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秀的教育家、演说家昆体良为罗马的教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认为,教育
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演说家,应有善良的道德、性格、对自由艺术的掌握以
及善于运用语言表达思维的能力。他极力推崇学校教育,主张同时学习各种
学科,各学科的学习要交替进行。他认为初级学校应教读、写、算;文法学
校要开设文法、阅读、音乐、几何;修辞学校则要学习辩证法、伦理学、法
律、地理学、哲学和自然科学。在教育中,他提倡因材施教,强调游戏和奖
励在教学中的作用。昆体良著有《雄辩术原理》,这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
①
系统的教学法著作,是“密切联系学校实践的最早著作之一”,对古罗马
以后的教育起了极大的作用。
中国自秦朝开始,尤其是汉代设立官学,以后各朝沿袭,教育一直是由
国家控制的。罗马一直到帝国时期,教育才开始迈向国有化的道路。教育国
有化的第一步是罗马皇帝扩大教师和艺术家的权力,提供大量资金来修建博
物馆、图书馆、剧院和音乐厅。早在恺撒时代,瓦罗就受命建起了第一座公
立图书馆,为鼓励和控制教育,吸引更多的学者来罗马工作,他赐给教师和
医生以公民的身份。这一文教政策为奥古斯都所继承。在公元6年的罗马大
饥荒时,他大量驱逐外邦人出罗马,唯独豁免了医生和教师。此后,各皇帝
纷纷效法,开始免去教师的社会义务。公元150年,皇帝安东尼授予了一些
文法、修辞和哲学教授与元老院议员相同的权力。奥古斯都还创立了罗马的
宫廷学校,请了马尔克斯·V·弗拉克斯作为家庭教师,将弗拉克斯开办的
① 康斯坦丁诺夫: 《教育史》。
… Page 104…
学校搬进宫廷中,教育他的儿子和孙子。这种对未来统治者进行专门的教育
的宫廷学校,类似于中国汉朝设立的宫邸学校,都是为皇室及高级贵族培养
子弟的。
罗马帝国实行教育国有化的第二步是对教师支付薪水。公元1世纪,在
维斯佩申时期,他拨出一笔钱,在指定的城市里向拉丁语、希腊语的修辞和
文学教师发给薪水。这一做法为以后的皇帝所效法:图拉真为贫困儿童提供
了一项教育基金;哈德连向许多哲学家、诗人、修辞学家支付薪水;安东尼
则把薪水制推广到行省。公元3世纪中叶,这种做法已遍行全帝国,一些政
府官员还批准教师享有一定的特权和豁免权。当皇帝向教师提供薪水时,教
师就必须经过皇帝的选择。公元362年,朱利安就要求将所有被提名领取薪
金的教师名单给他审查。后来到4世纪末,狄奥多西完全控制了国家对教育
的垄断。国家在对教师提供薪水时,就加紧国家对教师的控制,这样教育逐
渐由国家所控制。
罗马帝国消亡时期,教育随着奴隶制的崩溃而衰落。到公元284年戴克
里先称帝时,学校学风十分腐败,教育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这时,以德尔都
良、奥力根和克莱门特为代表的基督教文化开始形成。他们以罗马当时盛行
的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宣传宿命论、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进而形成一整套
基督教的教义,并开始渗透到学校。公元323年,基督教发展成为官方宗教,
原来正统的文化被视为异教文化,一大批学者被屠杀,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
也被焚烧。公元392年,狄奥多西禁止异教,从此,基督教教育取代了世俗
教育的地位。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西罗马帝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几乎
全部解体。公元509年,东罗马皇帝下令停办世俗学校,这样,基督教教义
全部垄断了学校教育。
从共和国时期到共和国的消亡,从帝国时期再到帝国的衰亡,罗马教育
也经历了从希腊语教育到拉丁语教育到基督教的神学教育的过程。这与中国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一直是儒学为主的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除此之外,罗马和中国的私学也存在各自的特点。中国秦王朝实行“吏
师制度”,禁止私学。汉朝时私学兴起,并且十分发达。以后在王朝变革时
尽管官学中断,但民间的私学仍然存在。只是北魏太平真君时,为了统一的
需要,不许设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罗马的私学却一直很
发达,共和国时期,罗马的贵族子弟教育大多是请私人教师讲授的。希腊语
学校开办后,初级学校都是私立的;私人教师给贵族子弟讲学也一直存在。
奥古斯都时期,国家加强对教育的行政管理。尽管初级学校仍属私立,但是
规定地方政府对私立学校或私人教学活动加以监督,国家逐渐加强对私立教
育的控制。到公元4世纪末,国家对教育实行垄断,私学遭到禁止。直到帝
国消亡时期,私人兴办学校才又开始出现,以适应新环境中个人的需要,教
授速记、测绘、建筑、医学、法律和神学等课程。
在古罗马的教育中,非常注重实用主义知识的传播,而不像中国秦汉魏
… Page 105…
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单纯地注重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在罗马教育史上,
甚至在罗马文明中闪耀出璀璨的光环。职业教育分为律师教育、医学教育和
哲学家教育三种。
演说在罗马是一门最早出现的职业,它源于部落会议上人们希望互相说
服对方而产生的争论。在共和国时期,演说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
功用之一是在法庭上为人辩护,这成为西方生活中出现律师的起源,产生了
西塞罗、昆体良这类演说巨匠。早期罗马时,私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
演说者,以后学生还要通过观察法律程序和伴有经验的律师一起工作以学习
法令。帝国时期出现了教授法律的私立学校,尤其以设在罗马、雅典、亚历
山大里亚和迦太基的学校非常有名。学校中的教学方法是阅读与背诵,另外
由著名律师讲解法律,教师们经常解释法律中的模糊地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和看法产生的原因。公元4世纪末狄奥多西一世时,实行国家对教育的垄断,
包括对法律教育的垄断。公元5世纪初,狄奥多西二世时期法律教师由富有
经验的法庭教师和演说家担任,并且提高法律教师的地位,使法律教师地位
高于其他所有教师。查士丁尼时限制法律的教学,仅允许在罗马、君士坦丁
堡、比诺斯设立的三所公立法律学校中学习。学生学习五年,第一年学习“法
理概要”,第二、三、四年学习“学说汇纂”,第五年学习“法典”。随着
帝国的衰落,北方蛮族的入侵,罗马和比诺斯的法律教育消失了,而君士坦
丁堡的法律教育却很兴盛并且影响了整个中世纪。
罗马的医学教育在帝国时期以前从未走上正规。在共和国时期,随着希
腊医生进入罗马,在罗马开业门诊,希腊的医学实践和理论才开始在罗马生
根。想成为医生的年轻人要把自己置于行业医生的控制之下,向他学习;在
他出诊时陪伴他,必要时作为助手,通过这种办法学习医术。在整个学徒期
间,学生必须广泛地阅读希腊课本、罗马课本和名医的著作。一直到帝国时
期,正规的医学教育才开始出现。医疗学校在大城市中开始出现,由著名医
师担任教师,讨论医学问题,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学校为了提高学生行医
的水平,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医疗实习。课外时间,则要求学生阅读很多医
学教育方面的权威著作。
在罗马的另一门职业教育是哲学家教育。学生可以进入设在雅典和帝国
大城市中的学校,学习古代传统的哲学。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是去关心过去
的哲学成果,他们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一种方法,使他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
运用哲学的思维,从而更好地生活。一些领导人和文学家发现哲学能丰富思
想、开阔眼界和提高理解力;一些教师把哲学看成是知识和智慧的源泉;有
的则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