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代
张公谨辨伪擒凶
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6年),景州(今河北省境内)有一个妇人
分别跟隶卒马全和王二通奸。这事神不知鬼不觉地过了好些时候。
有一天,那妇人要回娘家,与王二约定在城外树下相见。
哪知,马全恰巧听到这消息,马上醋性发作,萌发杀机。他抢先在王二
之前,等在那棵树下。
妇人一到,马全忽地从大树背后闪出,把她杀死了。
第二天,妇人的父亲有事上城,顺便去看望女儿。妇人的婆婆说:“你
女儿昨天已经回娘家了,怎么还来这里看她?”
妇人的父亲大吃一惊,连忙四下寻找,在树下找到了女儿的尸体,马上
奔到官府,声泪俱下告状。
官府审理此案,询问妇人婆婆:“你儿媳这几天和谁商量过事情。”
婆婆想了一会儿,答道:“对了,只与王二说过话。”
很快,王二给拘捕来,在百般严刑拷问下,只得胡乱招供,并交代道:
那妇人所带的包袱还埋在一棵树下。官府派人循迹摸索,果然在树下起获。
王二一听,叫苦不迭,惊骇道:“怎么真有?看样子,我命绝矣!”
参与审讯的张公谨见情生疑,对审讯官吏说:“给我三天时间,保证擒
到真凶!”
官吏点点头,允许这么办。
张公谨问看门的役卒:“审讯王二时,有人在墙外偷听吗?”
役卒们答话:“隶卒马全在墙外站了很久。”
公谨又询问看守城门的役卒说:“昨晚是否有人带着包袱出城?”
有人告诉:“只有马全带着一个包袱出城了。”
张公谨立即下令拘捕马全!
一番审讯,马全只能如实招认。
… Page 2…
元妹吟诗拒宰相
张平章穿上最华丽的服装,乘上装饰一新的马车,离开相府,兴冲冲地
相亲去了。
这位金朝的宰相,看上了诗人元好问的妹妹。几天前,他让相府的人去
征求元好问的意见,想不到这位颇负盛名的诗人爽快地说:“妹妹的婚姻大
事,应由妹妹去作主。”
张平章仔细地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不禁仰脸大笑起来:“做哥哥的没有
推却,想那元妹怎么会为难我呢?何况,我是当朝宰相,权倾朝野,哪一个
姑娘会不喜欢呢?”
马车停在元妹的屋前,张平章威风凛凛地跳下车子,向元家走去,元妹
听说宰相来访,笑嘻嘻地出来迎接。这把张平章乐得眉飞色舞,果然是个绝
代佳人,西施再世。见她面露喜色,心想这位窈窕淑女就要属于自己的了。
元妹正在家里裱糊天花板,客人来了,只得坐着作陪。她已猜知张平章
的七八分来意,果真提及此事,叫她如何回答好呢?正为难之间,张平章大
献殷勤地说:“久闻元妹诗才超人,今天平章慕名而来,可有新作让我欣赏
欣赏吗?”
“小女子无才,承蒙夸奖。”元妹依然不动声色,指着新裱糊的天花板,
“就以此为题,草吟一首绝句,请宰相指教——
补天手段暂施张,
不许纤尘落画堂。
寄语新来双燕子,
移巢别处觅雕梁。
刚才还是喜形于色的张平章一下子落进了冰窟窿,脸色煞是难堪,“腾”
地站起,气呼呼地向外走去。他跨上马车,马夫把鞭子抽得“劈叭”作响,
马蹄扬起一股灰尘,带着情场失意的宰相飞奔而去。
原来元妹并不喜欢这位仗着权势居高临下的张平章,故意在诗中把他比
作污染画堂的“纤尘”和不识时务的“燕子”,将他气跑了。
… Page 3…
元代
成吉思汗赛马计
公元1174年某日,晴空万里。辽阔美丽的蒙古草原上,正在进行着一场
特殊的赛马。比赛开始后,十几匹赛马刚离开起跑线,便磨磨蹭蹭地向前移
动,有的甚至原地踏步。剽悍的骑士们身体后倾,拚命将马缰绳向后揽,谁
也不希望自己的马超过别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成吉思汗(公元1162—1227年)的父亲统治的孛儿只斤部落打了
一个胜仗,夺回了大片领地和许多牲口。为了庆祝胜利,特意安排了一场赛
马,但优胜者标准不同往常——最后到终点的马才能得奖,以致出现了开头
赛马的情景。
骑士们你慢我慢大家慢,过了好一阵,赛马跑得远的只行进了十分之一
的路程,近的马尾巴还在起跑线上,滑稽的是,由于这个骑士把缰绳揽得死
死的,竟把赛马的后半个身子又退到起跑线外。
眼看夕阳不等人,马赛又难以结束,大家有点耐不住了。成吉思汗的父
亲也后悔自己不该别出心裁搞这种赛马,但话已出口,金口难改。怎样尽快
结束这场僵局呢?成吉思汗的父亲略一思忖,便令人传下谕旨:“谁有办法
尽快结束比赛,给予重赏。但是,不能改变原定的优胜条件,跑得慢的还是
获胜。”
众人绞尽脑汁,仍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这时年仅12岁的成吉思汗跑到
那些原地徘徊的赛马前,对每一个骑士说如此,道这般,进行了一番新的安
排,然后厉声发出号令:“跑!”只见骑士们一改刚才的拖沓状况,争先恐
后地纵马向终点跑去,那个原来半个马身在起跑线外的骑士还第一个冲到了
终点。比赛在瞬息之间结束了,可跑得最慢的马依然得了优胜。
原来,成吉思汗对赛马作了重新安排,只是让骑手们相互调换赛马。因
为赛马的胜负只以马计,不是以骑手计,甲骑乙的马,乙骑丙的马,丙骑丁
的马……这样一来,每个骑手都希望自己驾驭的别人的马跑得最快,不能获
得奖,使自己的马落在最后,从而取胜,这就打破了众骑士踯躅不前的僵局
啦!
… Page 4…
高兴巧布干柴计
一堆,两堆……一天接一天,干柴越堆越高。呼,一把火点燃了它。一
下子,山上坚垒的寨棚烧光了。这故事发生在公元1280年(元世祖至元十七
年)的某天……
这年,漳州 (今福建龙海西)陈桂龙起义,带着几万人马占据高安寨,
啸聚山林。朝廷派兵镇压,持续两年之久,却没能攻下。元世祖令福建等处
征蛮右副都元帅高兴 (公元1245—1313年)领兵前往征讨。
高兴领军来到高安寨下,欲先试探一下虚实。
高安寨设在山上,居高临下,雄视四方。
起义军站在山岗,可以看清下面的人。一旦发现,马上射箭、扔石,箭
石如雨,压得高兴的军队不敢接近山寨。
高兴在马上远望山岗,观察地形,突然心生一计……
高兴一声令下,士兵们每人带一捆干柴,遮住身体往上面冲。快贴近敌
人寨棚时,士兵们把干柴扔在那里,然后,转身打回。表面上看,这像是用
干柴遮挡上面射下来的箭支和投下的石块。实际上,高兴是让士兵在山上遍
布干柴。
就这样,士兵们每次上去,陈桂龙官兵都要发射一阵箭支,投掷一会石
块。不然,敌人就会马上乘虚而入呀。这样反复捣鼓了六天,寨里的箭支、
石块消耗完了,高安寨四周却积满了厚厚的干柴。
第七天,高兴一声令下,士兵们举着火把冲上,把布下的干柴全部点着
了。一场熊熊大火燃起,高安寨的寨棚烧成了灰烬。
高安寨内起义军一片惊慌,高兴军队伺机席卷而上。转眼间,起义军两
万士兵身首异处。陈桂龙见大势已去,只得逃走,一场起义就此告终。
… Page 5…
刘国杰布铁钉阵
公元1301年(元成宗大德五年),贵州彝族土司之妻蛇节举兵反叛元朝
廷。元朝统治者派湖广行省平章 (官职名)刘国杰领兵前往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