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释迦牟尼佛又曾示现为慧海国王,以外道修行而远离贪欲,并对一切众生慈爱关照。当其时,为治愈众生疯病,他特意前往森林中寻觅六味药,林中树神一见他即合掌向其一一指示。他又观察一切疾病之来源,并进而把握住风、胆、涎之本性,从而成为治愈此病之名医。
他将疾病分为三类:必死之病;不死之病;治疗则不死、不治则必死之病。对得必死之病之病人,他施以减少痛苦之药,并以佛法妙药遣除其来生痛苦;对治疗则不死、不治则必死之病人,他施以于生命有力、有益之药;对活着之人,他则施以断除痛苦之药,他即以遣除别人痛苦而清净度日。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火施国王时,能了知一切众生之音声,不惟分辨得出声音所属,而且对声音所含意义也能善为观察。他无论听闻何种声音,都能明了声音含义、发声原因、不同发声时间所具有之不同意义,并且对哪些声音可发出、哪些声音无法发出也通达无碍。他以力与非力之方式进行观察,一切事情均能通过声音知道其是圆满、稍圆满抑或不圆满;尚能通过声音知道谁堪为法器,谁可熄灭烦恼。因其掌握此种本领,故而成为整个瞻部洲之大上师。
又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正智国王,精通调解众生争执、辩论之术,只需闻其音声即可知晓争辩双方孰能获胜、谁必败无疑。他自己身形亦庄重、调柔,心性寂止,人们每每见之都不觉呆立其处,为其威仪所震撼。他以真正智慧力裁决所有有关法与非法之争论,并于此过程中获取深广智慧。正智国王后依智慧力抉择前往寂静地安住、内观,并依天眼而了达众生生死实相,通过观察而知其来世流转情况。此时他已通达无来无去、如水月般生死本意,并将自己所证境界向其它众生广为宣说,使其亦获证无实有之境界。
释迦牟尼佛还曾转生为说法仙人,不惟具超人智慧,且长于辩论,并极为关心利益众生之事。他以内观安住而通达十四种无记法道理、及以禅定、寻伺所假立之六十二种前后际见,终于明了此等见解尽皆依靠众生各自所有之分别念在萨迦耶见基础上而假立。若无产生之基础萨迦耶见,则所有见均不可能成立。他又证得能摧毁这些见之真理,并将此真理向众人广为宣说,令无量众生皆趋入不退转之道。
又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仙人净智,拥有大神变,并依外道法门而远离贪欲。当他观察何法究竟存在时,发现何法皆不存在,连见亦不存在,并最终了知若存在三种痴暗不明则会产生种种见解:过去有无我存在;现在有无我存在;未来有无我存在。众生如有此三种怀疑,就会因未通达无我本质而生出各种见。对此如理如法深加观察后,他终获智慧眼。此时他想:我与众生虽从本质而言无有实体,但依烦恼及业却会成熟五蕴,此乃显现之甚深缘起。除去因缘假立而有外,一切诸法全为无生无灭。
净智即因此而获无生法忍,并令无量众生皆趋入无有本性之道。
释迦牟尼佛示现为巧智仙人时,远离贪欲并拥有大神变。他内观安住时就想:呜呼!世间众生可谓苦恼异常,根本不知解脱痛苦法门。当他苦苦思索从痛苦中解脱之道到底为何时,他又想到:分别念实乃产生痛苦之源,若无分别念,痛苦又从何而来?当此种分别念与贪欲灭尽时,殊胜涅槃寂灭即可现前。他接着又如理观察涅槃众生到底有无涅槃,此时他又得出结论:若众生实有则有涅槃;众生既非实有,涅槃又焉能存在?不过众生因分别念而产生之痛苦到底会对众生带来损害。众生如寻求涅槃,实则并非寻找非五蕴之另外单独存在之涅槃,因五蕴即是涅槃。为何如此?因众生无缘,本性就是涅槃。
当他从此种思维等持中出定后,即开始广为他人宣流如此佛法妙音:“依此分别念,出现大痛苦,若无分别念,诸苦尽熄灭。众生皆无生,诸法均不灭,心假立万有,此即为涅槃。”闻听他所宣法音后,无量众生均获无生法忍,并于无上菩提道中皆获不退转果位。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婆罗门子胜慧时,当时有一名圣仙人具有神通及离贪功德。胜慧与七千婆罗门子一道在仙人前学习四大等性、三世平等秘诀,胜慧为所有眷属中之首领。他能忆念七千婆罗门子各自所牢记之秘诀,并于很短时日内精通吠陀等一切学问。胜慧自己思索:如未了达实义,只记住秘诀又有何意?我应积极寻求真义。
胜慧于是前往寂静地安住,并观察秘诀到底有何涵义。他想到:如是风轮无依无靠,它所引生之东南西北四方亦了不可得,所谓寂静、调柔、调伏都无可寻觅。为何如此?因无有众生之故。他最终知晓众婆罗门子上师与其弟子皆已进入迷途、邪道,故而心生烦恼。
此时净居天天人亲自现身其前,不断赐以“善哉”赞叹,并说道:“善男子!你能随顺、精通一切诸佛教言,依赖此道,微尘数如来皆得以现前佛果,并利益无量众生,从而显现涅槃。”胜慧出定后立即来到仙人上师及七千婆罗门子前为其宣说此等话语,他们也均于无上菩提道中获不退转果位,利益无边众生后显示涅槃。大菩萨胜慧则恒久守持如来胜法。
久远之前,有位大师名为静行,他曾对众生说道:“若能获得离贪境界,暂时即可获取寂灭果位。”在其宣说下,许多人都趋入其门,前后共达八千万人。这些众生自觉都已远离贪欲,并得最究竟离贪果位,他们死后全都转生梵天。在其转生梵天后,此等众生深觉他们信赖之大师所谓寂灭纯属邪法、邪道。当他们生出这种邪见后,全部从梵天无量宫直堕大地狱中。
另有一仙人名为非胜种,他自己认为获取第二禅境界即已等同于获取蕴不剩余寂灭。当时有十万众生趋入其道,并于死后皆转生光明天。转生后他们认为非胜种所谓寂灭纯属邪道,结果当他们生出这种邪见后,全体人众立堕大地狱中。
故而我等应知:沙门、婆罗门欲以禅定安乐获解脱并非究竟解脱之道。此时释迦牟尼佛则转生为一具五神通、名为了知种种见之婆罗门,他得知众生因生邪见而堕地狱中后,即依靠神变力令地狱众生暂时先感受清凉快慰,然后就开示说道:“嗟!诸位众生,所谓寂灭并非不存在,你们只是未听真实寂灭法而已。你们此前所认定之寂灭并非真正寂灭,但诸位却认其为寂灭,并最终反而否定真实寂灭存在,故而你等才尽堕大地狱。希诸位从今往后舍弃各自邪见,如此才能获寂灭安乐。”众生闻听他法语后,全都舍弃以前所持恶见,人人心中均生出有寂灭之道存在之念头,并立即得以从地狱中解脱而出。
他们马上来到了知种种见婆罗门导师面前,他则再为众人宣说佛法,并使其获得从初果至阿罗汉间各种圣果。
释迦牟尼佛又曾转生为一国王太子,名为大悲尊。他有次想到:于此世间所显现之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种种法,诸如色、形、语言、种姓、名言等等,到底因何而存在?于是他便派人分赴四方打探,查找如今健在且精通此意、具有智慧之沙门、婆罗门、上师,并广泛询问有谁可遣除自己心中疑问。
大悲尊父亲名为稳住,他有一日告诉太子道:“太子,以不可思议思维寻找不可思议万法根源纯属徒劳、自找麻烦之举,你始终也无法探寻到究竟,亦根本不会有人能回答你疑问,因而希望你能对王位、世间妙欲多生欢喜心。有意义之事你不加重视,无意义之事你倒勤为,自讨苦吃有甚实际利益?”
太子回答说:“大国王,请勿在原本无黑暗之处再笼罩黑暗。在父王治下国土中,众生相貌有妍媸之别,种姓有高低之分,智慧有智愚差别,财富有贫富之殊;学工巧者有其人;亦有原先赤贫而后凭精进努力获取财富者;病者通过治疗得解脱者亦不乏其人。如此差异皆各有因,而我却不明此中因缘,但我不懂绝不证明因缘无有。正如我不明工巧事理一样,我们所能了知者皆为有限,更有诸多无限之未知领域。大国王,你应知晓,世人中肯定有通达我所提问题之答案者,只是我不明答案而已,所以我才想向沙门、婆罗门、有智者广泛询问。”国王闻言只得随顺他说:“你既如此认为,那就随你意愿随意请教吧。”
此时正值如来正等觉星光如来出世,当大悲尊太子安睡时,从空中传出音声道:“如来正等觉星光如来现已出世,他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