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方情结-东方文学与中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白鸥象征清拔出世、悠闲自得的诗句:

  清凉山上六六峰,我与白鸥识汝妙。(李晃时调《清凉山》)

  渔船已归去,白鸥方入眠。(赵宪时调《平沙》)

  水上白鸥飘,可谓我知交。(申喜文时调《尘世》)

  江河无穷尽,白鸥知富贵。(朱义植时调《青山》)

  溪边鱼儿跃,屋前水田白鸥飞。(吉山去下老人时调《陶山曲》)

  有趣的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也有很多写白鸥的句子,我们不妨选一些抄录于下:

  还将归老意,先报白鸥知。 (袁凯)

  久为浮名系,能无愧白鸥? (刘长卿)

  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李白)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

  能说乱离惟有雁,解偷闲暇不如鸥。(韦庄)

  这些诗句,借白鸥的形象抒发悠闲自得、避世出尘的心情,与上面所引的朝鲜时调中的句子有相同的意思。

  时调的内容,除了入世的“忠君之苦”与出世的“山水田园之乐”,还有送别、思乡与怀念亲朋好友的诗句。在这类诗歌中,我们同样也可以感受到中国情调和中国气息,比如这首题为《人间》的时调:

  人间悲伤事,莫过于黯然魂断之离别。

  芳草萋萋柳色青,河桥送别者,谁人不心碎?

  凄然一声大雁鸣,落叶萧萧别离歌,能不泪如雨?

  这首时调中出现的“芳草”、“柳色”、“河桥”、“大雁”、“落叶”等等景物或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作为朝鲜古代文学之主要体栽的时调,无论是语言特色、艺术形式,还是思想内容、情调意境,都受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时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种子,在朝鲜国土上生根开花之后,所结出的果实。

  也是朝鲜的“诗圣”

  中国唐代有三位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是“诗佛”。他们三人中,对朝鲜文学的影响最大、最持久的,还是杜甫。可以这样说,杜甫既是中国人心目中的“诗圣”,也是古代朝鲜人心目中的“诗圣”。

  前面已经说过,朝鲜的古代文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三国并立及新罗的统一。杜甫的诗歌,大概就是在统一新罗时传入朝鲜的。在统一新罗时期,朝鲜派遣许多留学生留学唐朝,然后通过这些留学生向朝鲜介绍已经成熟了的唐诗。唐朝太宗时贞观十三年增设“大学”允许外国弟子入学,至唐文宗时,朝鲜来唐留学的学生多达一百零五名,这些留学生对李白、杜甫的诗很感兴趣,回国时便将杜甫的诗带回朝鲜。从统一新罗时开始,到高丽中叶,杜甫的诗在朝鲜已广为传诵了。

  时至李朝时期,杜甫的诗因为和当时在朝鲜流行的“崇儒斥佛”思想相符,则得到更加广泛的流传。1481年,杜甫的诗集《杜工部诗谚解》分十九卷被翻译成朝鲜文出版,这件事意义重大,通过这部翻译的诗集,具有爱国主义和人民性的杜甫的诗,以它真实感人的形象,更广泛地深入到朝鲜人民的心中。杜甫的诗传入朝鲜后,不仅影响朝鲜的诗歌创作,而且对朝鲜的小说创作也有影响;不仅影响朝鲜的汉诗,而且对用朝鲜语写作的时调和歌辞也有较大的影响。下面我们按照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在每一个时期,选取一位有代表性的朝鲜诗人,来详细地介绍诗圣杜甫对朝鲜古代文学的影响。

  先说新罗时期。新罗时期有代表性的诗人是崔致远(857—?),他也是朝鲜汉诗文学的鼻祖,他的诗居于他自己所属时代的文学高峰。崔致远年仅十二岁就到唐朝长安留学,十八岁时应科举状元及第,被任命为礼部侍郎,因而名声大振,深受唐僖宗宠爱。崔致远在留学唐朝期间写了不少的文学作品。公元885年,二十八岁的崔致远回到了他日夜怀念的祖国,一回国就被当时朝鲜的统治者委以重任。四十二岁以后,崔致远隐入海印寺,作了出家人。他何时逝世,不得而知。

  我们将崔致远和杜甫加以比较,可以发现不少的共同之处。首先,他们两人都是现实主义诗人,思想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杜甫受到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认为人民要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首先当代的君主要成为象尧舜那样的圣明天子,“终年忧民”。崔致远对自己国家的君主也是抱着同样的希望,也希望他们能够“终年忧民”,救民于水火之中。然而,当他雄心勃勃地从长安回到祖国时,国内的情况却使他非常失望。社会的、阶级的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独占国权的封建统治者腐朽无能。面对这种种社会弊端,忧国忧民的崔致远写了不少现实主义诗篇,讽谏统治阶级,同情劳动人民。比如他的诗《江南女》,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骄奢淫逸的富家妇女的生活和日夜劳作倍受虐待和蔑视的贫家女子的生活。富家妇女过着寄生生活还嘲笑贫家女子:

  终朝弄机杼,机杼纵劳身,罗衣不到汝。

  当然,这些诗句借富家妇女之口,表达了作者这样一种思想:社会的物质财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这自然地使我们想起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诗句: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同样是写织女,同样对劳动妇女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对统治阶级表现出批评或批判的态度。

  我们在前面谈到高丽时期的代表诗人李齐贤。李齐贤二十八岁来燕京(今北京)留学,一直到五十四岁才回国,在中国逗留了整整二十六年。因为他在中国留学的时间长,所以,他对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文学以及社会状况都非常了解。他在参观了杜甫的故居之后,写到:

  百花潭上但荒烟,秋草犹想君家。

  屋鸟好记当年远道,华发归来妻子冷。

  短褐天吴颠倒,卜居少尘事。

  留得衷钱买酒,寻花被春恼。

  造物亦何心,枉了贤才长羁旅。

  浪生虚老却不解消,磨尽诗名百代下,令人暗伤怀抱。

  —— 《杜子美草堂作,洞仙歌词》李齐贤在这首诗中,以沉痛的心情回忆了杜甫的一生,回忆诗圣如何从战乱中逃脱,如何投奔唐肃宗并被任为左拾遗,又如何因力谏触怒了肃宗而被放还奉先县探亲……从这位朝鲜诗人充满伤感气氛的描述中,我们即可以看到杜甫曲折坎坷饱经忧患的人生际遇,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诗圣的敬慕与理解。

  杜甫的山水诗是写得非常精彩的,比如他的 《秋兴》、《江汉》、《宿江边阁》等等。而李齐贤在自己的山水诗中也显示出同样的才华:

  万壑烟光动,千林雨气通。

  五冠西畔九龙车,水墨右屏风。

  岩树浓凝翠,溪花乱泛红。

  断红残照有天中,一鸟没长空。

  —— 《北山烟雨》朝鲜诗人的这首山水诗,写的是雨景,迷蒙淡雅,意境幽深,犹如在我们面前晨现出一幅烟雨濛濛的山水画。当我们在欣赏这幅“山水画”时,会很自然地想起杜甫的一首也是写“雨景”的诗:

  暮春三月巫峡长,晶晶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防。

  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杜甫的这首诗,同样为我们绘出了一幅烟雨迷濛的山水面,同样显示出山水诗“诗中有画”的艺术特征。中国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诗中有画”,要通过一个一个的汉字,为读者“画”出一幅幅图画。我们知道,诗歌和绘画是两种不同的种类,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段,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诗歌用的是语言、韵律、节奏,而绘画用的是线条、色彩、构图。但二者又有着一个很重要的相通之处,那就是都要创造出艺术形象,都要表现出创造者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我们看一位诗人是否伟大,是否真有才华,除了他的人格魅力之外,艺术方面的重要标准,就是看他的诗歌能否为读者展现意境幽远、引人入胜的图画,也就是看他的诗歌是否“诗中有画”。在这个角度上说,中国的杜甫和朝鲜的李齐贤,都是伟大的、才华卓越的文学家。

  最后介绍一位李朝时期的诗人。李朝时期,朝鲜文学圈内,学习杜甫的风气更加浓厚;而在众多的受杜甫影响的朝鲜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