小说还将婚姻生理学带进人物命运与家庭关系的描写中,从而使《一生》具备了鲜明的自然主义特色。作家以精密的观察与严谨的复录表现了人的生理变化与春情、性冷淡与性觉醒、性生活的协调与不协调、官感与本能,怀孕与生育以及动物的交合,并占有较大篇幅。正是这些婚姻生理学的文字使 《一生》成为自然主义的代表作。
《一生》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不论作者的意图是渲染肉欲本能呢还是以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命运为主题,客观上这部小说探讨了婚姻家庭问题,是一部可与托尔斯泰的 《安娜·卡列尼娜》相提并论的社会问题杰作。若论二者的区别,是托尔斯泰更多从社会环境、时代风习、传统、习惯等方面寻找主人公悲剧之原因,而莫泊桑更多从生理方面找原因。可以说,拉马尔子爵的不忠诚与约娜的性冷淡不无关系,当他从她那儿得不到满足时,自然要另寻发泄。由于以前对性与夫妻感情之关系研究不够,认为这没有意义,不是重要因素,而更多从社会历史方面分析。近几年来,随着观念禁区的开放,国人开始觉悟到性在爱情、婚姻和家庭中不可忽视的意义。许多夫妻关系破裂是因性生活不和谐,只不过不好启齿,才托词为感情不合。可见我国评论界在性方面由于忌讳过多,不能客观冷静地考察之,因而在文学上也走进了误区,在许多方面没达到正确认识。否则,子爵似乎也是可以原谅的。不过,在那个时代,在特定的道德规范中,子爵缺乏理智,不负责任,不讲道德,仍是应予否定的。而小说中对于肉欲则是既有一定程度的贬斥,对子爵追求肉欲满足的丑态、禽兽般的行径予以谴责,但另一方面,他又将这种放任自流的淫欲视为不可避免、人皆有之或皆有可能失足其中的自然行为,象约娜的父母这对琴瑟和鸣、白头谐老的夫妇,过去也曾有过互相的不忠行为。他以否定的笔调描写乡间的淫风、时有发生的男女方面的丑闻,同时又宣传生殖是自然的大法则,批判禁欲主义,鼓励顺其自然,难免地就流于鼓吹纵欲。
约娜这个形象,与安娜有些相似,其命运悲剧都在于幻想与现实的矛盾。但安娜是一个积极的追求者,是社会习惯势力使得真心爱她的情人也临阵脱逃;约娜则是一个消极的幻想者,完全将命运交托于他人,因此无情无义无德的丈夫和不肖之子就使她彻底幻灭了。另外,安娜属于“越轨者”,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勇敢地追求被视作“非份”的爱情与享受,因而她所遭受的打击主要来自社会;而约娜所渴望的只是温柔的爱情与宁静的生活,当一个贤妻良母,在肉欲与口腹享受上毫无奢求,是女性最普遍最合理的希望,所以她的悲剧不大相关于社会,而主要来自于家庭,归因于个人,最后便推究到生理原因。严格说来,安娜的悲剧首先起源于家庭,婚姻不幸才导致她不安分,而与社会发生冲突,而约娜的命运除了与丈夫儿子直接相关,社会风气的普遍堕落,过于传统刻板的家庭和修道院教育也间接推动着她的命运之轮。
至于德·拉马尔子爵,虽然莫泊桑强调了他身上的肉欲本能,他身上的社会性还是占主导地位的,他是一个集上流社会之腐化堕落与小市民的鄙俗狭隘于一身的丑恶典型。他有一副花花公子常有的风度翩翩、道貌岸然的外表,而且似乎含情脉脉、忠心耿耿,为讨好约娜,竟不惜重金为她造了一艘华贵的游艇。而这只不过是贵族们追逐妇女惯用的手法,并非出于真心热爱。事实上他垂诞的只是约娜的美貌及她家的财产。他对萝莎丽始乱终弃,对伯爵夫人机关算尽 (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其淫邪、自私、虚伪、狡诈、冷酷、卑鄙无以复加。这是一个道德败坏的贵族典型而决不是肉欲本能的化身。这也体现了莫泊桑的社会批判意识。
这部小说技巧圆熟,通过几个主要生活事件表现约娜一生的数度潦倒,重点突出,以点带线,结构完整。心理刻划深入细致,自然景物描写丰富生动而切合情节需要。缺点是社会视野仍然有限,故事发生的空间小而封闭,几乎不涉及政治生活,因而主人公悲剧的归因便主要不是社会性的,而是个人品质方面的。
与一般自然主义小说不同,《一生》的感情色彩非常强烈。莫泊桑在主人公身上倾注了深厚的同情,他带着喜悦与赞美写约娜充满诗意的、朝气蓬勃的少女生活,带着悲愤与伤感写她遭到打击后的痛苦和连连失意后的迷茫凄戚,从而使整部小说委婉动人。莫泊桑在女主人公身上寄托了他对自己那被欺骗、被损害的可怜母亲的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