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净土圣贤录易解_慧律法师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 旨公

 

旨公。字别宗,浙江杭州人,戒律德性甚为严谨,创立观室于山西龙山的南边,修习念佛三昧。虽然经过战乱流离,也不曾暂时中断修行。临命终时,毫无疾苦,沐浴之后正身端坐而往生。(往生集)

 

元 性澄

 

性澄。字湛堂,俗姓孙,会稽人(浙江绍兴)。母亲梦见日轮从空中堕下而生性澄。四岁时,就拿起笔来画佛像。拿佛经给他,立刻就能够持诵,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西元一二七六年),投靠在石门殊律师座下剃发受具足戒。后来依止佛鉴铦公,学习天台宗的教观。元成宗大德九年(西元一三○五年),住在杭州的东竺寺,大德十一年(西元一三○七年),吴越(江浙一带)大旱灾,为民众祈雨,大雨立刻就落下。

 

有一年饥荒,有些民众死了而却无能力收敛尸体,性澄就帮助他们掩埋遗体,并作水陆大法会普度他们。元英宗至治元年(西元一三二一年),朝廷传递诏书召请入京城,迎请居住于清塔寺,校正大藏经,赐号为“佛海大师”。接著住持上天竺寺,最后归隐于佛果寺,坚定心志修习净土。性澄曾经修一心三观法门七个昼夜,屡次获得祥瑞的感应。

 

后来,在某个月的初一,大众依例前往问讯礼拜时,性澄急忙作揖回礼说:‘老僧过去若非赶紧归隐修习净土,我的佛道几乎就要半途而废了。今日虽然还有时间,但明日恐怕再没有光阴可以消磨游玩了。’说完后一再地检视察看他的衣钵,以表示生死无常。大众为他助念佛号,性澄制止说:‘佛要自己念,明天早晨,大家应当前来告别。’天刚亮时大众早已群集而来,性澄即于当时端坐而往生,年七十八岁。(明高僧传)

 

元 蒙润

 

蒙润。字玉冈,俗姓顾,浙江海盐人。年十四岁,出家于白莲寺,依止古原法师。每次当他礼拜伽蓝神像时,塑像都扑倒在地。古原法师教授他天台的止观、《金刚錍》、《十不二门》等书,立刻即能了解其中大意。古原法师入寂往生之后,即师事竹堂传法师。后来因为精进苦学而得疾病,修习“请观音忏法”七七四十九天,疾病即痊愈,同时心智也更聪明锐利。不久之后主持了浙江海盐的德藏寺,每日讲说《法华经》。接著迁居南竺演福寺,最后退居在龙井的白莲庵,专修念佛三昧。由于归依学习的人日渐众多,于是又复出主持下天竺寺,率领大众修习法华三昧,感得普贤菩萨放光加持,示现种种的瑞相。

 

蒙润居住下天竺寺三年之后,有一天,呼弟子实法、明策等人前来,开示天台止观安心的要旨,然后说:‘我此生因缘已尽,现在是往生的时候了。’接著突然称念佛号数百声,安然地往生。蒙润生平努力修行,昼夜精进而不间断,常行般舟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总共修习有七次。又修习法华、金光明、大悲、净土等忏法,以七七四十九天为一期的,没办法尽知他修习的次数。(明高僧传)

 

元 明本

 

明本,俗姓孙,浙江钱塘人,年十五岁即决心要出家。因此礼佛燃臂,发誓坚持五戒,每日课诵《法华》、《圆觉》、《金刚》等经典,夜里常常经行而不睡眠。后来参学天目山的高峰原妙禅师,因此随著高峰禅师剃度。经过再三的咨问决疑,终于大彻佛法根源明心见性。高峰禅师入寂之后,明本即云游天下栖泊于江湖之间,所到之处学者聚集而来,不久就回到天目山,在高妙禅师的塔下建筑茅屋居住。

 

元成宗大德十年(西元一三○六年),出来主持师子院,学者称他为“中峰和尚”,不久又辞去寺务。有许多达官贵人,多想要延请他主持浙江境内的名山古刹,明本一概坚决推辞而不担任。元仁宗也想要召请他,亦不可得,因此赐号为“佛慈圆照广慧禅师”,赐金色的大袍袈裟,改师子院为“师子正宗禅寺”。

 

明本既弘扬单提向上直指人心的禅宗,又时时推举宣扬净土法门。曾经说:‘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著有怀净土诗一百零八首,广大地流通于世间。又曾经作“报恩院记”说:

 

‘秉持一心为禅,觉照万法为观。所谓的本心,是圆满湛然虚灵寂静,涉入万法而无执碍,不可以形相求取,不可以言语表达。舒展开来则万法即之而彰显种种相貌,收摄起来则万法依之而泯灭了不可得。凡夫昏迷不明此心,引起生死轮回,在其中苦乐浮沉,没有办法解脱生死。因此非得有禅那的修行,否则不能够契合诸佛的本心;非得发明妙观,否则不足以破众生的无明烦恼。《圆觉经》以奢摩他、三摩提、禅那等三观,互相推演为二十五轮。《观无量寿佛经》,则以一尊阿弥陀佛分观于十六处。

 

刚开始修观时要先端坐在寂静的屋内,专注观想于西方。如此存心专注而不休息,最后所观的境界与能观想的心都一起泯灭。所以说于二十五轮当中只要在一轮中见真谛,那么一切的妙观都澄澈清明。十六观中只要一处的观想功成,则诸佛的相好也都圆满具足。这时如同面对著台上的明镜,又如同帝释天网的明珠。种种万象显现于镜面而没有所照的相可得,千种光明聚集于一珠而没有能收摄的迹像。

 

如果能够如是观想者,即能见到阿弥陀佛清净愿王,他白毫的光芒直贯天上,深青透红的眼睛澄清透澈如同大海,具有炽盛巍巍的光明,和殊胜特别的无量相好。阿弥陀佛周遍法界的无量光明,化现为众香莲台七宝行树,楼阁宫殿流泉池沼,及一切种种的庄严饰具。到那时修习三昧的修行者,无论是见是闻,或者是在觉在知的时候,一语一默,一动一静,皆与无作的清净妙观,相应而和合了。然后就以此妙观为本,于一切的时刻,都能散作无边庄严的佛事,以此来报国家的恩德,则国家年岁能保持无边的长久。以之来报亲恩,则父母能超脱有漏烦恼的缠缚。乃至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的怨家亲属,同时都能得到解脱,像这样的报恩,难道是有所限量的吗?’(因此念佛即是最好的报恩)

 

明本曾经率领志同道合的修行人,每年遇到佛诞之日,以及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在观世音菩萨圣像前,发四十八愿,其中一个愿说:‘从我今生,尽未来际,临命终时,无诸疾苦。正念现前,心不颠倒。生极乐国,见佛闻法,即悟无生。更往兜率内院,瞻拜弥勒菩萨,然后退位,出生娑婆,广度群迷,同登彼岸。’元世祖至治三年(西元一二六六年),居止在天目山的东冈。八月十三日,亲手书信以告别所有的护法及徒众。第二天清晨起来,书写偈颂说:‘我有一句,分付大众,更问如何,无本可据。’然后放下笔,安坐而往生,时年六十一岁。就在那天有白色的虹光直贯山顶,开露龛柩三天,仍然面貌如生。(中广录。行录。发愿文)

 

元 优昙

 

优昙,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事佛法。二十岁,出家于庐山东林寺,后来住在安徽丹阳的妙果寺。元武宗至大初年(西元一三○八年),皇帝下诏解散净土莲宗,优昙于是生大恐惧说:‘我承受净土教法,将近三十年了,如今净土法门要亡于我这一代吗?’于是在佛前发誓,必定竭力复兴净土之教。因此著作《莲宗宝鉴》十卷,现今收录其中特别令人警惕策励的。其中一段说:

 

‘凡是修习净土的人,必然意志坚定而明显地,是为了要与生死为敌,不是随便说了便罢。应当思惟忆念无常迅速,时间是不会等待人的,必须把生死当作一回事才行。如果还是半进半退,似乎相信又好像有些怀疑,那么到了最后临终时,又能帮得上什么忙呢?又怎么能够脱离生死轮回。

 

若是信得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极乐净土,便从今日起,发起大勇猛心,发起大精进心,不论会佛法或不会佛法,见性还是不见性,只要坚定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同靠著一座须弥山相似的,扶摇震撼不动。专注心思,一其意念,或者参念、观念、忆念、十念,或者默念、专念、系念、礼拜而念,念兹在兹,常忆常念。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过,念佛不离心,日日时时,不要放舍。绵绵密密,如鸡孵蛋,常令暖气接连相续,这即是净念相继。更加上智慧的观照,则知道净土即是自心,这乃是上根利智之人进修的工夫。

 

如此把得定、做得主、靠得稳,纵使遇到苦乐逆顺的境界现前,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