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宁波监狱布教辞
第一次
诸君须知现在北京政府有定章。浙省有公文。要我们佛教中人到各处监狱中布教。讲演佛法。要令诸君人人可以用功。庶不空过时光也。诸君谛听。此是一件极好的因缘。教你们离苦得乐。入圣超凡的大事。切不可作泛常论。今日初次讲演。先将一个狱字。令诸君知道。何独在此处便谓狱。即我们僧家亦是狱中人。而终日昏昏不知自在狱中耳。若以大悟明眼人看来。上天堂有天狱。下入地府有地狱。中间为人有家狱。最初投生时。先入母之胎狱。七日一回拷打。打至三十八遍。共有二百六十六天。方许出狱。殊不知出胎狱而依然在于家狱之中。举足动步不得自由。息食起居不得自由。凡不得自由者。岂非狱中乎。及至长大成人。又要入名利狱中去求名不得名。欲利不得利名为求不得苦。岂非又在狱中耶。莫道求之不得。即使求得一点虚名少利。又何尝得自由哉。上有父母。下有儿女。中有室家。各各贪心似海。被这名利锁困得牢牢紧固岂非又是狱中耶。此在有名有利边论。尚不异于狱中。况名利俱无的人。终日七事关心。忙忙碌碌。波波汲汲其苦何可胜言。若以佛法论之。尽三界无非是狱也。狱字之义大矣哉。一时之间不能畅谈。先把要紧的事告于诸君。使彼我可以同得自由之乐。不审能信我乎。经云。信为入道之门。亦是功德之母。若诸君能信我言。依而行之。不但能出人间之家狱。并可免地府之地狱。又可出天堂之天狱。得永远无穷之快乐。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或问曰。彼土何故名为极乐。答曰。其土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问曰。其土在西方去此甚远。何以能到。答曰。到则不难。只要肯念阿弥陀佛。若得一心不乱。西方只在目前。不劳举足。便可到也。但患信之不及耳。经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又云。若有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佛与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中。莲华化生。初生可免胎狱之苦。华开见佛。即便安住七宝楼阁之中。优游自在。快乐无涯。思衣衣来。思食食至。般般如意。种种现成。其受用自由之乐趣。即天堂之乐。无可譬喻。自非言说可能形容也。诸君勉而行之。必不相赚。
第二次
监狱讲经。是为最大利益之事。以人未到极苦之处。那肯求出苦之方。殊不知同在三界之内。无一不在苦处之中。佛言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其间上天下地。虽苦有轻重不同。毕竟到底终归极苦。无一能免者。六道升沉。四生出没。人间八苦。天上五衰。诸君能知之乎。若不归向三宝。求佛哀悯。则出苦无由。前日检察厅长。在我寺中。余曾与厅长。当面言之。倘狱中诸犯。肯迁善回心。信仰佛法。日夜念佛。实行修持。或过一年。或经半载。调查确实。自当重者减。轻者释放。此在法律上。本有条例。厅长唯唯赞成。诸君从今日起。各发厌苦求救之心。大家认真念佛。或念观音菩萨。经云。若人称念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菩萨观其音声。此人即得解脱。有七难二求。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欢迎日本国佛教团演说词
唯心法界。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一毫端。日本与中华。由来不别。时际唯心。十世古今。始终未离于当念。正法与像末。本自无殊。幸不分别。言西竺是佛法之源。东瀛是佛法之流也。须知佛法。是不变常随缘。随缘常不变。经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故知佛法之盛衰。由于众生机感所致。譬如皎月孤圆。影临万水。清则明。浊则昏。明之与昏。在水之清浊间耳。皎月无预焉。佛法。亦复如是。盛之与衰。在众生机感之与否。佛法无预焉。故我先太祖智者大师。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此可证众生虽昏迷倒惑。佛法则古今常然也。我中华介乎东瀛西竺之两间。既达唯心。无分彼此。畴昔法水东流。经我中土。若海潮之消。始自印度。次及中华。后至日本。现今法流西溯。亦经我中土。始自日本。次及中华。后至印度。足见循环往复不特世相为然。众生机感因缘。亦若斯也。所以世尊初转法轮。演大华严。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次说阿含方等般若。如日转照。渐及大地。后说法华涅槃如日还照。亦照高山。一佛若斯。佛佛皆然。佛法尚尔。不独世法云然也。经云。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故知佛法。虽不变。常自随缘。虽随缘。常自不变。不变者。真谛也。随缘者。俗谛也。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第一义谛也。兹者日本佛教观光团诸大德。杯渡来中。洞悉唯心妙旨。谅无彼此之分。日本之机兴教盛。为中土之前茅。故我中土。近年来机亦渐兴。教亦渐盛。中土既尔。印度亦然。此循环消长之理。亦天然之势也。是乎否乎。请益
高明尚希
贵团诸硕德。巨论宏词。开我智窍。无任欢迎感祷之至
观宗义校成立开学时演说辞
人生浮世。幻影迁流。真常不变之体。不得不随缘而应世也。今年本寺创办义务学校。是为地方公益起见。亦是尽国民份子之责。体我佛利他之本旨也。然则学校。是一教育机关。欲讲教育首先应从根本上讲起。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所以从前君制时代。先由五伦着手。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今者是共和国体。训政时代。虽不设君臣。并非无国。宜将君臣一伦。改为国民。为民当爱国。为子当孝亲。为夫妇当和睦。为昆弟当恭谨。为朋友当孚信。且此五伦大体。无论处己莅众。在在皆为安乐之乡。且国是以家为本。要讲爱国教育。宜先授以家庭教育。故先儒有言。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家齐然后国治。此千古不易之定论也。言家庭教育。以孝顺父母为第一讲。我佛大藏经中。有一部梵网戒经。教人持戒。必先用孝顺心。故曰孝名为戒。又有一部观无量寿佛经。教人观佛求生净土。必先发心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净业之正因。具见佛法不离世法。故知世出世间之教育。皆以孝顺父母为根本也。人能孝顺父母。就是天地间第一等的好人。人能修孝顺之行。就是天地间第一等的好事。人若不能尽心竭力孝顺。纵使你做百般的好事情。总比不上孝顺父母这一件事。天地间无论贵贱贤愚。那一个不从父母生成的呢。要知父母之恩。是极大极大的。所谓劬劳之德。养育之恩。虽天地不足以喻其高厚者矣。所以这一种父母极大的恩德。在初等学校里。单授以课学。不讲父母恩德的教育。他纵然课学得十二分的本领。将父母丢在一边。看为路人。亦是做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到得后来。那里有好结果呢。所以我本寺这个义务学校。请你们教员。必要把这一种孝顺父母的教育。须多讲讲。你若同他讲父母的恩德。他们便知道有父母的恩德。你若与他讲孝顺是世间上一件极好的大事。他们便知道孝顺是一件极好的大事。你若不讲这一种教育。他们那里知道呢。现在世间上。纵目所观。举手所指。不孝不顺的人很多。能孝能顺的人很少。这是什么缘故呢?皆因家庭中不讲教育之故也。为父母者不讲教育。为儿女者那里知道呢。所以为儿女者。全不知父母生育长养之恩。我且问你们诸子。你们年纪虽轻。若肚子饥起来。要饭吃总晓得的。天时冷起来。要衣穿总晓得的。你的身体。从那里来的呢。我晓得你一定是说父母生来。我还要问你一句话。你的身体。怎么大起来的呢。我晓得你一定是说母亲把你抚养起来的。你们既然晓得身体是父母生来的。应当便知道父母的恩了。你既然晓得身体是母亲抚养起来的。应当将父母的大恩大德。时时刻刻记在心中。现在对于父母。要生孝顺之心。举足动步。当行孝顺之事。将来长大成人。当先图报劬劳之德。养育之恩。所以古人将父母之恩。比同天高地厚。真实语也。故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你们要知道当时在母胎中。十月怀娠。母亲受了多少艰难劳苦。及至出了母胎之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