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不办一事为持重,不听一言为老成,雍容揖攘,百事就此丛
脞了。本朝初制亲藩,不得与闻政事,雍正时光怡贤亲王辅政,
出自特典,又作别论。嘉庆亲政,成哲亲王领军机大臣,那是
为仁宗方在谅闇,仿古时冢宰听政之制。且当大奸初夷,籍以
… Page 228…
清朝秘史 ·1112·
镇定人心,所以甫及百日就出去的。自从文宗弃天下,穆宗方
在冲幼,恭亲王遂以议政王人领枢廷,政局为之一变。直到于
今,沿而未革 。”孙家鼐道:“不必说了,这不过都是用人行
政,微有出入,官制究未曾大改。现在这么,是把从前制度,
根本推翻了 。”奕劻道:“推翻也罢,不是推翻也罢,那都是
没要紧的事。我看这草案拟的还不很妥当,大家商量商量,怎
么改它一下子 !”瞿孙两人齐说王爷所见极是。奕劻道:“依
我主见,好好的礼部,何必改称典礼院?那行政裁判院、集贤
院,添设得更没有道理。就是财政部、交通部,名儿题得也不
雅致,你们视是如何?”瞿相道 :“这部名果然太不雅。”于
是公同筹议了一会于,改财政部为度支部,交通部为邮传部,
典礼院仍为礼部,删去行政裁判、集贤两院。次日会衔上奏,
其辞道:
窃臣等伏读七月十三日上谕,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
核,仿行宪政,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
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等因。钦此。又伏读十四日上谕,
咋已有旨宣示为急为立宪之预备,饬令先行厘定官制。事关重
要,必当酌古准今,折衷至当,纤悉无遗。着派载泽等公同编
纂,悉加厘定,深仰吾皇太后、皇上变宜民之至意,率士臣庶
感颂同声,实中国转弱为强之关键。兹事体大,臣等仰禀圣谟,
总司核定,断不敢草率从事,亦不敢敷衍塞责。月余以来,准
厘定官制大臣载泽等陆续送到草案,臣等悉心详核,反复商确,
间有末协,次第更定,京内务官,现已竣事。
窃维此次改定官制,既为预备立宪之基,自以所定官制与
宪政相近为要义。为立宪国官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并峙,
各有专属,相辅而行。其意、美法良,则谕旨所谓廓清积弊,
… Page 229…
清朝秘史 ·1113·
明定责成,两言尽之矣。盖今日积弊之难清,实由于责成之不
定,推究厥故,三端:一则权限之不分。以行政官而兼有立法
权则必有藉行政之名义,创为不平之法律,而末协舆情。以行
政官而兼有司法权,则必有徇平时之爱憎,变更一定之法律,
以意为出入。以司法官而有兼有立法权,则必有谋听断之便利,
制为严峻之法律,以肆行武健,而法律浸失其本意。举人民之
权利生命,遂妨害于无形。此权限不分责成之不能定者一也;
一则职任之不明。政以分职而理,谋以专任而成。今则一堂而
有六官,是数人共一职也,其半为冗员可知。一人而历官各部,
是一人更数职也,其必有专长可见。数人分一任,则筑室道谋,
弊在玩时。一人兼数差,则日不暇给,弊在废事。是故贤者累
于牵制,不肖者安于推诿。是职任不明责成之不能定者二也;
一则名实之不副。名为吏部,但司签掣以事,并有铨衡之权。
名为户部,但司出纳之事,并无统计之权。名为礼部,但司典
仪之事,并无礼教之权。名为兵部,但司录营兵籍武职升转之
事,并无统御之权。是名实不副,责成之不能定者三也。故臣
等厘定官制,谨遵谕旨,上稽本朝法度之精,旁参列邦规制之
善为主义。而尤以清积弊,定责成,渐图宪政成立为指归。
首分权以定限。立法、行政、司法三者,除立法当属议院,
今日尚难实行,拟暂设资政院以为预备外,行政之事,则专属
之。内阁、各部大臣,内阁有总理大臣,各部尚书亦为内阁政
务大臣,故分之为各部,合之皆为政府,而情无隔阂。入则参
阁议,出则各治部务,而事可贯通。如是则中央集权之势成,
政策统一之效著。司法之权,则专属之法部,以大理院任审判,
而法部监督之,均与行政官相对峙,而不为所节制。此三权分
立之梗概也。此外有资政院以持公论,有都察院以任纠弹,有
审计院以查滥费,亦皆独立,不为内阁所节制,而转能监督阁
… Page 230…
清朝秘史 ·1114·
臣,此分权定限之大要也。
次分职以专任。分职之法,凡用有各衙门,与行政无关系
者,自可切于事情。首外务部,次吏部,次民政部,次度支部,
次礼部,次学部,次陆军部,次法部,次农工商部,次邮传部,
次理藩部。专任之法,内阁各大臣同负责任。除外务部载在公
约,其余均不得兼充繁重差缺。各部尚书只设一人,侍郎只设
二人,皆归一律。至新设之丞参,事权不明,尚多窒碍,故特
设承政厅,使左右丞任一部总汇之事。设参议厅,使左右参议
任一部谋议之事。其郎中、员外郎、主事以下,视事务之繁筒,
定额缺之多寡。要使责有专归,官无滥设,此分职专任之大要
也。次正名以核实,巡警为民政之一端,氮正名为民政部。度
支部以财政处、税务处并入。兵部徒拥虚名,拟正名为陆军部,
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而海军部暂隶焉。既设陆军部,则练兵
处之军令司,宜正名为军谘府,以握全国军政之要枢。刑部为
司法之行政衙门,徒名曰刑,义有未尽,拟正名为法部。商部
本兼农工,拟正名为农工商部,理藩院拟正名为理藩部。太常、
光禄、鸿胪三寺,同为执礼之官,拟并入礼部。工部所掌,半
已分隶他部,拟改为邮传部,而以轮路邮电佐入。此正名核实
之大要也。若是则责成既已明定,积弊庶可廓清。宪政规模,
实肇于此。如以议院甫有萌芽,骤难成立,所以监行政者,尚
未完全。或改今日军机大臣为办理政务大臣,各部尚书均为参
预政务大臣,大学士仍留办内阁事务,虽名称略异,而规制则
同。行政机关,屹然已定。宪政官制,确有始基矣。抑臣等更
有请者,制法固求其尽善,徒法不能以自行,必能有办事之精
神,而后有改良之功效。要在大小臣工,顾名思义,视国如家,
无自私自利之心,有任劳任怨之实,各修职事,共济艰难。庶
仰副两宫孜孜图治之怀,下慰薄海喁喁向风之望。是则臣等与
… Page 231…
清朝秘史 ·1115·
有责成,尤不胜惶悚执幸者也。是否有当,伏候圣明裁择,乾
断施行。谨将官制清单二十四件,缮呈御览,恭候训示。谨奏。
欲知官制草案奏上之后,是否批准,且听下回分解。
… Page 232…
清朝秘史 ·1116·
第一百二十四回
张尚书反对新宫制 南昌令身戕天主堂
话说庆亲王奕劻等,把核定新拟京朝官制呈上之后,不到
几天,就奉到两道上谕。第一道是宜示官制,比较原案,已经
大有变动。那最要紧的内阁,竟然作为罢谕。次第先后,也都
大大移动。朝臣见了,无不诧为怪事。只见那道上谕的文是:
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
前经降旨宣示立宪之预备,饬令先行厘定官制,特派载泽等公
同编纂,悉心妥订;并派庆亲王奕劻等总司核定,候旨遵行。
兹据该王大臣等将编纂原案详核定拟,一并缮单具奏。披览之
余,权衡裁择,因特明白宣谕。仰惟列圣成宪昭垂,法良意美,
设官分职,莫不因时制宜。今昔情形既有不同,自应变通,尽
利其要旨,惟在专责成清积弊,求实事,去浮文,期于厘百工
而熙庶绩。军机处为行政总汇,雍正年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