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立“棋品制度”。齐武帝与梁武帝时期都曾举行过大型的全国性比赛,对
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相应的“品级”。棋艺分九品,现代围棋分九段即
源于此。齐高帝萧道成精通棋技,曾列为“第二品”,常与褚思庄和周复等
③
高手“共棋,累局不倦”。同时也常观看属第一品的王抗和属第二品的夏
④
赤松对弈。高帝的儿子齐武帝萧赜“使王抗品棋”,这是国君下令评定棋
路高低之嚆矢。不过,在南朝的国君中亦有蠢材,如齐明帝萧鸾“好围棋,
甚拙”,但他毫无自知之明。他和第一品的王抗对弈,王抗故意让他,奉承
他说:“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其他人也欺骗他,称他为第三品,他竟
⑤
信以为真,对围棋“好之愈笃”。
北朝围棋也很兴盛,出了一些名家。如后魏的范宁儿,他随李彪出使齐
⑥
时,齐武帝让王抗和他对弈,“宁儿制胜而还”。这反映出南北之间的棋
艺交流和当时北方的围棋水平也很高。
两晋南北朝时期,围棋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活动,一些少年儿童也成为
高手。如梁武帝时八岁儿童陆琼,在一次比赛中,当着到溉、朱异等名家的
①
面,“于客前复局,由是京师号曰神童”。
这一时期,由于玩棋过度也造成了一些弊端。如东吴地区玩棋成风,许
② 《晋书·贾充传》。
③ 《晋书·祖纳传》。
④ 《晋书·王导传》。
① 《晋书·谢安传》。
② 《南史·萧惠基传》。
③ 《集事渊海》。
④ 《南齐书·萧惠基传》。
⑤ 《南齐书·虞愿传》。
⑥ 《册府元龟》。
① 《陈书·陆琼传》。
… Page 89…
②
多人“好玩博弈”而“荒事废业,忘寝与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
③
他母亲亡故时,他“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阮籍本来十
分孝顺母亲,却因围棋竟置母丧噩耗于不顾。北魏甄琛年轻时“举秀才,入
④
都积岁,颇以弈棋弃日,至乃道夜不止” ,以致把应考的事都忘了。帝王
将相中,不少人因下棋而荒废了事业,一些人甚至用围棋进行赌博。如谢安
与谢玄曾“以围棋赌别墅”;宋文帝与羊元保弈棋输了而授给他“宣城太守”
之职。齐高帝与到溉对弈取胜而赢得“山池奇石”和“《礼记》一部”。这
样的事不胜枚举。围棋本来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雅戏”,一些弊端的产生
也遭到了时人的谴责,如晋人陶侃、葛洪等人甚至连围棋活动也加以反对。
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认为围棋“令人耽愦废丧实多,不可常也”。但工作和
⑤
学习时间长了,“时有疲倦,则倘为之,犹胜饱食昏睡,兀然端生耳”。
这种评论还是比较中肯的。
两晋南北朝时的围棋著述很多,围棋技艺已有较高水平,出现了食、绝、
劫、补、续、侵、行、技、聚、点、撇等术语,还总结了如方四聚五,花六
技七等许多定势。这一时期,围棋技术上的重大发展是,北朝已变汉代棋盘
的十七线为十九线,共361粒棋子,着法增加,变化更多。这极大促进了弈
棋技术的提高,以后棋盘都定以十九线。沈约的 《棋品序》把魏晋以来的棋
谱作了一个总结。
7。弹棋
弹棋,又称作“弹碁”。它是西汉时期兴起的一种棋类游戏。有关弹棋
的起源,史书记载不一。《弹棋经序》中说:“弹棋者,仙家之戏也。”汉
武帝喜欢蹴鞠,群臣不能谏,侍臣东方朔就用弹棋献给汉武帝,“帝就舍蹴
①
鞠而上弹棋焉” 。又据《西京杂记》中说:“成帝好蹴鞠,群臣以蹴鞠劳
体,非至尊所宜。”但汉成帝又特别喜欢蹴鞠。于是刘向就创作弹棋,进献
给汉成帝。另外《世说》中又说:“弹棋起自魏室妆奁戏也。”这些说法各
不相同,然而,弹棋至少在汉武帝时,已成为宫中的一种游戏,“习之者多
②
在宫禁中,故时人莫得而传” 。到西汉末年,社会动乱,“赤眉凌乱,西
京倾覆”,弹棋才随着宫人的流散而传入民间,经章帝(公元76—87年在
② 韦曜: 《博弈论》。
③ 《晋书·阮籍传》。
④ 《魏书·甄琛传》。
⑤ 《颜氏家训·杂志》。
① 《弹棋经序》。
② 同上书。
… Page 90…
③
位)提倡,弹棋之戏“乃盛于当时”。弹棋与弈棋相比较,就是弹棋大多
是在贵族中间流行。如梁冀爱好弹棋,“暑夏之夜,露首袒体,唯在樗蒲、
④
弹棋” 。当时达官显贵之家,每有宾客,常以此为娱乐。所以《艺文类聚》
中说:“主人前进酒,琴瑟为清商。持壶对弹棋,博弈并复行。”
但到东汉冲帝、质帝之后,弹棋曾一度衰落。直到汉献帝 (公元190—
220年在位)时,才复设弹棋于宫中,供宫人们娱乐。
弹棋作为“张局陈棋,取法武备”,“设兹石矢,其夷如破”,“乘色
①
形巧,据险用智” 的一种游戏,非常受时人喜欢。颜之推也认为“弹棋亦
近世雅戏,消愁、释馈时可为之”而加以推崇。弹棋是以“二人对局,黑白
②
各六枚,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 ,也就是摆好棋后,然后用石箭击对方
的棋子。这种早期的玩法与后来隋唐时期的弹棋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曹魏时期,在魏文帝曹丕(公元220—227年在位)的倡导下,弹棋在
上流社会十分普遍。曹丕在《典论》中说:“予于他戏弄之事少,所喜惟弹
棋,略尽其巧。京师有乌乡侯,东方世安张公子,恨不与数子对”。由于弹
棋的流行,描写弹棋的文学作品也很多,如蔡邕、曹丕、丁■、夏侯惇等,
都撰有 《弹棋赋》,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
8。投壶
投壶,是源于古代贵族阶层宴饮中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投壶者,主
③
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 。这种游戏是用壶象征箭靶,用短箭投,中
者(投入壶口或穿入壶耳)为胜。投壶源于古代宴会中的“射礼”,《礼记·投
壶》中蓝田吕氏注释说:“投壶,射礼之戏也。……且以乐宾,且以习容,
且以讲艺也。投壶者,不能尽于射礼,而行其节也。”这说明投壶是由射礼
演变而来的。这种游戏,其作用在于“养志游神”,解除疲劳,还可以“合
朋友之和,饰宾主之欢”。
春秋时期,投壶已经比较流行。据《左传》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
载,晋昭公即位,齐、卫、郑等国君入晋祝贺,晋昭公设宴招待诸国君主。
在宴会中昭公与齐景公一起投壶,他们每投必中,显然是投壶老手了。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