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可往彼处安身。专修净业。断不致累尔拖犁带耙也。尔但一心念佛。了办己躬大事。这几块钱。从尔辛苦中来。仍旧还尔。带上山去。添补衣单。彼山上不比头陀。头陀尚有普佛斋□。彼处分文无有来源。尔有这几块钱藏在身边。其心则安。心安。则道隆。非虚语也。生死路头。各自寻门走。我坐我的关。你了你的事。你去罢。彼从此礼别后。负笈入山。一住八年。未曾下山。每日除二时功课外。诵金刚经三卷。弥陀经六卷。往生咒百八遍。佛号三万。至民国六年。七月三十日。乞师弟兄帮忙。将棺木移到房门前。彼乃搭衣持具。至大殿佛座前。展礼告假。复于诸兄弟前请假生西。诸兄弟戏言。生西方只恐无如是便宜。彼亦不语。将袈娑收下。但穿袍子。自入棺内右胁着席。吉祥而卧。至一句钟未见佛来接引。彼又出棺。饮食如常。复经月余。又
如前告假入棺。诸兄弟俱皆称善。从此则奄然而逝。兄弟见其久不起棺。视之。则竟已长往矣。于是齐声称佛。掩棺送行。生年七十四。僧腊十五夏。故知佛不负众生。众生所以不了生死者。乃自欺也。宁不哀欤。
赞颂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赞
  恭闻我佛如来。以大悲为体。观音大士。依般若智返闻。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竟至觉满。寂灭现前。盖是奢摩密照。不同默默昏昏。禅定增明。常自惺惺寂寂。三轮并运。三观圆修。故得十方圆明。二种殊胜。于是五蕴全空。诸根互具。住行向地。刹那顿超。身界根尘。觉心□满。上同诸佛。现三十二之应身。下合众生。施十四种之无畏。彼法华龙女。不闻普度之功能。华严善财。未获无作之妙德。此则证于究竟。故传古佛之名。善得圆通。始受观音之号也。本正法明而作佛。原为释迦之师。具千手眼而度生。又作弥陀之辅。愿深无量。与毗卢同称丈夫。德举一毛。虽普贤莫知边际。师承静住。标正法明之称。补处弥陀。授功德山之记。熏修金刚正定。清净宝觉圆融。一十四无畏。福备众生。三十二应身。度赅等觉。具大自在之功。妙容顿现。有不思议之德。极果能施。所以六十二亿之名号。一念齐收。二十四圣之法门。都归拣别。涅槃一路。三世佛学尚闻闻。示现普门。八万众发无等等。加以左辅虽居安养。摄生现处娑婆。居补陀洛伽之山。得大悲解脱之法。超五浊断惑证真。得名自在。度众生寻声救苦。寄号观音。良以娑婆世界。苦事太多。堪忍众生。耳根最利。维我大士观音。慈悲心切。于此恶世。恩德殊深。上自四圣。下及六凡。逐类随形。与乐拔苦。甚至蛤蜊蚌壳。现妙相之庄严。鸡卵团鱼。□金容之赫奕。苟非早成正觉。现劣应以行慈。度尽众生。始明相而成佛者。孰有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者乎。故知慈父恩深。纵碎身难报。老婆心切。实粉骨难酬也矣。
接引佛赞
  众生心内弥陀。十劫早经成就。入缠垂手度人。人迷不知返究。只消蓦直持名。持到无声无臭。但肯念念常寂光。现生即证无量寿。
罗汉像赞(乙丑九月初五日)
  一、应真说法。哮吼如狮。罗汉入缠。度生如象。阅赤牍经。拈青竹杖。忏悔焚香。令人景仰。
  二、心正现菩提。擘胸露面目。背负摩尼珠。出尘超凡俗。仰面托虚空。虚空无荣辱。明月挂性天。谁不蒙光触。
  三、负将来蒲团锡杖。放下着磗笠便锹。吩咐一班沙弥子。谆谆叮嘱学芭蕉。
  四、青龙在天。黑虎蹲地。掌擎多。降伏何易。神通妙用本天然。运水搬柴教谁替。
赞高鹤年居士行脚
  古之志士。痛念身世无常。未明己躬大事。为之割爱弃荣。涉水登山。寻师访道。参求善知识。于苦空寂寞之滨。决解死生。发明向上。每每于明眼人前。扬眉瞬目。棒喝之下。忽觉身心脱落。如寒灰发焰。闇室顿明。将无量劫来。生死情根。一时拔出。当下如断索师子。跳踯纵横。自在游行。无纤毫系缠。所以称为大力丈夫。此吾出家人。发足参方之行径也。悲夫去圣既遥。人心非古。此道寥寥。得三昧者。有几人乎。近代以来。虽行脚者。不无其人。觅其如高鹤年居士者。而不多得。居士夙植灵根。英年立志。痛念生死。绝欲舍家。国内名山。无处不历。有名知识。无一不参。具善财知见。举目而皆入法门。会华藏山河。到处而无非宝所。三十年如一日。近闻息影。东海牢山。其静无双。其乐无喻。此种三昧。海上诸居士。不肯让高君独得。要与天下人共之。
王氏三代节孝赞
  民国四年乙卯夏。余宏京师楞严大教。法众盈千。内有与楫居士王君。陈述曾祖母夫人。祖母安人。生母孺人。行状云。夫人皮氏。性纯笃谨。年二十八。曾祖仙游。哀甚致疾。守节精严。尝怀赤子于灵前。通宵达旦者恒事也。抚子成。聘媳马氏。子即兰谷公也。公又中夭。遗一妇二子。妇年轻。子犹稚。夫人携之抚之。历数十年如一日也。余闻之喜。为之赞曰。
  一点天真。良哉佛性。四德三从。夫人心印。子大妇婚。心华若镜。子寂妇孀。心湛如定。匡孀妇。携幼孙闺箴如合。盖载之间女之英。旌表临门谁弗信。
  祖妣马氏。乃祖兰谷公德配也。事姑尽孝。操节如姑。姑疾笃。马划股调糜以奉。孝忱之感。神鉴无私。病遂愈。是姑是媳。曰节曰孝。一门备焉。乃为之赞。
  灯灯续焰。叶叶相承。重持若雪。出自天真。明镜高悬。身临像现。常寂光中。谁背谁面。当来青史。不二门中。千古宏芳明似电。
  生母广氏。以外祖母病重。卢扁束手。祷天诰誓。刲股奉之。病遂瘥。孝思之感。灵应若斯。乃为赞曰。
  媳刲股以奉姑曰孝。女刲股以奉母亦孝。如镜写容。似火传照。以心印心。上行下□。如月中天。神光朗耀。咄者女英雄。闻者开毫窍。
西园戒幢寺广慧老和尚像赞
  佛生二千九百五十七年二月。观音降诞之辰。予应退居长老之请。开讲楞严指味疏。阅匝月之久。本寺重兴第一代广公。其法腊长予四岁。其神气胜予十倍也。每日作影响众。听讲一座不漏。始终无间。众未集。公先来。直至毕讲。莫不皆然。为法之殷。一至于是。不意于九月间。遽焉坐化。予闻讣。不禁撄然。呜呼。道行无迹。妙极无形。求而即是。ヾ契本真。未定之先。则万缘鼎沸。发慧之后。则一性洞明。不用其力。则无所不力。不用其神。则无所不神。渊懿内朗。和□外形。证不变不迁之域。泯有生有灭之心。非上智宿植。乘愿再来者。焉克而臻此哉。闲也不敏。蚤从此老游。欲假三德为宅心之地。缘以夙业过深。竟为机缘之所牵曳。今闻此老之讣。宁不惕然。以自怜怅焉。而遐思者乎。赞曰。
  西园戒幢。本古律门。遭洪杨劫。片瓦不存。赖有我公。乘缘再世。□紫竹林。兴戒幢寺。戒幢完全。最为殊特。百备万缘。超然卓立。涌殿飞楼。崇峨宏丽。妙相庄严。佛僧齐备。远绍南宗。大阐律风。一真泯合。万幻咸空。染净两冥。本□双融。戒乘俱急。其道在中。我讲楞严。留公住世。影响大乘。证第一谛。行住坐卧。动静弗拘。缘尽即灭。视世如虚。来也非留。去也非逝。白云在天。周流无涘。
吴兴王母像赞
  昔黄面老子。在祇园会上。领一队懵懂汉。逐日着衣持〇。入舍卫城。沿街过巷。乞得一冷饭归来。饱餐后。洗〇收衣。结跏趺坐。闲打葛藤。若斯以为家常工作。如此者十余年。而人天大众。罕有知其所为何事。假于一日。被空生觌破。遂发声唱言。希有世尊。此一段公案。至今垂三千年。无人提倡。吴兴王居士。佛区籀祃藏佛。或玉或金。或银或铁。皆千数百年之古像。倘遇空生再来。仍当赞不绝口。曰希有希有也。如不遇恁么人。宁不有负籀祃主人乎。爰述俚言。聊伸赞影。明王佛母。铁质金身。鱼篮大士。银晶观音。鸠摩罗什。七佛译经。孤调解脱。罗汉应真。三世诸如来。同共一法身。真俗中三谛。正缘了三因。本自无生无灭。由来亘古亘今。历千秋而不坏。经万劫以恒新。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底闻声始得亲。自心本来常具足。毋须向外去搜寻。咄。
海盐欣甫王老居士遗像赞(并序)
  经云。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例之而推。则知一切法皆无自性。一切种皆从缘起也。兹读行述。知公笃厚强毅。孝性天然。禀无师智慧。具菩萨肝肠。游宦三十余年。无时不以教养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