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0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其要旨,惟在专责成清积弊,求实事,去浮文,期于厘百工 
 而熙庶绩。军机处为行政总汇,雍正年间,本由内阁分设,取 
 其近接内廷,每日入值承旨办事,较为密速,相承至今,尚无 
 流弊,自毋庸遍改,内阁军机处一切现制,着照旧行。其各部 
 尚书,均着充参预政务大臣,辅班值日。听候召对。外务部、 
 吏部均着照旧。巡警为民政之一端,着改为民政部。户部着改 
 为度支部,以财政处并入。礼部着以太常、光禄、鸿胪三寺并 
 入。学部仍旧。兵部着改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 

… Page 233…

清朝秘史                                                       ·1117· 

 应行设立之海军部,及军咨府,未设以前,均暂归陆军部办理。 
 刑部着改为法部,责任司法。大理寺着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 
 工部着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轮船、铁路、电线、邮政, 
 应设专司,着名为邮传部。理藩院着改为理藩部。除外务部堂 
 官员缺照旧外,各部堂官,均设尚书一员,侍郎二员,不分满 
 汉。都察院在指陈阙失,伸理冤滞,着改为都御史一员,副都 
 御史二员。六科给事中,着改为给事中,与御史各员缺均暂如 
 旧。其应行增设者,资政院为博采群言,审计院为核查经费, 
 均着以次设立。其余宗人府、内阁、翰林院、钦天监、銮仪卫、 
 内务府、太医院、各旗营侍卫处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仓场衙 
 门均毋庸更改。原拟各部院等衙门职掌事宜,及员司各缺,仍 
 着各该堂官自行核议,悉心妥筹,会同军机大臣奏明办理。此 
 次斟酌损益,原为立宪始基,实行预备。如有未尽合宜之处, 
 仍着体察情形,随时修改,循序渐进,以臻至善。总之,时局 
 艰危,事机迫切,非定上下共守之法,不足以起衰颓;非通君 
 民一体之情,不足以申疾苦。所有新简及原派大臣,责无旁贷, 
 惟当顾名思义,协力同心,尽去偏私,直任劳怨。务使志无不 
 通,政无不举。庶几他日颁行宪法,成效可期。倘仍视为具文, 
 因循不振,则是上负朝廷,下负国民,不能为尔等宽也,将此 
 通论知之!钦此。 

       那第二道上谕,是叫编纂官制大臣编订各直省官制,而于 
 州县官一项,尤为特别注意。上谕的文是: 

       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 
 此次厘定官制,据该王大臣等将部院各衙门详核定拟,业经分 
 别降旨施行。其各直省官制,着即陆续编订,仍妥核具奏。方 

… Page 234…

清朝秘史                                                       ·1118· 

 今重困,皆因庶政未修,州县本亲民之官,乃往往隔阂。诸事 
 废弛,闾阎利病,漠不关心。甚至官亲幕友,肆为侵欺。门丁 
 书差,取于鱼肉。吏治安得不坏?民氛何由而伸?言念及此, 
 深堪痛恨!兹当改定官制,州县各官,关系尤要。现在国民资 
 格尚有未及,地方自治,一时难以递行。究应如何酌核办理? 
 先行预备,或增设佐治员缺,并审定办事权限,严防流弊,务 
 通下情。着会商务省督抚,一并妥为筹议。必求斟酌尽善,候 
 旨遵行。朝廷设官分职,皆以为民。总期兴养立教,乐业安居。 
 庶几播民和而维邦本,用副怀保群黎,孜孜图治之至意!钦此。 

       内阁官制,忽地推翻,大小臣工,无不诧为怪事。那关心 
 最切的,就要算着几位编纂大臣。当下张百熙往见泽公爷,谈 
 及此事,异常愤懑。张百熙道 :“新官制的精神,全在内阁。 
 内阁不设立,旁的官,恁你改他一百改,也没中用。公爷想吧, 
 现在的军机,虽然名为政府,其实不过如将帅的营务处,督抚 
 的文案,只有奉行之责,毫无决断之资。所以不肖的人当了, 
 弄权殖货倒有余;贤人当了,扶危定倾倒不足。论他的成绩, 
 还不如前明六部长官,倒能得自行其志。现在偏偏的这么,考 
 察吧,编纂吧,改革吧,都不过干热闹儿的事,倒哄得人白快 
 活了一会子 。”载泽道:“这件事,好生奇怪!前儿召见,上 
 头没一字提及改动,还奖了我好多话。怎么临了儿就变了?谁 
 使的的鬼计,倒要细细调查他一调查 。” 
       原来自明诏编纂官制,京师政界,顿时大起恐惶。那班闲 
 曹冷署,自知必在淘汰之列,倒也不过如此。独那冲繁要缺, 
 几位肠肥脑满的干员,热中富贵,深恐一朝大权旁落,自己脚 
 根就要站不住,于是使出灵敏手腕,竭力的运动。不知怎么, 
 竟被他走着了高道士一条门路,由高道士转求四格格。四格格 

… Page 235…

清朝秘史                                                       ·1119· 

 是皇太后宠爱的人,十句话倒有五七句听信。于是就在深宫里, 
 造膝密陈,旁边又有李总管竭力帮忙。皇太后对于新政,原本 
 不很喜欢,只因迫于时势,又碍不过各大臣的奏请,做一个立 
 宪面子罢了。所以才有这参酌新旧的官制发表。载泽等又如何 
 会知道呢? 
       当下调查了几天,哪里有个影踪?!只好暂时丢开手,且 
 编纂外省官制。会议了几回,定出两个办法。因为外官不比京 
 曹,事事与督抚有密切关系,于是先把大纲,电商务督抚。大 
 致说是: 

       亲民之职,古今中外,皆所最重。我朝承明制,管官官多, 
 管民官少,州县以上,府道司院,层层钤制。而以州县一人, 
 萃地方百务于其身,又无分曹为佐,遂至假手幕宾,寄权胥役, 
 坏吏治酿祸乱,皆由于此。今拟仿汉唐县分数级之制,分地方 
 为三等,甲等叫府,乙等曰州,丙等曰县。现设知府,解所属 
 州县,专治附郭县事,仍称知府,从四品。其原设首县,即行 
 裁撒。直隶州知州,直隶厅抚民同知,均不管属县,与散州知 
 州统称知州,正五品。直隶厅抚民通判及知县,统称知县,从 
 五品。每府州县各设六品至九品官,分掌财赋、巡警、教育、 
 监狱、农工商及庶务,同集一署办公。别设地方审判厅置审判 
 官,受理诉讼;并画府州县各分数区,每区设谳局一所,置审 
 判官,受理细故诉讼。不服者,方准上控于地方审判厅。每府 
 州县各设议事会,由民选举议员,公议本府州县应办之事,并 
 设董事会,由人民选举会员,辅助地方官办理议事会所议决之 
 事。俟府州县议事会及董事会成立后,再推广设城乡镇各议事 
 会、董事会及城镇乡长等自治机关。以上均受地方之官监督, 
 仍留各巡遭,监督各府州县。宜体察情形,并按地方广陕,属 

… Page 236…

清朝秘史                                                       ·1120· 

 县多寡,酌量增减,并分置曹佐,由各省督抚酌量推行。至省 
 城院司各官,现拟有两层办法。仿国朝各边将军衙署,分设户、 
 礼、兵、刑、工各司,粮饷各处办法。合院司所掌于一省,名 
 之曰行省衙门,督抚总理本衙门政务,略如各部尚书。藩臬二 
 司,略如各部丞。其下参酌京部官制,合并藩臬以外司道局所, 
 分设各司酌设官,略如参议者领之。以下分设各曹,置五品至 
 九品官分掌之。每日督抚率同属官,定时入署,事关急速者, 
 即可决议施行;疑难者,亦可悉心商确,一稿同画,不必彼此 
 移送申详。各府州县公牍,直达于省,由省径行府州县。每省 
 各设高等审判厅,置审判官受理上控案件。行政司法,各有专 
 职。文牍筒一,机关灵通,于立宪国官制,最为相近。是为第 
 一层办法;其次则以督抚经管外务,军政,兼监督一切行政、 
 司法。以布政使专管民政,兼管农工商。以按察使专管司法上 
 之行政,监督高等审判厅。另设财政司,专管财政,兼管交通 
 事务。秩视运司,均酌设属官,佐理一切。此外学监粮关河司, 
 仍旧制。以上司道,均按主管事务,禀承督抚办理,并监督各 
 该局以专责成而清权限。此为第二层办法。 

       此电去后,不到一个月,各督抚复电陆续到来,主张第一 
 层办法的是滇督岑春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