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样,灵魂不是身体以外的什么东西。尽管顺世派的意识灵魂学说还不那么 

科学,但是他们将意识灵魂与肉体统一起来,这无疑是对唯心主义、宗教神 

秘主义关于灵魂可以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神不灭论的有力批判。 

     在认识论方面,顺世论是经验主义的。他们主张依靠感性的知觉认识物 

质世界。感性知觉是认识的来源,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除知觉外,其他 

的证明都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的提出,意在否定吠陀经典及其他一切宗教 

经典的权威,具有反宗教的意义。 

     前期的顺世论哲学强调直觉的重要性,把感性认识绝对化,贬低甚至否 

定理性认识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认为逻辑推理也是不可靠的,使认识停留 

在感性认识的低级阶段。到后期顺世论者,开始改变了对逻辑推理的认识, 

他们已经知道如何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区别正确的推论和错误的推论,承认 

在判定感觉经验所感知的一切现实事物时,推论是有用的。但他们仍坚持反 

对宗教唯心主义关于彼岸世界、灵魂不朽、种姓等推论,认为它们是荒诞的。 

     顺世论的学说没有完整的论著保存下来,现在只是零星片断地散见于它 

的敌对派对它的批判的资料中。在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的经典中,却保 

存了关于顺世论的记载。从这些思想材料中我们看到,顺世论的唯物主义观 

点还是朴素的,也没有建立起正面的伦理体系。但是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唯物 

主义学派,在古代印度宗教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敢于针锋相对地 

对奴隶主、封建主的精神支柱——宗教唯心主义进行尖锐批判,并对被教派 

歪曲了的现实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其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直到近代印度启 

蒙运动中,一些小资产阶级思想仍可以从中吸取思想营养。顺世论哲学也同 

佛教一起远播中国,在中国藏译、汉译佛经以及其他史籍中都保存着一些有 

关顺世论的重要资料,对中国古代思想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Page 103…

                                3。数论哲学 



     数论梵音“僧佉”,为印度婆罗门正宗6论之一。僧佉,原意为“计算”, 

后来引申为:思索研究,数论哲学由此得名。《百论疏》这样说:“僧佉此 

云制数论。明一切法不出25谛,故一切法摄入25谛中,名为制数论”。《唯 

识述记》说:“僧佉此翻为数,即智慧之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从数起 

论,名为数论。论能生数,亦曰数论。” 

     数论之学起源很早,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数论起源于公 

元前8世纪,相传其祖师为迦毗罗,号称“神圣的仙人”,是神话中的人物。 

其事迹见于博罗他纪事诗等书中,多为神话故事。迦毗罗传弟子阿修利 (见 

金70论),阿修利传般遮尸伽,为僧佉大师,其学说散见于大博罗他纪事诗 

诸书中。其后有毗利沙迦那,译名作雨众,也是很知名的数论大师。佛典中 

甚至常常称数论力“雨众外道”。到公元4世纪,自在黑作《数论颂》72颂, 

也就是中译金70论之本颂。 

     数论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原始数论、古典数论、后期数论。原始 

数论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但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体系则产生于公元前5世 

纪左右。原始数论主张世界是地、水、风、火、空、神我6大元素所组成, 

其中“神我”虽然是一种意识的东西,但它潜藏于原初物质之中,是物质的 

变异成分。因此,原始数论带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倾向。 

     公元前后,印度奴隶制盛极而衰,封建关系的萌芽开始出现。这一时期, 

印度思想领域的斗争表现得非常激烈。占统治地位的吠檀多唯心主义与顺世 

论、耆那教激烈斗争,也与数论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倾向进行着斗争。过一时 

期,各派哲学家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观点,数论也由原始数论发展为 

古典数论。原始数论已没有可靠的资料可寻,我们所能见到的是《数论颂》 

所提供的思想材料。我们着重据此介绍古典数论的思想。 

     数论象奥义书一样,也在努力探索世界的第一原因。但所获得结论与方 

法却根本不同。数论否定梵,天帝和灵魂的存在,指出世界是物质的,产生 

物质世界的原因也是物质的。因为数论哲学主张“因中有果”,果含于因中。 

由此推断出来的物质世界的本源是“原初物质”,也叫做“自性”或者“根 

本原质”。这种原初物质是处在极精微的状态的,由于其精微,它是不能被 

人直接感觉到的。数论的术语将这种处于原始状态,也就是处在进化成可见 

的物质状态之前的隐伏的原初物质称为“未显”,它是无形的,无差别的, 

无限的,普遍存在的。但是,它与显现的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相同的。 

     数论认为,物质世界中的每样东西都是由三种实体或实在——“德”的 

不固定的构成。这三种德分别是:“喜”,表示轻盈、光明和喜悦的性质; 

 “忧”,表示运动、激动和痛苦的性质;“闇”,表示沉重、阻碍和懒惰的 

性质。由此推论,原初物质也是由这三种成分构成的。德本质上也是物质的, 

比如,喜是原初物质中含有的智力潜能,忧是能量,闇则是质量或惯性。这 

三种德形成稳固的平衡时,原初物质呈未显状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这 

种或那种“德”占居了支配地位,平衡丧失了,物质便开始由未显向显现世 

界进化。三种成分之间的各种结合与分离,演化出世界上各种现象。 

     按照数论的说法,这个进化的过程是:从未显状态的失衡中,首先产生 

 “大”或“觉”,大意即伟大,觉意为“智力”。从大或觉产生“我慢”, 

即自我感觉。然后从我慢产生出一系列心理的和物质的东西:(1)心根,即 


… Page 104…

思想;(2)5知根,即5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3)5作根, 

即5种行为器官——舌、手、足、排泄器官、生殖器官。(4)5唯,即5种 

精细成分——色、声、香、味、触,并由这5种精细的成分最终产生“五大”, 

也就是5种粗大成分,即地、水、火、风、空。 

      “我慢”按人们通常的理解是指自我意识,而我慢在数论的进化图式中 

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从这一点看来,数论自身似乎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然 

而,我们应该看到,“我慢”是由原初物质派生出来的,物质是第一性的, 

事物的“自我意识”是事物的自性使然。所以,我们不应因此而低估了它的 

进化论的观点的意义,也不能因此而否认数论原初物质的唯物主义性质,因 

为它最终还是承认原初物质是世界的最高实体和基础。这与西方哲学史上的 

原子论、同中国哲学史上的“精气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它的重要之处是 

揭示了物质世界永恒运动进化的概念,这是数论哲学的一大突出贡献。 

     数论认为世间一切心理物质现象均具三德,根发一源,有一本体,这就 

是原初物质,也就是自性。而世界的积聚变化还有一个另一个原素,称做“神 

我”。神我是生命原有不变清净之本体。神我是和自性不同的,它本质上是 

一种意识的东西,它是不变的,既没有始终,也没有时空和因果。神我不同 

于“梵我”,它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世局存在着不同的人,便有无数的神我 

存在,由此看来,“神我”类似“我意”,神我与自性的关系相当于物我关 

系,原初物质(自性)是认识的客体,而神我则是主体。自性与神我相合, 

转变生万有,原初物质在神我的作用下运动转变,但这种转变必须是“因中 

有果”。所谓“因中有果”,就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原因中已经包含着它 

的结果,换言之,结果是已潜存于原因之中的。例如,自性产生觉,是因为 

自性中包含着觉的因素。 

     数论者为因中有果的论点提出了五项论据:第一,无中不可能生出有, 

例如沙中不可能生有油,除非在沙中已经有油。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