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次,泰戈尔所建造的理想的儿童天国,也深深地打动了冰心的心,使得冰心也想以此来否定社会现实的黑暗,来当作自己理想的追求。泰戈尔描写母爱时,有着儿童天真无邪的心灵;泰戈尔描写儿童时,又有着母亲般深沉的爱和热切的希望。他那本著名的《新月集》,凭借着新月一般晶莹秀美的诗歌,对儿童的纯朴天真作了极为温柔幽婉的歌唱。翻译《新月集》的郑振锋先生说,这本诗集象安徒生的童话一样,具有一种神奇的魅力:
我们只要一翻开它来,便立刻如得到两只的有魔术的翼膀,可以把自己从
现实的苦闷的境地里飞翔到美静天真的儿童国里去。在这个理想的儿童天国里,没有成人世界的怀疑贪婪、喧哗争斗、生之烦恼、死之痛苦。这里有的只是人的自由与万物的和谐。大家一定读过《新月集》中“最后的买卖”这首诗,你们看诗人不愿将自己雇佣绪皇帝的权力、商人的金钱、美人的微笑,却甘愿将自己“出卖”给一个坐在海滩上玩贝壳的小孩子。他为这桩买卖而高兴,因为“在这个小孩的游戏中做成的买卖,使人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可见泰戈尔对这个儿童天国倾注了多么深切的爱!印度大诗人梦幻般的儿童天国,象一个猜不透的谜永远吸引着冰心。她用伤感的情怀追忆着逝去的童年,以迫切的心情呼唤着童心的回归。在冰心的作品中,童年常常代表着美好的情操、善良的品德。高尚的灵魂。冰心笔下的孩子如同泰戈尔的一样,也充当着爱的天使,肩负着传播光明福音的任务。
偈颂与唐诗
从文化和文学的特定角度来看,印度与中国的关系,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佛教对中国文化(包括文学)的巨大影响。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给中国输入了另一种与国有传统不同的、高度发达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而且佛教文化 (特别是佛典)又是具有高度文学性的,于是佛教必然影响到中国的文学创作。本章第一节介绍《西游记》与印度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已经谈到了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散文、诗歌、小说、戏曲、民间文学等各种体载的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佛教的影响。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作全面的介绍。在这里,我们以诗歌为例,具体分析佛教是怎样影响中国文学的。
佛教经典里面,有一些是用韵文来宣扬佛理。这些韵文用汉语翻译过来,叫做“偈颂”。偈颂的写作,要求很严格,音节格律都有一定的规定,就象中国的律诗一样。佛教徒写作偈颂要句斟字酌,需要很高的文字技巧。中国本来就有悠久发达的诗的传统,因此,翻译佛典时偈颂的传译,必然要借作中国诗的形式。但这毕竟是一种翻译文体,受到原作的限制,与中国本乡本土的诗歌又有很大的区别。另一方面,自东晋以后,中国的佛教徒(僧侣)中出现了大批能诗文的人,他们的创作也要直接受到佛典的影响,其中包括写作大量的偈颂体诗。到了中唐之后,更是出现了“诗僧”(既是诗人又是僧侣)这样一种特殊人物。于是,佛典“偈颂”的传译和中国“诗僧”的创作,就向中国诗歌输入了不少新的表现方法,从而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诗风的通俗化。前面说过,偈颂翻译用了中国诗歌的形式,主要是五言,也有四言、七言和六言。这与汉代以后五言诗在诗坛上的流行恰好相应。而五言的“偈颂”又是一种通俗拙朴的文字。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偈颂”是宗教宣传品,必须面向大众;僧侣传播经典时又主要靠口头宣讲,要讲得明白易懂。所以偈颂就成了一种接近口语的通俗诗。就看下面这个例子:
何物重于地?何物高于空?
何物疾于风?何物多于草?
戒德重于地,慢高于虚空。
忆念疾于风,思想多于草。
这种问答、比喻、排比的表现方法以及简单通俗的语言,都接近民歌,与文人创作大不相同。再举一首《佛说野鸡经》。这首偈颂写一野猫见树上野鸡长得很漂亮,心里想害它的命,口里却说得很动听,野猫唱道:
意寂相异殊,食鱼若好服。
从树来下地,当为汝作妻。
野鸡回答说:
仁者有四脚,我身有四足。
计鸟与野猫,不宜为夫妻。
一问一答,很类似山歌对唱,幽默而有风趣。由于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自然不能用典故,而且也不苛求什么平仄、韵律,只要句子的长短一致就行了。这种诗歌形式比较自由,是一种富于新意的韵文体。
这种新的韵文体,首先被中国本土的佛教徒在创作中所借鉴。比如初唐的王梵志,中唐的寒山、拾得以及中晚唐诗僧们的大量创作,都是有意识地以偈为诗,取偈颂的通俗来改造诗的表达方式。拾得说:
我诗也是诗,有人唤作偈。
诗偈总一般,读时须仔细。
可见唐代诗僧利用偈颂的通俗是非常自觉的,是有意地提倡一种新的诗风,并以此感到自豪。这些类似偈颂的诗作,在艺术上借鉴了偈颂通俗自由的表达方式,又结合了中国民间文学的形式加以发展,特别是在民间语言的运用上更丰富、更大胆,在艺术表现的通达自如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大家知道,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了很多通俗易懂的诗。传说他写出新诗后,让人拿到井台边读给那些目不识丁的老妪听。老妪听懂了,白居易非常高兴,认为他的创作成功了。白居易诗歌的通俗化,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佛教的影响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白居易本来就信奉佛教,早年还写过象
《十渐偈》那样的偈颂体作品。晚年写的许多表现闲适情志的诗,力求浅显自然,也类似偈颂。
第二,诗歌注重说理。佛典的偈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宣扬佛理,它们与作为艺术作品的诗歌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但佛典中有一部分偈颂,或描摹叙述,或抒写情志,表达出作者对人生、社会、宇宙的看法,又确实是有一点诗意,可以把它们当作哲理诗来读。同时,中国本土的诗僧们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也特别注意在诗歌中表现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认识,于是就在诗中大量说理。这一切,促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说理化倾向。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还有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以及后来的汉魏古诗,虽然时有议论和感慨,但很少有纯粹的说理。而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诗僧们的作品,有时候通篇都是说理,说佛教之理。当然,他们的说理并不枯燥并不乏味,而是充满生活的情趣、智慧和幽默。他们并不是干巴巴地讲大道理,而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诸如比喻、象征、暗示、拟人等等。请看这首《牧童》: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佛教徒主张出世,主张与世无争,主张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中去体悟佛学的玄妙幽深——这本来是很生涩的道理,却寄托在“雨中牧童”这一具体生动的形象之中,使得读者在春风、细雨、青山、碧草的意象里,在牧童悠扬的笛声与歌声中,悟出了佛理,悟出了玄机。
中国古代,尤其是六朝以来,那些本不是佛教徒的诗人,或者是与僧侣交朋友,或者是经常出入于佛教圣地,或者是读了一些佛教的经典,总之,是受了佛教的影响,他们写的诗,也常常含一些佛理,流露出几丝佛意。比如这首著名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惟闻钟磬音。
破山寺在江苏常熟虞山北麓,是佛教圣地。禅院就是僧院,是僧侣们住的地方。这首诗写寺院的幽深静寂,用“曲径通幽”暗喻佛理的深奥莫测,用“潭影空人心”描摹佛徒的性淡情冷、空寂无欲。
第三,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佛典在阐述佛理时,常常极其夸张,极尽铺排这些表现手法,也被用于偈颂之中。有些佛典本身就是文学作品,比如
《佛所行赞》,描写佛陀的一生,从他的家世、出生到出家、悟道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