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在的,对于这些问题,我还没有考虑过。”苏格拉底又问:“那么, 

  请你对我们讲一讲城邦的支出吧。因为很显然,你一定打算把那些开支过大 

  的项目加以削减”。格老孔回答道:“我还没来得及考虑这个问题”。于是, 

  苏格拉底说:“连支出和收入都还不知道,又怎能把这些事照管好呢?使城 

  邦富裕呢?”格老孔对关系城邦经济生活的税收和支出这样重大问题茫然无 

  知。苏格拉底接下去又继续问格老孔,诸如城邦的军事力量和敌人兵力的对 

  比、城邦的防御工事布置、银矿税收减少原因、粮食贮备等等问题,而格老 

  孔对这些也都一点不清楚。当格老孔承认自己完全没有担任所想望职位的必 

  要知识的时候,苏格拉底及时劝诫他:“格老孔,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 

  可不要弄得适得其反啊!难道你看不出,去说或做自己还不懂的事情是多么 

  危险吗?”并热情诚恳地讲:“在所有的事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 

  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那些受人的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 



④ 《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第93 页。 

⑤ 《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第92 页。 

① 《回忆苏格拉底》,第8 页。 

② 《回忆苏格拉底》,第110 页。 

③ 《回忆苏格拉底》,第112 页。 


… Page 22…

  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你所想要做的事 

  求得最广泛的知识,因为如果你能在这方面胜过别人,那么,当你着手处理 

                                                                        ① 

  城邦事务的时候,你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想望的就不足奇怪了。 ” 

       苏格拉底还经常劝勉一些热望担任公职的人学习所要求于他们的业务, 

  充分认识他们在所寻求的岗位上所应负的责任。比如,他教育一个青年想在 

  城邦里担任将领而忽略学习,实在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这样的人应该受到惩 

  罚。没有军事知识的人是不能当军队指挥官的。“因为在战争的危急时期, 

  整个城邦都被交在将领的手中,如果他成功,整个城邦将会获得很大益处, 

                                                 ① 

  如果他失败,整个城邦将蒙受很大的损失”。苏格拉底的这一番话激起这个 

  年轻人前去学习军事知识的兴趣。当这位青年人学完战术归来,苏格拉底又 

  对他讲,这还不够,因为战术这只是将兵术的一小部分罢了。一个将领还必 

  须能够为战争的必要事项进行准备,他必须能够为部队取得粮秣;必须是一 

  个足智多谋、精力旺盛、谨慎、懂事、坚忍不拔而又精明强干的人;和蔼而 

  又严峻;坦率而又狡诈;善于警惕而又巧于偷袭;审慎周详而又大胆进取; 

  知道如何排列阵营……这些品质都是一个想当将领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苏格 

  拉底还帮助一个被选为骑兵指挥官的青年,如何研究改善骑兵,使他认识了 

  解骑兵指挥官的两个责任:第一,改善士兵和马匹的情况;第二,不把照料 

  马的责任单单留给士兵。骑兵将领应如何训练士兵,又怎样使自己取得这样 

  的资格。除此,作为一名指挥官还应该培养自己的演说能力,使之能够鼓舞 

  士兵的战斗士气,从而激发每个战士的荣誉感。这样,就会在装备、马匹、 

  纪律和奋勇迎击方面大大超过敌人。 

       苏格拉底就是这样以教育力量去培养造就有知识的治国人才,这在当时 

  来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进步。应该承认,在古希腊奴隶社会时代, 

  培养一批有德行、有知识、有才能的治国人才,担任国家各级领导,总比那 

  既未受过专业训练,或采取抽签办法,或者以其他方式而取得行政领导资格 

  的人要强得多。 

       ④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的教育教学手段采用的是一种谈话的方法, 

  即通过问答引导人们思考问题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在西方教育史上是最早的 

  启发教学。后人将他的问答法教学形式称为“苏格拉底方法”,或称“产婆 

  术” (精神助产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所倡导的启发式就是从 

  苏格拉底方法发展来的。 

       苏格拉底的母亲谙于产婆术,他受母亲帮人助产接生的启发,将此方法 

  运用于人的思想的产生。苏格拉底没有固定的教馆,教育对象不分男女老少、 

  贫富贵贱,他在大街、集市、运动场、剧场无拘无束地和人们交谈,讨论政 

  治、战争、哲学、宗教、艺术、爱情、婚姻、家庭等等问题,引导人探求真 

  理形成正确的思想,取得关于道德的完善无误的概念。 

       苏格拉底的这种谈话问答式的启发教育教学,大体过程基本上可分为讥 

  讽和助产术两个主要步骤进行。第一步是讥讽。他在和各种各样人物讨论问 

  题时,总是先装出自己对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引起对方提出问题,让人家回 

  答。如果对方答错了,他也不马上纠正谬误,而是进一步提出补充的问题, 

  加以引导。苏格拉底之所以这样教人,就是为了引导人发现自己认识上的矛 



① 苏格拉底与格老孔的这段对话内容,引自《回忆苏格拉底》,第106—110 页。 

① 《回忆苏格拉底》,第84—85 页。 


… Page 23…

盾,怀疑自己已有的知识,迫使承认自知其无知,从而更积极思考去寻找问 

题的答案。第二步是助产术。苏格拉底认为,他自己的任务就是充当“智慧 

的产婆”,在启发对方发现自己认识的混乱,并否定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引 

导人们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即“帮助真理出世”。这一步是让人取得真理 

性的认识,最后形成概念。例如,他在与青年交谈时,他总要对方给事物试 

下定义。比如“虔诚”和“节制”等词在谈话中出现,苏格拉底就反问:“什 

么是 ‘虔诚’?什么是‘节制’?”年轻人就按照个人考虑来回答问题。此 

时,苏格拉底马上提出一些和回答并不适合的例子,引导对方放弃或修正最 

初的定义,这样一问一答直到双方获得都满意的一个定义。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记录了苏格拉底与一个自负青年 

尤苏戴莫斯关于“正义”问题的一段对话。文字虽然长一些,但这是苏格拉 

底方法的一个比较有典型意义的例子,故转引在下面以帮助了解认识其问答 

方法的精神特点。尤苏戴莫斯理想作一名政治家,苏格拉底便向他提出了有 

关正义的问题,并且问尤苏戴莫斯是否可以举出什么是正义的作为和什么是 

非正义的作为。于是,尤苏戴莫斯回答说“能够”。苏格拉底便建议他把正 

义的作为放入一边,非正义的作为放入另一边,接下去问道: 

          “虚伪是人们中间常有的事,是不是?”苏格拉底问。 

          “当然是。”尤苏戴莫斯回答。 

          “那么,我们把它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苏格拉底问。 

          “显然应该放在非正义的一边。” 

          “人们彼此之间也有欺骗,是不是?”苏格拉底问。 

          “肯定有。”尤苏戴莫斯回答。 

          “这应该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 

          “当然是非正义的一边。” 

          “是不是也有做坏事的?” 

          “也有。”尤苏戴莫斯回答。 

          “那么,奴役人怎么样呢?” 

          “也有。” 

          “尤苏戴莫斯,这些事都不能放在正义的一边了?” 

          “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的一边,那可就是怪事了。” 

          “如果一个被推选当将领的人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人民,我们是 

     不是也能说他是非正义呢?” 

          “当然不能。” 

          “那么,我们得说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 

          “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