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常的判断力,准确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此而已。而雄辩家“则
要具备令人钦慕的高贵风度,能就自己选择的任何论题,阐述、发挥,并使
之生色;在思想中拥有并牢记雄辩术的一切淮则”。能清晰地表达思想与能
就任何问题发表演说当然是不同的,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不一定能
就任何遇到的问题作生动而影响听众的演说。要对任何遇到的问题作生动有
力的演说,只有雄辩家才能办到。这就是西塞罗对雄辩家的品质所坚持的观
点,这在当时以及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成了权威性的观点。
雄辩家与各种专门人才相比,雄辩这一方面,他较之任何领域的专门家
都要出色。一个演说家在某一专业领域,当然不是专家,而一旦他向这方面
的专家请教过有关该专业的某些基本知识后,他讲起来,比从师学过的行家
… Page 24…
还要生动、精采。例如,他不懂民法,但在向民法专家请教了他所要讲的涉
及民法方面的有关主题后,他讲演起来,比他所请教过的民法学者还要出
色。同样,他在向军事专家请教之后,讲起军事论题来,他的讲演比之军事
家还要令人信服。在有关哲学方面的知识,他学到一些哲学以后,他一定会
比那些哲学家讲得更好。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讲,雄辩家是可以就他所面临的
各种问题发表演说的。
有些著名的专家曾发表过动人心弦的演说,其原因不在于专业知识,而
在于雄辩知识,如人们传说的建筑军火库的著名建筑学家费罗,曾作过激动
人心的演说,其演说之所以动人,并非由于他拥有建筑学方面的知识,而是
由于他在雄辩术方面的造诣。又如物理学家阿克莱庇阿德,他之所以能出众
地阐述有关物理学方面的问题,并非由于他在演说中运用了物理学知识,而
是他运用了雄辩术。关于这个问题,苏格拉底曾发表过看法:“人人都可以
成为他所掌握的学科领域内的雄辩家。”西塞罗则认为:“较为正确的说法
应是,一个人不可能是他所不懂的学科的雄辩家;如果他能够很好地掌握一
门学科,但他不懂得如何组织并完善他的发言,他同样不可能雄辩地就他所
熟悉的东西发表演说,”因此,各专业的人才,要想就他的专业发表有威力
的演说,必须要有雄辩的知识和技能。
②雄辩家应具备的条件。西塞罗认为雄辩家应能就任何需要发表演说的
题目进行有说服力的演说,这一要求是很高的。因此,他认为,要想成为一
个名副其实的雄辩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首先是要有广博的学识。这是由雄辩术这一门学问本身的特征所决定
的。“雄辩术集众多科学与学问,其内容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广泛得多。”因
为作为一个雄辩家来讲,“掌握广博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不具备这个条件,
要做到言辞流畅不仅不可能,而且荒谬可笑”,“依我所见,除非他拥有各
种重要的知识和全部自由艺术,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雄辩
家,因为不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他的语言必然是矫揉造作的而且是冗长的令
人难以忍受的,其演说也必然流于语言空洞而幼稚”。西塞罗所讲的要通晓
全部自由艺术,所指的当然是指文法、修辞以及柏拉图所主张学习的算术、
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所讲的各种重要知识,则是指政治、各国政治制
度、法律、军事和哲学等等。除了文法、修辞是雄辩术的基础学科外,还有
一门与雄辩家密切关系的学科,这就是伦理学。他说:“有关人生与人的行
为的哲学,雄辩家必须了如指掌;至于其他学科,即使他以前从未学习过,
只要有机会,一旦对它有所认识,他还是可以用他的口才使之生色。”所谓
“有关人生与人的行为的哲学”,即伦理学。西塞罗与其他斯多噶派哲学家
一样,认为哲学包括三部分:物理、逻辑、伦理。三者中伦理是哲学中心,
是基础。
雄辩家之所以要有广博的知识,还为了要了解人类的“多种感情活动”,
洞悉“人的禀性、情感以及情绪波动的原因”。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有关
… Page 25…
社会活动的各种知识,是很难理解人的情感的。而不了解人的情感活动,就
很难作出打动人心的演讲。高明的演讲,能打动听众的心弦,使其或气愤、
或憎恨、或悲哀、或同情怜悯、或从激动到心平气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
懂得人生,具有广博的知识与阅历。
其次,雄辩家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这样,才能在演说时,随机应变,使
演说具有魅力。雄辩家光有一般的自然与社会的知识还不行,还要在修辞学
方面,具有特殊的修养。决定演讲水平之高低的重要方面是遣词造句以及整
个演说词的文体结构。他说,根据什么来区分内容充实、语言丰富的讲演与
内容枯燥、词汇贫乏的讲演呢?“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高超的演讲具备
优美而雅致的文体,在修辞方面具有独特的技巧和光泽。”
在谈到言语修养所应具备的几个条件时,他说,首先是表达正确;其次,
通俗易懂;再次,优美生动;最后,语言与主题相称。再次,优美的举止和
文雅的风度也是雄辩家应有的品质。他说,演说是由身体、手势、眼神以及
声音的调节及变化加以控制,它们对于演说本身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而
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
③练习在雄辩教育中的地位。练习在雄辩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
培养雄辩家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使有关雄辩各种知识化为演说效果的最
重要的方法。最常用的练习是模拟演说,先确定一个与在讲坛上讲演类似的
论题,尽可能地逼真地发表演说。西塞罗认为,通常的弊病是学生只满足于
练习自己的嗓子、肺活量、语言的流畅等等。但只有这些还很不够,要使学
生明白,要尽量做到对讲题深思熟虑,作充分的准备,演讲时言辞精确。
最主要的练习是写作,用写作来磨炼演说。写作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和表达能力。经过长期写作锻炼的人,可以得到敏锐的判断力和机智的表达
能力。这些能力也可以转移到人的演说能力之中。再者,演说辞要求结构合
理,布局匀称得体,并富有韵律,这些也只有通过写作的练习才能达到。只
有做到以上这些,一个演说家才能受到人们的普遍的赞扬。写作虽然对于培
养雄辩能力如此之重要,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因为要做到这一点,
要做到持之以恒地练习下去,并且使它对演说起到明显的效果,必须花费巨
大的精力,锲而不舍地写下去。对此,大多数人都望而却步。雄辩家为数之
少,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④“人道”的教育思想。西塞罗把自己的教育思想总结为“人道”两字,
这是后世“人道主义这一名词的语源。它是希腊的Paideia一字的拉丁译文,
但西塞罗赋予这概念以更加明确的内涵。
所谓“人道”即指为人之道,而要尽为人之道:第一,必须发挥人之所
以为人的特点,即那些区别于一般动物,也区别于原始社会中的野蛮人的特
点。第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以“人道”相处,这是指同情、仁爱、礼
让、谦和等品质。第三,只有有文化修养的人才能算作人,只有他们才能尽
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才能以“人道”待人。所谓文化修养,西塞罗指的是文
… Page 26…
法、修辞、逻辑、几何、天文、音乐这些普通文化学科以及文学、历史、哲
学、法学这些高级文化学科的修养。因此他把这些学科,称为人道或人文之
学。西塞罗的意思是说,只有受过雄辩家的教育的人才能配得上人的称号,
因为只有他们具有人道之学的文化修养。
亚里士多德曾不把奴隶当作人。现在西塞罗则更进一步,把所谓野蛮人
也不当作人;而且还含蓄地把没有受过高等文化教育的人也排斥在人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