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佛悲臻后劫、嘉惠将来。故于法会告圆之际。特特征起以言之也。不取于相者、不取我、法、非法、(等之四相)也。并不取言说、心缘、名字、之相也。若为自度持诵者、必先盥漱焚香、趺坐息心。然后秉至诚心、如对于佛。展卷后、一气到尾、不杂乱想。随文入观。设有要事、亦必诵毕已、始应事也。为利他演说者、不论半卷全经、一章四句。仍须如自度之楷模。发悲悯心、悯他未悟。不取彼僧俗男女之相。随自所解、尽力演说。教他发菩提心、不生四相。领解如来三谛说法、深信不疑、令生欢喜。是之谓不取于相也。如如不动者、如于真如、不动本体也。教弘经人、悟如理。起如智。说如法。自利如。利人如。同证不动之如体。同得不动之如用也。为人说、文字般若也。不取相、观照般若也。如如者、实相般若也。最后以三般若、结示弘经之芳规耳。凡演说者、须不取于相。安住如如。然后始得竖拂拈椎、诲人不倦。俾闻法者、从文字而起观照。由观照而证实相。是真佛子、是真担荷如来家业。是故(征释)云。定须不取相者、何也。以世间有为诸法、如阴入处界之四科。地水火风之七大。乃迷执而有。无一不像梦、幻、泡、影、露、电、而已。原非实有、焉可取之哉。故嘱应作如是观也。如是二字、即指梦等六法。能作梦等观想、自然不生取着也。问。此等诸法、既皆如梦。竟指何法为如如耶。答。不是教伊拨去诸法之外、另有一个如如。但于一切法上、不生取着。则诸法本自如如。古德云。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楞严云。阴入处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均此意也。
○二正结流通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观后结文。足见祇园会上。内护有四众。外护有八部。上至天上。下及人间。凡闻法者、无不欢喜。故皆信受奉行也。
八识规矩颂讲义
四明观宗讲寺谛闲述
留云佛学研究社。开办初见。原欲先讲大乘起信论。为初机得以根本入门之学。业已登诸报端。乃因民报社讲员李君正刚。演讲一过。闻者咸谓领解之难。予曰。固难也。佛法之学。岂易易哉。且斯论。乃性相之总持。马鸣菩萨。宗百洛叉大乘经典。造此略论。申畅一心二门。即生灭而显真如。收般若真空不空之妙旨。即真如而辨生灭。阐毗昙幻有非有之玄诠。文约义丰。诚难措手。非虚语也。故于日前。邀集同人。开讨论会。确商妥善办法。于未讲论前。略讲八识规矩颂。俾学者先知八识名义。界畔迢然。心数善恶。本末分明。夫然后而知心与境异。能与所殊。由生灭而入不生灭。溯流寻源。达妄明真。未始非拾级登高之一助耳。职此之由。先讲是颂。颂曰。
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峂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惟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跃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性惟无覆五峂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翁 不动地前才舍藏
全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此颂系玄奘法师所作。共四章。合四十八句。每章一十二句。前八句。俱颂有漏位中之凡情。后四句。俱颂无漏位中之圣智。第一章颂前五识。谓眼耳鼻舌身也。第二章颂第六意识。第三章颂第七末那识。第四章颂第八阿黎耶识。言极简要。法最切近。学者务先熟读熟背。勿惮其劳。大藏锁钥。法海指南。均在是矣。有志佛学者。宜勉力焉。
○讲此识颂大科分二 初讲题二 一法题
八识规矩颂
八识之名。已见前篇。以心王心数各具四分。皆有了别之功能。名之曰识。规矩。方圆之表式。规所以成圆之小大。矩所以成方之修短。分寸不差。巧匠虽灵。舍此不可。吾人一身体中。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数。对境攀缘。纷然杂乱。殊不知细微中井井有条。今以四十八句之七言颂。令此八识王数。皎如月星。故喻之以规矩也。颂者。仿□若诗。四言五言六言俱无不可。四句成颂。不定平仄。不限□音。不假作意。如理如说。故释氏之偈颂。与儒家之诗词。不可同年语也。
○二人题
唐三藏法师玄奘作
唐。时代。李氏之有天下也。三藏。谓修多罗经藏。毗那耶律藏。阿毗昙论藏。法师德号之通称。谓以法自师。亦以法师人也。玄奘。师之法讳也。博通三藏。自利利人。故称三藏法师。师自贞观三年。往西土取经。至二十二年。东旋。取来之梵筴。如摩诃般若等经。瑜伽唯识等论。凡六百五十七部。上ぇ于弘福寺译出。先师在西域中印度。遇大乘居士。受瑜伽师地。入王舍城。止那兰陀寺。从戒贤论主。受唯识宗旨。后以授慈恩窥基。基师因唯识论十卷。文广义幽。虑学者着手之难。请师集出要义。故有此颂。原名集施颂。谓集诸法义。惠施众生也。将八个识。分为四科。每科作颂十二句。又以五十一个心数。列于本识之下。应缘取境。多寡不同。井井有条。故称规矩。言论文虽广。师以四十八句包括无余。可谓至简至要。尽善尽美者矣。此颂不明。不唯习教者绝无纪纲。难修理观。即参禅者。若不明此颂。则自心妄念起灭。不知谁所使然。犹之乎视诊者。既不悉受病之源。将何以施立效之药乎。吾所谓大藏锁钥。法海指南者。义在是矣。讲题竟
○二讲颂四 一讲前五识颂二 一颂凡情二 一所缘
性境现量通三性。
所缘本唯是境。此句连带量与性者。境唯所缘。量性是能缘。谓由能知所。由所显能。能所相因而起。从不相离故。又分为三
先明性境。性者。实义。此境如实不变。真实有故。谓性境是相分色法。从相分种子所生。故名为实。此复有二。一无本质。无本质者。即第八心王所缘根身器界。但是自变自缘。不假外质。然约器界。及他人之浮尘根。既是共相识种所变。亦得说有外质也。根本智亲证真如。虽不变为相分。亦名性境。二有本质。有本质者。即今五识所缘现在五尘。及明了意识初念。并定中独头意识所缘定果色等。皆托第八识之相分以为本质。随即变为自识相分而为所缘。犹如镜中所现?像。虽约真谛言之则皆如幻如梦了无真实。而约俗谛言之则五尘即是五识相分从种子生。还熏成种。不同空花镜像兔角龟毛。亦复不同过去未来之不可得。故名性境也。
次名现量。现谓显现。量谓度量。五根对境。分明显现。依之发识。缘虑度量。虽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然有自性分别。得彼性境。不错不谬。任运了别。不带名言也。
后明三性。三性者。善性。恶性。无记性也。五识能助第六识作善恶业。若与信等十一善心数相应。则善性摄。若与无惭等二十六恶心数相应。则恶性摄。俱不相应。则属无记性摄。故云通三性也。
○二能缘二 一正因二 一心王
眼耳身三二地居。
眼耳鼻舌身。五根之名也。体是色法。有浮尘胜义二种不同。为识所托之处。乃识之增上缘。即四分中之相分也。尘为□相分。根为亲相分。今欲明五识王数作用。必先明所依之处耳。五根通于二界。(欲界色界)五地(一五趣杂居地及四禅四地)惟无色四天。乃无五根。今明五识。则鼻舌二识。唯欲界得行。初禅以上。无段食杂气。故不现行也。眼耳身三识。惟欲界五趣杂居地。及初禅离生喜乐地。此二地中得行。若二禅内净喜乐则无外色外声外触可缘。故并眼耳身之三识。亦不起现行也。三禅已上。不待言矣。
○二心所
□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