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虚实,皆宜佐以黄柏,苦能坚阴固肾,寒能清热胜湿也。”
    瘀血发热二例
    瘀血发热一证,临床时有所见,但《黄帝内经》对于此证未
见明文论述。推测其发病机理,当与痈疽发热有所近似。《灵
枢·痈疽篇》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
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瘀血滞于经络隧道之
中,致气血郁而不通,遂致发热。至其治法,下述两例均选用
王清任《医林改错》之“血府逐瘀汤”合曹仁伯“瘀热汤”化裁,
俱皆药到病除,可谓复杯即安矣。然血府逐瘀汤原书指征仅
言“晚发一阵热”;“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此方一付可愈,
重者两付。”今以之治瘀血发热,竟得效验彰彰,已是推广其用
矣。
    例一  马氏子,1979年时仅五岁,6月26日于幼儿园中
被顽童群殴,跌仆抢地口唇青紫肿甚。归家后精神萎顿,当夜
发热恶寒,体温38.2℃。连夜送往某医院儿科治疗,诊断为
“感冒”,服西药两日无效。改去另一医院就诊,诊断意见与前
医院相同,加用银黄注射液,肌注后热退至37.3℃,时而略
升,时而略降,终不能退至正常。最后一针注射后,患儿呼叫
腿痛,经施以按摩痛渐减。及至晚饭间腿痛又作,不可屈伸,

且愈痛愈剧,半小时间至呼号不绝。体温骤升至38℃以上。
是日乃7月1日,发热已六日矣。余诊之反复推敲思维:此病
发热已数日,天天有微汗津润而热不退,且无恶寒流涕等象,
非感寒可知。又无咳嗽、咽痛、头痛诸证,亦无温热之征。且
纳食不减,嬉戏如常,定非外感之病。患儿发热前有跌仆瘀肿
过程,虑为瘀血发热。遂以王清任之血府逐瘀汤,参合曹仁伯
瘀热汤意,疏为一方:
    桔梗2g甘草1g鲜芦根20g鲜生地12g柴胡12g
    当归6g桃仁6g红花3g炒枳壳3g赤芍6g川芎
    2g川牛膝4g
    连夜撮得一帖,急煎予服。九时许服下头煎,随即见患儿
口中乱言,喃喃不休,所言又不甚可辨。呼之唤之,均不理会。
以手稍触其体,每蓦然坐起,高声乱叫,叫已又卧。闻其时太
息,时抱怨,时叫詈,时愤恨。强与对话,则暴跳之余亦能忿
忿而答,所答却一毫不错,可见既非错语,亦非谵言。至次晨
二时后,渐见平静而睡。翌晨醒来,神识全清,体温降至
37.2℃。腿仅微痛,步履亦不妨。又将前药煎二汁与服,至中
午体温正常,腿痛消失而愈。今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此病
未见后遗现象。
    例二 豫儿于1986年9月11日晨起自觉不适,坚持去
校上课。至中午体温上升自服感冒冲剂。及傍晚,体温升达
38.6℃,并见汗出、乏力,略无他症。按其脉弦而迟涩。余一
时未明其理,勉予服银翘散煎方一帖,药甫下咽,即觉浑身发
热,旋即畏寒、面赤、目中火热,体温升至39.6℃。遂去某医
院急诊,诊断为“病毒性感冒”,针药并用。二十四小时后(12
日),体温仍39.4℃。再往复诊,改用青霉素。首次注射后,
随即风疹遍体,瘙痒难忍。两膝疹块融合成片,连及上下足胫

尽肿。不得已停用所有西药。13日改用午时茶冲剂,服两次
后体温降至38℃,但腹泻阵作,一日五、六次,停药则泻止,服
药则泻作。临晚服板蓝根冲剂一包,即咽痛、畏寒、体温反升
至39.3℃,扁桃体由正常而变为Ⅱ°肿胀。医院复诊断为“急
性扁桃体炎。”予对症处理。15日晨热仍39.3℃。余反复谛
思此证发热五日,诸药不应,且对症之药,用之病加甚,是辨证
不明,识症不真也。据脉弦细迟涩,按之应指无不足之象,是
经络瘀阻,血行不畅而然,当足瘀血发热证。遂投血府逐瘀汤
加减方:
    生地9g当归6g桃仁9g红花3g生甘草lg炒枳
    壳6g赤芍9g柴胡3g川芎3g银花9g芦根15g
    丹参9g桔梗3g
    服两帖,热即退净,诸症随消,后即全安。
    按:首例药后,症见胡言乱语,乃服药后瘀血欲行,流动之
际扰及神明所致,瘀净则神明复矣。
    例二为瘀血阻滞于经络而发热,非关感冒外邪,故中西解
表,消炎诸药,不惟无益,反致引动瘀血,使病加甚。最终之诊
断,侧重脉象。日人丹波元简于《脉学辑要》中曰:“今验有癥
瘕痃气,壅遏隧道,而见迟脉者,是杂病亦不可以迟概为寒
也。”瘀血发热虽非癥瘕痃气,而其机理,犹如前述痈疽,与瘀
热一证恰有互通之处。
    惊恐重症赖补养
    惊者惊骇也。或见非常之物,或闻异常之声,或履险临
危。感受于外,卒然人心,而生惊骇,其症自外而入。恐者畏
惧也。恐恐然,惕惕然,怖畏不能自持,其病自内而生。惊之

与恐,既可独立成病,亦可相因而成;惊可致恐,恐则易惊。
    惊恐虽均属七情之病.而于五脏之中,惊病与心肝两脏关
系最切。《医学心悟》曰:“《内经》云:东方色青,人通乎肝,其
病发惊骇。惊虽属肝,然心有主持则不惊矣。”恐病多发自心
肾,《医学心悟》又曰:“恐为肾志,亦多由心虚而得。《经》云:
心怵惕思虑则神伤,神伤则恐惧自失。”
    惊恐之治法,因惊症多由“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
证。”故治惊多以清心化痰安神镇静为主,方用温胆汤、朱砂安
神丸、安神定志丸之类,多从治心人手。至于恐症则常从虚
治,以补肾定志,宁心安神、益气养血为法。《医学心悟》主以
十全大补汤或八味丸加鹿茸,重在培补真元,实从经验而来。
    对于惊恐重症,必须持之以恒,坚持用药方始有效。程钟
龄曾曰:“予尝治惊悸恐惧之症,有用大补数十剂,或百余剂而
后愈者,毋谓七情之病而忽视之也。”程氏此语,若非历练有素
而深入轩岐堂奥者,莫能道也,余复闻斯语而感慨系之。余于
两年前治一惊恐重症患者,经治年余始见大效,异常之病态才
基本好转,情志及思惟方趋正常。今述其治疗过程于下:
    陆氏,女,三十九岁,为市郊某单位干部。1995年2月23
日余处初诊。患者于1990年出差东北某地,偶于夜间独自散
步于外,突遇一疯人蓬首垢面,踯躅道侧,见陆独身漫步,则直
趋擒陆。陆见状惊惧不胜,拼力逃遁。疯人随后追赶,久之方
始逃脱.及至宾馆已魂飞魄散,瘫软不能自主矣。回沪后神情
萎顿,呆若木鸡,不惟生活不能自理,且一日三餐均须其母喂
食。每日五更两手痉挛、口唇抽动,同时口中呜呜鸣叫不已。
及至天明,痉止叫息。须由家人喂以流质食物始渐能醒,然后
须由父母给予穿戴盥洗。至1991年12月经市某医院CT检
查,确诊为“双侧小脑萎缩”。并经市有关专家多次会诊,有

“小中风”及“癫痫”两种意见,最终之结论为“癫痫”,嘱须终身
服药。
    当时见证如上述症状外,见其兀然呆坐,面对电视机,双
目定睛少瞬,表情严肃,语言蹇涩,对答勉强,但所答内容大多
正确,少数为答非所问。由于两髋关节处牵强,故步履时常直
脚行走,略似中风后遗症,且走路时左手能自由摆动,而右手
紧贴身侧,不能摆动。同时只能往前:卣行,头部不能左右顾
盼。饮食及二便尚属正常,经汛如期。至余诊时病已五年,加
上其夫屡欲与之离异,弃之不问,父母无奈,领回照料,患者内
心又增一层精神之创伤与压力,对于治疗徒增孽障。其脉初
按时弦滑数而有力,过五分钟后复诊之,则变弦小数软,不任
寻按。舌质呈淡姜黄色,中心略瘪。苔则微黄粗糙而干。余
思陆氏所患为惊恐重症,惊则心乱神伤,肝胆气逆,痰浊骤生,
经络阻滞,遂生诸症。至于定时手脚抽动,口中呜叫,乃因子
丑为肝胆经气生旺之时,痰浊随两经之气升逆无制,至寅时肺
金用事,欲制肝逆而不能,肝气逆上侮肺,则木叩金鸣而见口
中呜叫。肝气不受金制,横溢四肢则抽搐。治拟养气血,安心
神,疏肝胆,化痰涎,潜虚阳,熄内风。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增
入益气、化痰、清心、安神诸品,服药两周,四肢抽动及口中呜
叫大减。适经汛来临,诸证又见加甚,脉现沉小涩,改拟补阳
还五汤加补益肝肾,祛风通络之物,诸证大好,遂以此方续服
三月,然证虽减而终不见根本之转机,病体亦不见恢复。余反
复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