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3-03-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综观二十年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其理论层面上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如果我们深入观察中国人的内心,就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政治文化的变化仍然不大〔21〕。从今后更长的历史时期来看,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重建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1〕〔1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147页。
  〔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53页。
  〔3〕〔9〕江泽民:《世界应该丰富多采》,载《北京青年报》2000年9月5日,第1版。
  〔4〕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5〕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
  sixiang
  〔6〕萧功秦:《从新保守主义立场看中国变革中的激进主义》,sixiang
  〔7〕陈彦:《当代自由主义的转型及出路》,载《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三联书店2000年第1版,第78页。
  〔8〕李泽厚:《历史眼界与理论“度”》,载《天涯》1999年第2期。
  〔10〕陈晓律:《理性化民主时代的到来》,100yearchina/pages/content/04/65。htm
  〔12〕张翠玲、吴海虹:《〈行政诉讼法〉走过十年》,载《北京青年报》2000年9月26日,第21版。
  〔13〕《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50页。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82页。
  〔15〕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载《天涯》1997年第5期。
  〔16〕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9页。
  〔17〕陈海燕:《中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特征比较》,载《文史哲》2000年第3期。
  〔18〕刘道福等:《社会经济关系新变化中的知识分子与执政党建设——北京市知识分子现状调研报告》,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9〕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20〕《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24页。
  〔21〕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chinesenewsweek
  2000/07/28号。

  九十年代的国学与实学

  
  ? 刘海波
  学界代有风潮涌,各领风骚没几天。看近二十年的大陆学界,如策马疾行山阴道中,道边风景倏忽变换,令人应接不暇。“创新这条疯狗”(八十年代学人语)依然身后紧跟,“连尿也不得撒”的学人们仍旧疲于追新逐后,于是九十年代初那场名之为“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的学术转型,时至今日,不仅为新生代们所漠然,怕连当事者也记忆模糊了。可巧,那场学术转型的一个主题是提倡学术史研究,笔者且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历史现场,对这场学术运动作一点小小的梳理。笔者既非当事人,所述难免挂一漏万,若能因此招来当事人的纠补,倒也是学术史的幸事。废话少说,且看正解。
  一、一所大学、两个人物、四家刊物
  标题所示,正是这场学术转型的标志。
  一所大学者,北京大学也。北大在现代中国的地位无“人”能比,她的影响不限于学界、思想界,而是常常扩展到整个社会,她是那种能够连接学院内外制造公共话题的大学。历史需要北大的时候,她往往能挺身而上,导引潮流。这话倒过来说则是,北大站出来做个什么事,也往往就呼风唤雨,成了历史事件。何况九十年代初的北大由于新鲜的记忆,正是一枚世人瞩目的风向标,由她来导引学界转向再合适不过,实在也非她莫属。
  两个人物自然都是燕园人,一老一少,老者国学泰斗季羡林,少者学界新秀陈平原。此二人在当时学界的影响,季羡林不必说,陈平原早在1985年,就因与钱理群、黄子平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而引人瞩目,1987年获博士学位留校后,至1993年,连续出版学术著作五部,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界最有影响的青年学者之一。两人的学术地位奠定了他们在导引风向上的号召力。
  四家刊物者,《读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人》、《国学研究》也。前二者是陈平原和季羡林发出转型呼吁的主要阵地,后二者则是这种转型实现的标志。有必要多说两句《读书》。由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思想界的严重分化和报刊业的相对繁荣,今天的学人有了更多发言和阅读的阵地,《读书》的地位似乎不那么重要了。但在九十年代初,《读书》几乎是大陆思想界惟一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太少太小,是坏事也是好事,好在它信息集中,发一声而学人皆闻。
  这样,在一个特殊的时代,由两位身处特殊环境中的学界“公众人物”,在学界的“公共空间”登高一呼,一场学术转型就水到渠成地发生了。
  既称学术转型,必先有一个参照系,这个参照系切近说就是八十年代的学风,长远看则是“五四”所开创的学术范式。这一范式,陈平原概括为“西化的思想背景,专才的教育体制,泛政治的学术追求,‘进化’‘疑古’‘平民’为代表的研究思路”〔1〕。因此,与之针锋相对,新的学术追求就表现为:重视传统的国学取向,强调实证研究和学术规范的‘实学’学风以及主张非政治的学术独立和学在民间。需要指出的是,燕园二学者虽然被整合进了一个共同的学术转型潮流中,但他们却同归而殊途,各有侧重和分工。季羡林导向的是国学,陈平原的着力点却在实学。
  二、季羡林与国学热
  其实季羡林老的关键词是“东方文化”而不是“国学”,但他为国学热提供了理论基础,准备了充分的舆论。这理论和舆论就是著名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和“东风压倒西风”说。“河东河西”说最早见于季老写于1989年的《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一文,文章认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两大文化体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学习的”,“仅就目前来看,统治世界的是西方文化”,“但是从历史上来看,二者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这句话更直白些则是“二十世纪的世纪末,西方文化或文明已经繁荣昌盛了几百年了,到了今天,在很多方面已经呈现出强弩之末之势,看来是面临衰微了。代之而起的必然只能是东方文化或文明”〔3〕。而在“取代”说遭到质疑后,季老先生在接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融合”不是“取代”的同时,又提出这融合“不是对等的融合,而是两个文化发展阶段前后衔接的融合,而是必以一方为主的融合,就是‘东风压倒西风’”〔4〕。在九十年代初的两三年里,季老在不同场合多次重复上述观点,例如1991年第5期《群言》上的《再论东方文化》、1992年3月10日《文汇报》上的《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1992年第4期《文艺争鸣》上的《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1993第1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上的《“天人合一”新解》等。有些文章被海外媒体转载,产生了广泛影响。自然其中也不乏质疑之声,1992年2月《争鸣》第6期上,周志良就撰文《是取代还是融合?》与季老先生“共商”,指出“河东河西说”是“有违哲学常识的戏言”;1994年1月的同刊上伍铁平则以《21世纪西方文化会让位于东方文化吗?》为题与季先生“商榷”,认为“让位说”无异于“大东方文化沙文主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则含有“历史循环论和宿命论的味道”。反对者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今天被划归自由主义阵营的李慎之先生,在其发表于1993年第2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上的《中国哲学的精神》一文的后记中,他首次表示了与季羡林的分歧,随后又撰文《辨同异合东西》、《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等与季先生辩驳。需要指出的是,季羡林先生在这场他喻之为“无匾之争”(两个近视眼争论匾上的字,其时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