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是不断集出来的,如『赤铜 律』「自恣 度」说∶「自恣日,比丘等说法,诵经者集经,持律者抉择律」(2)。又「经分别」说∶「比丘中之诵经者,相互诵经,彼等共住一处」(3)。古代不用文字记录,所以集出的经,由诵经者诵持不忘而传下来的。不但诵习已集出的经,在每年自恣日,诵经者与诵经者,还要共同审定(结集)新传出的经。不断传出的经,或说「从佛」听来的,或说「和合众僧多闻耆旧」(上座)处得来的,或说「众多比丘」处听来的,或说从「一比丘」听来的。种种传出的经,要诵经者来结集(共同审定,编成次第)。审定传出的是否佛法,准则是「修多罗相应,不越毗尼」,就是法义要与原始集出的「修多罗」相契合,能调伏烦恼而不违毗尼的。这样的集出,被称为「四大广说」,是一切部派所共传的古说(4)。多方面的不断传出,审定为是佛法的,比附於「修多罗」,这是称经为「阿含」的原始意义。如『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大正二四·六七七上)说∶
「容受聚集义,名阿含,如修多罗说∶佛告诸比丘!我於三界中,不见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纯是众生聚集处也」。
畜生阿含,就是畜生趣,趣是容受聚集的意义。晋道安解阿含为「秦言趣无」;僧肇说∶「秦言法归,┅┅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名」(5),与觉音所说有相同的意趣。集出而会归於一处,形成一切经法的总汇,名为阿含(那时还没有用文字记录,所以还不会称为箧藏── 'P34' 容器的藏)。这里,要肯定的指出∶原始结集「相应修多罗」,以後集出的是「只夜」、「记说」,也泛称「修多罗」,「相应教」(为根本的相应阿含)。不断的传出、集出,到别编为四阿含时,以「修多罗」为根本而成经说总集的「相应阿含」,部类已非常众多,更有未结集的要结集,内容太广大,於是有第二结集,分经为四部──四阿含。『瑜伽师地论摄事分』说∶「即彼相应教,更以馀相┅┅而说」,成为『长』,『中』,『增一』(6)。「相应教」,虽与「修多罗相应」,不外乎蕴、处等相应,但内容大大的增广了!四阿含的别编,是从经法总集的「相应教」中,分出一部分,更新集出一部分,分编而成。所以,『杂(相应)阿含』是四部阿含的母体。
瑜伽论摄事分』所抉择的经义,是『杂阿含经』的「修多罗」部分,但有些却是现存『杂阿含经』所没有的。如上 「修多罗与摩 理迦」,举出了二十馀部经。『摄事分』摄颂所没有的,不妨说是造论者所附入的,但摄颂所有的,应该说是「修多罗」所固有,曾属於『杂(相应)阿含』的。摄颂明白说到的,有『大空』等二十一经。这二十一经,十八经後来编入『中阿含经』,三经存在於『杂阿含经』「如来所说」中;与巴利藏对比如下∶
图片
『中阿含经』(一九0)『小空经』 『中 部』(一二一)『空小经』
(一九一)『大空经』 (一二二)『空大经』
'P35'
(一六三)『分别六处经』 (一三七)『六处分别经』
(一六九)『拘楼瘦无诤经』 (一三九)『无诤分别经』
(三0)『象迹喻经』 (二八)『象迹喻大经』
(一八一)『多界经』 (一一五)『多界经』
(一0三)『师子吼经』 (一一)『师子吼小经』
(一六二)『分别六界经』 (一四0)『界分别经』
(七五)『净不动道经』 (一0六)『不动利益经』
(九七)『大因经』 『长 部』(一五)『大缘经』
(二三)『智经』 『相应部』(一二)『因缘相应』三二经
(一0)『漏尽经』 『增支部』「六集」五八经
(一一九)『说处经』 「三集」六七经
(一二二)『成就戒经』 「五集」一六六经
(一)『善法经』 「七集」六四经
(一一三)『诸法本经』 「十集」五八经
(一一一)『达梵行经』 「六集」六三经
'P36'
(一一二)『阿奴波经』 「六集」六二经
『杂阿含经』 『大正』 一0四二经 『中 部』(四一)『萨罗村婆罗门经』
『大正』 一0四三经 (四二)『毗兰若村婆罗门经』
『大正』 九八四经 『增支部』「四集」 一九九经
上面的叙述,为了要说明结集史上的一个事实。主张三世实有的说一切有部,有重经的持经譬喻者,重论的阿毗达磨论者──二系。『大毗婆沙论』集成以後,持经者反抗论师,放弃三世有而改取现在有(二世无)说,发展为经部譬喻师。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论师,与经部有著古老的渊源,仍有共同的部分。在彼此相互辩论时,说到了结集的「总颂」的存在,如『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大正二九.三五二下)说∶
「彼(经部)不许有如是契经(顺别处经)。(有部以为)不应不许,入结集故;又不违害诸馀契经;亦不违理∶故应成量。 彼(经部)谓此经非入结集,越总颂故。如说∶制造顺别处经,立为异品。 (有部反难)若尔,便应弃舍一切违自部执圣教契经!如说∶制造二种空经,立为异品,亦越总颂。如是等类,互相非拨」。
说一切有部以为∶『顺别处经』是「入结集」的;与其他的契经并没有违害(「修多罗相应 'P37' 」)也没有违反正理(「不违法性」)。但经部以为∶这部经「非入结集」,理由是「越总颂故」(7)。古代的结集,是审定而又次第类编,为了忆持不忘,所以编有「总颂」,大抵摄十经为一颂。因此,从「总颂」有没有说到,可以断定当初结集时,有没有这一契经。有部以为『顺别处经』是入结集的;经部以为不入结集,只是「立为异品」。「异品」,是在一颂中,或一颂与一颂间,附於「总颂」而成为「异品」。附入摄颂的,如『杂事』的「内摄颂」,就是附於「总颂」的实例。这不是旧有的,但时代久远了,附於「总颂」的,可能被认为是「总颂」所有的,於是乎有「入结集」与「不入结集」的论诤(可见「总颂」也有多少差异了)。对於经部的意见,有部采取了反难;如依经部的见解,那与经部教义不合的契经,都可说不是「总颂」所有,而可以否认了。例如「二种空经」,也是「立为异品」,也是「越总颂」的。二种空经,就是『小空经』与『大空经』,说一切有系公认的「总颂」,是没有这二经的,但是附於「总颂」的「异品」。从这一论诤中,发见了这样的事实;结集的契经,有「总颂」,也有附於「总颂」的「异品」。『瑜伽论摄事分』,抉择『杂阿含经』的「六处相应」时,恰好有『大空经』与『小空经』的论义。在後来,这二种空经,有部编入『中阿含经』(赤铜 部也编入『中部』),然在「相应修多罗」中,这二种空经是附於「处相应」(总颂)的「异品」。以二种空经为例,『摄事分」摄颂所有的其馀十九经,也应该如此,曾经是附属於『杂阿含经』的,其中三经,一直保留 'P38' 在『杂阿含经』的「如来记说」中。以「修多罗」为本,附於「只夜」,「记说」。不断的结集出来,不断的附属於下,内容比现存的『杂阿含经』还多,成为经说的总集──阿含(聚集含容);从「总颂」与「异品」中,可以明确的理解出来(8)。
「相应教」──含容了「只夜」与「记说」的「相应教」,在一次多众的共同结集(传为七百结集)中,以「相应教」为本,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