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起恶念,不作有为,自不受报,则至静矣。如此虽能了于生死,仍复取着涅槃。若知涅槃亦如昨梦,则是静极。如是则圆觉妙心,脱然毕露,故曰便觉。如第三章云:证得诸幻灭影相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等是也。如是初至亦如是,是明修习。言静极非可遽至,修习必由渐来。故先言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谓先从一身静也。如第三章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乃至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以是而观,即知此身毕竟无体,是为一身静故。如一身既尔,一切身亦然。情世界既尔,器世界亦然。不及细陈,但超略言之。故云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如依镜生垢,去得一分垢,即能显得一分光故。善男至亦复如是,是显利益。若觉句,牒上觉□一界。然觉性灵明,有境必照。故于一界众生,凡有起一念处,皆能了知。如觉□一界既尔,觉□百千世界亦然。然此于六通之中。似属他心。若复能于百千世界众生,有念皆知,亦非声闻他心之所能及。他心既尔,通通皆然。佛知佛见,不外是矣。亦如垢尽镜明,凡有临于镜光者,无不照焉。如第三章云: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多身清净,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一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等文,乃极力发挥此旨。非彼下,是戒误取。准前可知。
  【记】前为通相方便,空假中三观,融通而说,总也。今为别相方便,空假中三观,分别而说,别也。上来威德章,必先悟净圆觉,而后以净觉心修三观,乃为佛世诸菩萨说。辩音章所言二十五轮修法,则因众生有通别圆根器不等,故有种种差别。今此专为我辈末世未悟众生而说。文中众生二字,专指末世四众言。凡具出世志发心修行者皆是。末世众生,先悟后修者甚少。有终身修而未悟者,故此特为未悟人说下手方法。本节是教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乃修奢摩他方法。菩萨且然,何况于末世众生。然静而曰至,初修行人,岂易作到。故此语不是教人即从此下手,不过先开示其理耳。先取至静为行,则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诸法,皆如幻化。必先有所不取,而后能取静也。凡夫修行,先须不起恶念。不起恶念则无惑,无惑则不造业,不受报,不著有为。如是修行,渐臻至静。然至静亦不过了得分段生死。须是静极不起诸念,即此便是圆觉,非别有圆觉也。至此则内无身心,外无世界,浑是一净圆觉心,故曰净极便觉。如是初静以下,乃言修习。然言虽易而行则难。其详细功夫,须依普眼章修习。大抵末世众生,不能取静,皆由此身不能放下。若了得此身是四大假合,身且不有。身外之物,更何依恋。此身是四大假合,推之一切众生亦然,则正报空矣。再推之世界,亦何曾离此四大,则依报亦空矣。正报空,我空也。依报空,法空也。二执俱空,当体即是妙圆觉心。故曰觉亦如是。末世未悟众生,修此奢摩他一观,若能成就,则有莫大利益。盖一世界有种种解释,凡夫所见甚小,但以南赡部洲为一世界。若稍大则以一小千为一世界。更大则以一大千为一世界。然此犹属二乘所见。至菩萨则更大矣。盖由心量扩大故,所见亦大。觉性既□满世界,则此世界中,一人起念,我觉性动。众人起念,我觉性亦动,□世界起念,我觉性亦无不动。何以故?众生皆我觉性中之众生故。如来六通,皆众生性所本具。只须禅定,必有神通。一通既得,六通俱发,见思惑断,则能知八万劫之事矣。虽无明未尽。然能破一品无明,即能通百世界。若破二品无明,即能通千世界。此是具大乘性,发大乘心,修大乘行者,所得之神通,非二乘所能及也。如是说者,名为佛说。不如是说,即是邪魔外道所说。故曰终不可取。
  ○己二 修假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讲】初至菩萨,是示方便。众生,指末世未悟言之。未悟众生,欲修三摩者,最初作么生下手呢?故教以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以为如来为菩萨者,无非修因证果而得。如是则为我之师,我之友矣。依种至三昧,是明依修。谓既忆想已,为欲师之友之。即便依彼所说种种法门,渐次修行。设遇心若驰散,即当精勤辛苦,修诸三昧,定慧均等,方成妙悟。广发二句,是希利益。恐现前不悟,更希将来,故教以发广大愿。如第五章云: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乃至便登解脱清净法殿是也。自熏成种者,谓发广大愿,自能渐次熏习,以成悟证种子,纳于八识田中。才出头来,一闻千悟者,固有之矣。非彼下,是戒辵取可知。
  【记】先当忆想过去诸佛菩萨,乃开示修假观之相。此所云众生,与前文同,指末世未悟者言也。前威德章言修三摩〇提。以净觉心,起诸幻化。是为已悟圆觉者言。今此先言忆想,不是教人便修也。诸佛菩萨,虽已过去。然有大乘经典,可以查考。既忆想既阅大乘经后,若尚不知,则可求教于过来人。良由如来法门甚多,故应依彼所说,就我性所近者修之。既修三昧,而因业障深重,现前不得真实受用。则须广发大愿,于八识田中,自熏成种。希望将来障尽愿满,得登解脱清净法殿。所以我辈用功,无论礼佛诵经持咒,皆须发愿回向。二六时中,常常发愿,自能成就。何以故?诸佛菩萨,皆以愿力而得成就故。愿大则行亦大,所谓愿如海,行如山也。大愿,即四弘愿等。假有三种。因成假,相续假,相待假。修此观者,不可胡乱下手。须依如来开示法门,尤当广发大愿。由此起大行,成大因。即令不成,再出头来,必得成就。试观诸佛菩萨,皆由历劫勤苦修行得来。安有生来弥勒,现成释迦耶!
  ○己三 修中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如是周□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讲】初至数门,是示方便。众生,仍指末世未悟者言。未悟众生,欲修禅那者,最初作么生可以下手。即是禅那功夫。故教以先取数门,谓数息观也。夫数息法门,原是藏教五种停心之一。为多散众生,不能修四念处观,而先示以调心之法。乃初机最易入手之法门也。今经圆顿大教,又是止观双修最极利根之士,何以如来先示藏教初机之法,而教圆顿利士从此入门,何异压良为贱乎?曰不然。须知圆人修法,无法不圆。彼藏教人,根钝执重,不悟圆理,称为多散众生。谓多散乱故,教以数息,收摄其心,所以为修观前之方便也。今此三观方便,盖以修奢摩它时,先取至静。偏于静,则堕声闻缘觉。修三摩〇提时,先取忆想。偏于想则近外道凡夫。今为末世未悟凡夫。教修禅那妙观。先示之以数息,摄想念于鼻端,超出凡外。化至静于计数,不落闻缘。第七章禅那成时,超出碍无碍境。此数门乃其渐耳。心中下,明修习。了知者,了了分明,知彼一出一入之间,有生念住念灭念之不紊故。念才起为生。念既起为住。念将尽为异。念既尽为灭。四相迁流,前后不乱,了了常知,分剂分明也。又云分剂头数者,生有生的分剂,乃至灭有灭的分剂。微细境界,历历了知。又要从一数至十数。数出不数入,数入不数出,不可出入双数,亦不得出入合数。不缓不急,从头数之,务使了了分明,一数不错。其所以摄散入寂,化寂不住之方便,再无有过于此者。以上约初心修习,静坐时数息言之。如是下,更约久修功纯,四仪不废也。分别念数者,谓分明辨别,于一出一入之间,有生念住念异念灭念之四相分剂。而又合此分剂为一息。如是息息分明,从一至十,无不了知。其所以摄散入寂,化寂不住之功,较前益□密矣。渐次下,显利益。然摄散入寂,不被事碍。化寂不住,不被理碍。如是渐次增进,绝待灵心,隐隐发现。由彼潜兴密运之力,不唯知息,知念,知数,竟至于无所不知,有法皆了。先且举一最难知为例,故云乃至百千等。佛意以百千世界,最远难知。一滴之雨,最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