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亦是医家之基本功大。余昔年读书,见近代名医恽铁樵先生
治病,不用脉诊,必待于问,深为不解,今见张师治此症,始自
解悟。
    心房纤颤
    心房纤维性颤动为成人常见之心律失常病症,以惊悸、胸
闷为患者主要自觉症状,房颤时心房发生每分钟350~600
次不规则之冲动,引起不协调之心房颤动。本病无论急性与
持久性,轻者易愈,重者难疗。虽临床见证多端,然余所见病
例,多呈虚性脉症,于气、血、阴、阳四者之中,以气虚为其主
体。而常兼阴血亏损,时或兼挟心火、痰涎或虚阳扰动、或血
行阻滞、或心阳不振,如何立法主治,又当临证权衡,当机立
断。当房颤影响及肺时,亦可导致喘息危象。今随文报告治
愈房颤及房颤喘息各一例。
    例一房颤例。三年前,有科技人员曹某前来就医,年龄
约五十七岁,自诉无慢性病史,近年来常觉心悸怔忡,胸背间
有跳突感,心动过速及早搏时作时止。经西医检查,拟诊心肌
炎后遗症。余切其脉小而带数,指下按之不足,舌质淡红,苔
薄净而干。证属气阴两虚。心失所养致心神不宁,治以两调
气阴兼以宁心安神为法,用生脉散加昧。药如党参、麦门冬、
五味子、生地、当归、白芍、朱茯神、炒枣仁、龙齿骨、炙远志、甘
草、夜交藤、丹参之属,服第一帖后,即觉心胸间舒适异常,诸
症尽失。于是连服十四剂,前十三剂,剂剂均觉有非常之效,
自谓药后病已痊愈。不意服至第十四剂时,虽在春夏之交而

天气燠热异常,突觉心跳不止,一分钟可达百跳以上,于是疑
为用药不当所引起,因而自动停服前方,不再服余之药。心速
一症持续半月后始渐平复。所幸以后.二、三年间,心律失常竟
未复发。去岁冬杪,一日夜间子时,勃然心悸异常,胸闷窒塞,
有惊慌恐惧之感。于是仰卧不敢稍动,静以待之,自觉心胸间
如气轮机之发动。“突!突!突!突!”震跃不已。经二、三小
时,渐渐缓解,次日白天,除胸膺不宁之外,深感疲劳乏力,动
辄汗出。如此夜夜举发,三日后去长寿医院作检查,诊断为
“心房纤维性颤动。”建议住院治疗,曹婉谢之,转来我处服中
药。余诊其脉两寸小而有力,左关及右关尺均小而按之软。
舌质淡红,苔薄净。据此脉症,仍属气虚阴血不足,而心火偏
旺。治拟益气养血,清心宁神。方为:
    黄芪24g党参15g炒白术9g茯苓9g甘草3g  当
    归9g麦冬15g生地20g炒白芍9g苦参4.5g丹
    参9g生龙牡各30g炒枣仁15g五味子1.5g
    前药服后,依然夜夜发病,但发作渐轻渐稀,脉则渐现小
脉,数象自除。两周后诸症消失,心胸安适。前后服药37剂,
病不发作。随之则退休,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曹素勤勉,花
甲之年,仍操劳不止,而心君竟亦泰然,未见与之抗衡也。
    前方之立,是经“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而后所拟订,故能
见速效,正是前方切中病机,药物与药物之间配合默契之结
果。然若于调整心律一端而论,亦无不借重于苦参一物。近
年来苦参能治心律失常之报道甚多,皆从实验而得,确有见
地。余谓心律失常原因不一,虚证有气血阴阳之偏衰,实证则
痰瘀火郁各不相同,原因不同,调整心律之主药亦不同,是以
临证时务宜推敲斟酌,随证选药。若因心火盛者,黄连与苦参
均为首选之药,而验之临证,则苦参较黄连更为应手也。关于

苦参之剂量,诸书多用15~20g,甚则30g。而据余个人体会
剂量以切中病机,恰到好处为宜,中病即可,不要过量。盖苦
参乃苦寒之物,极易败胃.心律失常者每多气虚,此时顾护胃
气甚属紧要,若胃气重伤,未有不功败垂成者。此余一得之
见,亦一孔之见也,仅供读者参考。
    例二房颤喘息例。某区粮食局科长杨某,年过不惑之
后,即患心房纤维性颤动。经两度住院治疗,仍无明显好转,
在某专家处服补养气血之中药百剂,如石投水,不见效机,出
院后回郊区家中休养。忽一日下午二时许,急电促余往诊,云
病人喘息数日,入夜不能平卧,坐以达旦,已三、四夜矣,故已
将病人送回市区。俗语云:救病甚于救火,故余随即驰往。见
患者靠坐床褥,气喘吁吁,似难接续。与之交谈,亦断续不能
成句。其妻示余一纸药方,谓是患者十余岁时得气喘症,久治
不愈,经乡下一老中医用方三帖即平。以后四十年中,病未复
发。可谓神方矣,是故信之极深,藏之极妥。认为此方仍可救
治其夫之病,欲余审阅后转抄是方。余睹方中诸品,乃三拗汤
加味,药有麻黄、杏仁、甘草、苏梗、桔梗、紫菀、款冬、半夏、贝
母之属,尽是开肺、降气、化痰、平喘之物。而患者之脉散乱无
序,舌淡苔白,一派心肺虚耗之象。余谓杨妻曰:“乃夫幼时之
喘,因于肺金痹郁,痰气交阻,以致肃降无权,肺气上逆而喘,
是实证也。今日之喘,因于心力耗衰,心火不能下降于肾以温
养肾水,致使肾不纳气;肾水不能上交于心以济心火,如易卦
之‘火水未济’,由心肾不交而成喘促,是虚证也。一虚一实,
悬若霄壤;一补一泻,生死反掌。尔夫此时病势已极,用药稍
有不当,毫厘之差,必酿千里之失,抱憾终生,追悔何及!”反复
与之陈明利害,劝导一小时后,方勉强允余用药,于是振笔直
书:

    党参15g淮小麦30g炙甘草10g大枣30g五味子
    10g补骨脂10g枸杞子15g
    遣人配药已下午四时,是夜服一帖。次日清早,余复前往
诊察,患者及其妻笑逐颜开,置谢不止。谓昨晚药后幸得一宿
安卧,气不喘,心不慌,胸也不闷。服药三帖,呼吸平匀,精神
渐振,仍回乡休养。返乡后房颤屡发,又数次住院,惜终未得
救,然喘促一症始终未见复发。
    心衰愈后呃逆
    退休干部王某,祖籍山东,形躯魁梧,性格爽朗。中年得
高血压病,逐渐发展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血压常在190~
210/120~130mmHg之间。严重时舒张压可高达140mmHg。
二十年间屡现高血压危象,必经医院抢救始能脱险。久而久
之,渐渐形成冠心病。年至五十上下,继发心力衰竭,每年须
住院数次,始可苟延残喘。平素人参不离于口,一年内须服用
生晒参500g以上。至三年前来余处服用中药。当时见症:自
感头晕头痛,时作时止,心悸慌乱,胸闷气促,甚则略见喘息,
全身乏力,精神萎顿,动辄汗出,夜梦频仍。腰脊酸软,胃纳不
馨,但二便正常。脉大按之软,舌淡白无血色,略胖,苔薄净。
据脉证而论,此证为气血亏损,心肾不交。头脑常痛而不甚,
且时作时止者,是虚晕虚痛,气血失充,清阳不展之象也。全
身乏力,动辄汗出,是气虚卫阳不固,以致津液外泄。精神萎
顿,腰脊酸软,为先天受损,肾将惫矣。心悸慌乱,胸闷气促,
乃血不养心,兼有心气不足之疾。心肾两脏为水火之脏,在生
理情况下,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二达于心,则水火既济而循环
不息。今则两脏俱损,水升无力,火降不及,则火水未济,而成

天地痞塞之象。恰如《周易》火下水上,卦成既济,水下火上则
成未济之意相类。是以心火郁于上而胸闷心悸,肾水乏于下
而腰脊酸软也。参酌脉象舌色,皆无:二致。治之之法,当两调
气血,兼益心肾而交媾水火。药用: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神、甘草、熟地、淮牛膝、杞子、麦门
冬、五味子、当归、枣仁、姜枣之属,服数剂即见效验,诸证明显
好转。续服数十剂后,症状缓解,停药不服。越年余,自觉一
向安好,时已孟冬,一日夜间忽发呃逆。呃声频繁,昼夜不辍。
因交通不便,至第三日下午始来余处就诊,诊得两手脉大而稍
软。依然是元气不充体质,稍感寒邪则膈膜痉挛,致呃逆连声
而作。拟旋覆代赭汤合丁香柿蒂汤,益气温中,降逆止呃。方
为:
    旋覆花9g代赭石30g党参24g甘草3g姜半夏9g
    柿蒂9g丁香3g生姜二片  大枣七枚
    上方服三帖未知,其妻来告症情依然。余推敲此症诊断
无误,用药恰当,当是患者元气素弱,尚不足以运药势、制病
邪,应继续服药。于是宗原方,去丁香恐其太热,柿蒂用15g,
又三帖,呃逆即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