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斗值钱五百;及滉米至,减五之四”①。贞元二年(786),“关中仓廪竭”,禁军相呼于道曰:“拘吾于军而不给粮,吾罪人也!”德宗忧而不知所措。不久,韩滉运米三万斛到达陕州。德宗闻讯,喜悦异常,速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神策六军的“军士皆呼万岁”①。
  德宗为了加强自己的地位,改变对藩镇的依赖局面,也曾采取过一些强硬措施,但还是无济于事。建中三年(782),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第二年九月,德宗调泾原兵往中原作战,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军路过京师,因赏赐菲薄而发生兵变。德宗召禁兵防卫,竟无一人前往。德宗无可奈何,仓猝出奔奉天。叛军在长安拥曾任泾原节度使的朱泚为首,朱泚自称大秦皇帝,公开与德宗分庭抗礼。幸有邠宁节度使李怀光率朔方兵抗击朱泚,奉天才暂时稳定。后来,李怀光也对德宗不满,与朱泚联合反唐,德宗又南走梁州(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德宗重用神策行营节度使李晟,他组织驻邠宁(治所在今陕西彬县)、奉天、昭应(今陕西临潼)、蓝田(今陕西蓝田)一带的唐军,再和从汉中出击的浑刻凭ハ嗯浜希糯虬苤鞗佊肜罨彻狻P嗽辏784)七月,德宗回到长安,这次战乱才告结束。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三,代宗永泰元年。
  ① 《新唐书》卷五○《兵志》。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三一,德宗兴元元年。
  以上事实,说明在藩镇林立的局面下,朝廷已经没有力量自卫,更无能力消灭藩镇,但又离不开藩镇在军事上、经济上的支持。这就是朝廷既不像玄宗以前那样坚强有力,但又能够继续存在的原因。
  第四节宦官专政局面的形成宦官是皇帝周围的杂役,一般来说,在皇帝勤于政事,积极有为的时候,宦官是难于插手政治的。反之,在政治腐败,皇帝不理政事或难于理政的时候,宦官则往往乘隙而入,染指于政,甚至左右政局。唐代的宦官专政局面也是这样形成的。
  太宗的时候,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宦官的作用也不过“守门传命而已”。中宗时,宦官的人数增加,品级也有提高,七品以上的就上千人;但衣绯者(五品以上衣绯,三品以上衣紫)还为数不多。玄宗时,宦官增加到三千多人,“除三品将军者浸多,衣绯、紫至者千余人,宦官之盛自此始”②。开始在政治上有所影响的是高力士。高力士因助玄宗平定韦后之乱有功而受重用,后来直接参预玄宗理政。“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玄宗常说:“力士当上,我寝则稳。”当时许多在政治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如宇文融、李林甫、韦坚、杨慎矜、杨国忠、安禄山等,其所以飞黄腾达,都和他有关。甚至肃宗为太子时也呼他为二兄,“诸王公主皆呼‘阿翁’,驸马辈呼为‘爷’”①。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随玄宗逃往成都。再回长安时,已是肃宗执政,他才不能再干预政事。
  肃宗时的李辅国(本名静忠),因随肃宗到灵武称帝而成为有名的宦官。肃宗还京后,“宰臣百司,不时奏事,皆因辅国上决”。府县政府处理问题,“必诣辅国取决,随意区分,皆称制敕,无敢异议者”。太上皇玄宗回到长安,居兴庆宫,后来他对玄宗不满,就私自把玄宗移住太极宫。上元二年(761)八月,他做了兵部尚书还不甘心,又要求做宰相,肃宗没有答应。代宗即位后,他更加专横,他公开对代宗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代宗虽然也怒其不逊,但因其掌握禁军,也只好“乃尊为尚父,政无巨细,皆委参决”①。
  接替李辅国掌权的是程元振,他因助代宗即位而掌权。代宗以他为判元帅行军司马,掌握禁军,又加镇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由于他“专权自恣,人畏之甚于李辅国。诸将有大功者,元振皆忌嫉欲害之”。吐蕃进攻长安,他不及时反映真情,致使代宗狼狈不堪,出奔陕州。代宗“发诏征诸道兵,李光弼等皆忌元振居中,莫有至者,中外咸切齿而莫敢发言”②。可见宦官专政的程度是日益加深了。
  鱼朝恩在安史之乱中即掌握重要军权,九节度使围攻安庆绪,他是最高统帅;代宗逃往陕州,他有救驾之功,因而更受重视。窦文场、霍仙鸣两个宦官,因率宦官随德宗逃往奉天,也逐步掌握了禁军。宪宗虽然是奋发有为的皇帝,但最后也被宦官陈弘惠所害,继位的穆宗也为宦官所立。这更进一步说明宦官在政治上有愈来愈大的作用。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三二,德宗贞元元年。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一○,玄宗开元元年。
  ① 《旧唐书》卷一八四《高力士传》。
  ② 《旧唐书》卷一八四《李辅国传》。
  第五节“永贞革新”与“元和中兴”
  “永贞革新”
  安史之乱以后,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到顺宗、宪宗时,他们也想有所作为,进行一些政治改革,这就是顺宗时的“永贞革新”与宪宗时的“元和中兴”。
  永贞元年(805)正月,顺宗在病中即位。他重用王叔文、王伾、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在政治上进行改革。
  第一,罢宫市。宫市是宦官在长安东西两市掠夺民间财富的手段。德宗晚年,宦官在市上购买宫中所需要的物品,往往用宫中无用的东西换取高价货物,常以值百钱之物强取数千钱之货,甚至有以驴负柴的农民,驴和柴全被掠去而未得一文钱者。可见宫市对长安市民是一灾害,大大影响市场的繁荣。顺宗罢宫市,无疑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第二,罢五坊小儿。五坊是指宫中的雕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小儿是指在五坊的服役者。五坊小儿经常借口五坊需要而敲榨人民的财物。他们到处张网捕鸟,甚至把网张在住户门上,不准其出入;或张网于井上,不允人们取水,迫使受害者出钱物求谢才罢。顺宗为太子时就知道这些情况,做了皇帝,罢五坊小儿,也为人民减少一害。
  第三,罢盐铁使月进钱。唐后期,盐铁专卖是朝廷的重要收入,盐铁使专门经营这项业务。后来,增加了所谓盐铁月进钱,也就是在正课以外每月向皇帝送羡余钱,供皇帝私用。顺宗取消这项额外收入,当然可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第四,欲剥夺宦官的兵权。安史之乱以来,宦官掌军权的为害相当严重。顺宗命很有威望的老将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镇行营兵马节度使,命度支郎中韩泰为左右神策军行军司马,欲取代宦官俱文珍等人的兵权。但由于宦官有所准备,未能如愿。
  第五,抑制藩镇的势力。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派人到长安,要求兼领三川(剑南东川、西川及山南西道为三川),王叔文严词拒绝。
  以上改革,虽然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因顺宗在位时间很短(七个月),许多政治问题也积重难返,改革派很快失去权力,所以,改革没有继续发展下去,未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元和中兴”
  宪宗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即位后,“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他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都当作效法的榜样。为了纠正朝廷权力日益削弱、藩镇权力膨胀的局面,他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③的盛况。
  宪宗最主要的功绩是改变了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元和元年(806),宪宗刚刚即位,西川节度使刘辟就进行叛乱。宪宗派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③ 《资治通鉴》卷二二三,代宗广德元年。
  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等率军前往讨伐。刘辟屡战屡败,最后彻底溃败被俘,被送到长安斩首。
  元和九年(814)九月,彰义(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自掌兵权。朝廷遣使吊祭,他拒而不纳,继又举兵叛乱,威胁东都。第二年正月,宪宗决定对淮西用兵。淮西节度使驻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地处中原,战略地位重要。自李希烈以来,一直保持半独立状态,宪宗对其用兵,正是改变这种状态的决心表现。
  对淮西用兵,震动很大。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感到威胁,就采用声言助官军讨吴元济,实际上支持吴元济的两面派手法,企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他首先派人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