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3-03-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 目 录

书屋絮语  书屋絮语澧  人
学界新论  中西思维层次之差异及其影响 张远山
书屋讲坛  近二十年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与分析李月军
书屋讲坛  九十年代的国学与实学刘海波
灯下随笔  关于卡夫卡的“另类阅读”雷  颐
灯下随笔  枪口下、中国功夫及其他徐  慧
灯下随笔  千古艰难惟一死黄  波
说长论短  有关《资本论》的两个话题许锡强
说长论短  徐志摩情爱不能这般剖析陈学勇
说长论短  关于四位大师撰的四副挽联巍  嶂
书屋品茗  长江今昔单正平
书屋品茗  个人话语和时代烽烟的交织张志忠
其人其事  怀念几位《大公报》的老友吴永良
其人其事  家书后面费振钟
法制经纬  解构中国语境中的律师角色刘武俊
专栏集萃  我看电影(六)王  怡
专栏集萃  雪尘语画(之六)张  渝
学人书简  丘东平致胡风的一束信(三)张晓风
前言后语 《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序张立文
前言后语  潘多拉的盒子或者所罗门的宝库高建群
补    白  朱起凤发愤编《辞通》顾关元
补    白  道德的理想高度李  跃
封    二  大家都给自己画像黄永厚 文画
封    三  题自画山水韩  羽 文画


  《书屋》2003年第三期
  作者:未知

  书屋絮语

  书 屋 絮 语? 澧 人不少政府官员爱把自己比作人民的“公仆”。在媒体上,我们也常见到类似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人们的观点却不尽一致。
  政府官员如同教师、律师等一样,都不过是一种社会角色。家长们把小孩委托给学校的老师培养,但老师并不是家长的仆人;当事人将诉讼委托给律师,也不能说律师就是当事人的仆人。说得更具体些,如果我把一件事委托给朋友去办,而我声称这位朋友是我的“私仆”,那不是甚为不妥吗?人民或者说纳税人与政府官员显然也是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有何理由硬要将这种关系比作主仆关系呢?“主”与“仆”意味着人格上的不平等,因此,政府官员用不着将自我裁抑到“公仆”的地位。
  说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较之人们的经验事实,也有较大出入。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假定好的或比较好的官员占七成或更高一点,不怎么样或很不怎么样的官员略占三成,但由于时下官员的基数甚大,那么这三成也着实了得。层出不穷的腐败案件告诉我们,不少官员非但不是什么人民的“公仆”,而恰恰是以人民的“主人”自居。那种万事有人求的巅峰体验,早就使他们忘乎所以了。你从成克杰、胡长清等人身上,能看到一丝一毫“公仆”的影子吗?当然,这些人也擅长伪装,成克杰不是说过,一想到广西有那么多人尚未脱贫,他连睡觉都不安吗?所以,“公仆”一词,事发之前,易致伪善;事发之后,则只有讽刺意义。
  在人们的印象中,凡与“仆”字沾边的人总是很忙的,“公仆”就更是如此。可是,官员们忙来忙去,是否都应该呢?其实未必。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官员更加要有一点“无为而治”的气象。所谓“无为而治”,决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其实质是要求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促进社会的自我调节和创新能力。对于份内之事,比如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共服务等,政府官员自然要办好,除此之外则最好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管制。鉴于时下某些部门和官员没事找事,随意出台各种稀奇古怪的规章制度的行为,有经济学家指出要像戒毒一样戒掉不必要的政府管制。从此意义上说,“公仆”们也不妨清闲一点。
  华夏民间俗信宗教——阎 王华夏民间宗教信仰中之客观世界有三:天界、人间与阴间。阴间的君主就是阎王。
  阎王本为古印度神话之神,原作“阎摩罗社”,简称“阎罗”,原为孪生兄妹二人,兄治男事,妹理女事(“阎摩”即“双”,“罗社”即“王”),后合为一神,职掌判决死者灵魂的去向归宿,以其处事公正、平等待人,又名“平等王”。后随佛教传入中国,经过华夏民间鬼神信仰的改造而有所变异,在人间官僚政体形态的影响下,不止是因神设庙而扩展到有十殿阎王之多,且受到世俗君主、官僚丑陋习气的浸染而变得不那么公正,以致于通俗小说、民间传说中多有阎王及其属下判官小鬼贪赃枉法、糊涂审案的记载,《聊斋志异·席方平》中席在受刑之余所呐喊的:“受刑允当,谁叫我无钱焉!”显得真实生动,使人产生共鸣,森严的阴曹地府变成了人间腐败黑暗的翻版。故虽自宋代即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谣谚,并将神化的人间包公(包拯)死后安排到阴间去当第五殿阎王,但这不过是世人面对人世间种种不平的一种虚幻诉求,倒是“阎王叫人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的命定观念等铭刻人心,显示出作为弱势群体的广大草民在幽、明两界专制王权下的无奈。别看阎王在执掌着人们的生死轮回时是那么地威严、那么地不可一世,但在体制外的孙猴儿悟空的金箍棒下,也不得不乖乖地交出生死簿,显示出其色厉内荏的本性。
  阎王从古印度神话中平等公正的神性形象到华夏民间鬼话中世俗化、鬼魅化的变异,展示了不同的题材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语境中会有怎样的差异,也是中国文化改造外来文化的一个范例。
  (万 方 文)

  中西思维层次之差异及其影响

  
  ? 张远山
  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经他的两个学生从听课笔记整理出版以后,“当代语言学中的许多研究方向所共有的关键词语,不是源出《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是很稀少的”〔1〕。其中最著名也最通行的就是他的七组对比性术语,本文所涉及的“能指”与“所指”,又是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组。
  索绪尔“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表概念和音响形象”〔2〕。“能指”术语的提出确实是革命性的,但“所指”术语的提出却是功过参半。一方面,索绪尔开创性地指出,所指不仅仅是静态的辞典“意义”,它还包括动态的使用“价值”。比如,同义词的不同使用范围就显示它们“各有自己的价值”。索绪尔的所指理论显然受了语言哲学的创始人弗雷格所说“一个词语只有在语境中才有意义”〔3〕的直接影响,然后又进一步影响了维特根斯坦(“语言的意义就是它的使用”〔4〕),并成为结构主义语义学批评的远祖。但另一方面,无论是“意义”还是“价值”,都只涉及所指所代替的概念的一部分——内涵,而丝毫没有顾及概念的另一部分——外延,即与语言对应的存在基础。
  如果索绪尔的所指自始至终指的是内涵,我们除了批评他抽去了思维的物质基础以外,还不得不承认他的体系的完整性和片面的深刻性,但问题在于混乱从索绪尔自己已经开始,而且愈演愈烈。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学术界,凡是使用“所指”这一术语的学者,都是忽而用它指“意义”或“内涵”,忽而用它指“外延”或“对象”;少数较清醒的学者虽然有意识地用括弧特地说明他笔下的“所指”究竟是“意义”还是“对象”,但还是略一疏神又出了差错,使学术研究失去了严肃性和明晰性。更重要的是,使西方新生的语言哲学由于方法论的不完备走进了死胡同。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伯特兰·罗素关于“当今法国国王”以及“飞马”、“金山”的研究〔5〕。罗素认为,既然实行共和制的“当今法国”已没有国王,正如世上不存在会飞的马和纯金的山一样,因此上述词语都没有“所指”(即对象),因此它们“没有意义”。然而,如果索绪尔听说世界上居然存在“没有所指(远山按:此处指意义)的能指”,肯定会大吃一惊。因为他曾正确地指出:“能指与所指就像一张纸的两面,只能在理论上而不能在事实上截然分开。”如果“飞马”和“金山”毫无意义,不仅索绪尔的整个理论体系会立刻崩溃,而且迄今为止的所有神话、小说乃至一切艺术都变得毫无“意义”了。这样一来,数千年的人类文化积累也就所剩无几了。
  罗素自己显然也被这个“无意义”论吓坏了,于是他炮制了一套所谓的“摹状词理论”〔6〕,使这个“无意义论”具有逻辑上甚至哲学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