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乃至子丑等,可以类推。
  一、本集于每一科文,均各占一行。有一母科而生若干子科;或子科又变母科而又生若干子科者,在标科时,祗将其初科列出。其中复科概不重列,待至其应解文相时,再为标出。
  一、本集初版排印栎式:(一)凡书之阳面单数号码(一三五七九)边文通印该书名字(如普门品讲义等。)(二)凡书之阴面双数号码(二四六八十)边文通印谛闲大师遗集,第几编,经释或观释等。(三)凡号码之在( )中者,则为本书号码(如普门品讲义共有七十八页,此号码至此为止。)(四)凡号码之在( )下者,则为本编之总号数。总号数自本编第一本第一页起,至若干本后止,号数一贯下来。
  一、本集付印时,经多人校勘,反覆数次。然出书后,发现错误者仍不能免。至望时贤,惠予指示。以备再版时之改正,实为至幸!


  谛闲大师遗集总目次
  四明观宗寺谛闲大师着
  嗣法门人湛山倓虚编订
  优婆塞弟子(叶恭绰蒋维乔)参校


  卷首
  谛闲大师遗像
  像赞
  挽词
  谛闲大师传□
  谛闲大师遗集序一
  谛闲大师遗集序二
  谛闲大师遗集序三
  凡例
  第一编 经释
  第一册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第二册
  圆觉经讲义附亲闻记(上)
  第三册
  圆觉经讲义附亲闻记(下)
  第四册
  观经疏钞演义
  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味疏

  第二编 观释
  第五册
  大乘止观述记(上)
  第六册
  大乘止观述记(下)
  第三编 论释
  第七册
  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
  教观纲宗讲录
  始终心要解□钞
  省庵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录要
  第四编 忏释
  第八册
  梁皇忏随闻录(上)
  第九册
  梁皇忏随闻录(下)
  第十册
  水忏申义疏
  后记
  第五编 遗著、语录
  遗著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疏
  八识规矩颂讲义
  附:百法明门论一切法无我句讲义
  妙法莲华经玄义辑略
  大佛顶首楞严经玄义辑略
  六波罗蜜法门
  语录
  附注说明:为让读者了解本遗集之目录原貌,此目录仍保留原有之册数编排方式;但实际内容编排上,已完全取消原有方式,仅以全套五大册来编排。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民国十八年在大连施公寓宅作︱︱

  印光法师序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早成正觉,号正法明。但以誓愿宏深,慈悲广大,不离寂光,垂形九界,随类现身,寻声救苦。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愿使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咸得离幻妄之现苦,受真常之法乐,而又于娑婆世界,更为悯恻也。由是释迦世尊,于法华会上,欲令娑婆众生,恒蒙覆庇,特因无尽意菩萨之问,以表彰观音之慈悲誓愿,功德威神,俾九法界一切众生,同得恃怙。及法流此土,至晋,而罗什法师,特译法华,方知观音本地□门均难思议。而楞严观音自陈圆通,华严观音教示善财,咸与法华意旨ヾ合。是知大士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故得随感即应;了无差殊也。当晋末时,北凉沮渠蒙逊有疾,昙无谶令其诵普门品,得以即愈。由是此品得以别行。陈隋智者大师,释法华经,独于此品特为详悉发挥。足见佛菩萨祖师之心,唯期一切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也。谛闲法师,力宏台宗,兼修净土。今夏宏戒哈尔滨,归过大连,潘对凫施省之等居士,请其讲演此经。又恐南北语言不通,因先出讲义。即印五百本,□给听者,遂得目击而喻。但以为时仓卒,不无错讹,对凫居士,欲令广传于世,因寄一本,兼令作序。窃念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光,粥饭庸僧,何由发挥其致。姑就观音之本□,及此经流通注释之来历处,撮?叙之,以塞其责。普愿同人,常念观音圣号,若至念极情亡,心境两寂,则恒沙功德,无量妙义,自可圆现于一念中,固不须为繁述也。
  民国十八年己巳中秋日释印光撰


  印光法师序

  释题 26
  ○甲一 释经题 30
  ○乙一 释名 30
  ○丙一 简定立名通途 30
  ○丙二 正讲当题名义 31
  ○丁一 全题合讲 31
  ○丁二 法喻分讲 34
  ○戊一 法 34
  ○戊二 喻 35
  ○乙二 显体 36
  ○乙三 明宗 36
  ○乙四 论用 37
  ○乙五 教相 37
  ○甲二 释品题 37
  ○乙一 释观世音 37
  ○乙二 释菩萨 40
  ○乙三 释普门 40
  ○乙四 释品 41
  ○甲三 明译史 41
  释经 42
  ○甲一 长文 42
  ○乙一 初番问答 42
  ○丙一 问 42
  ○丙二 答 43
  ○丁一 总答 43
  ○丁二 别答 44
  ○戊一 约口业机明应 44
  ○己一 七难 44
  ○庚一 火难 44
  ○庚二 水难 44
  ○庚三 风难 45
  ○庚四 刑难 46
  ○庚五 鬼难 46
  ○庚六 囚难 47
  ○庚七 贼难 48
  ○己二 结叹 49
  ○戊二 约意业机明应 49
  ○己一 明三毒 49
  ○己二 结叹 49
  ○戊三 约身业机明应 50
  ○己一 明二求 50
  ○己二 结叹 51
  ○丁三 劝持名答 51
  ○乙二 次番问答 52
  ○丙一 问 52
  ○丙二 答 53
  ○丁一 别答 53
  ○戊一 佛身 53
  ○戊二 辟支佛身 54
  ○戊三 声闻身 54
  ○戊四 梵王身 55
  ○戊五 帝释身 55
  ○戊六 自在天身 55
  ○戊七 大自在天身 56
  ○戊八 天大将军身 56
  ○戊九 毗沙门身 56
  ○戊十 小王身 57
  ○戊十一 长者身 57
  ○戊十二 居士身 57
  ○戊十三 宰官身 58
  ○戊十四 婆罗门身 58
  ○戊十五 四众身 58
  ○戊十六 妇女身 59
  ○戊十七 童男女身 60
  ○戊十八 八部身 60
  ○戊十九 金刚神身 61
  ○丁二 总答 61
  ○丁三 劝供养 61
  ○戊一 劝供 62
  ○戊二 奉供 62
  ○戊三 不受 63
  ○戊四 重奉 63
  ○戊五 受转 63
  ○戊六 叹结 64
  ○甲二 偈颂 64
  ○乙一 经家标颂 64
  ○乙二 当机颂问 65
  ○乙三 初颂前答 65
  ○丙一 加颂总叹行愿 65
  ○丙二 别颂免苦难 66
  ○丁一 免火难 66
  ○丁二 免水难 66
  ○丁三 加颂免堕难 67
  ○丁四 超颂免贼难 67
  ○丁五 追颂免刑难 67
  ○丁六 追颂免囚难 68
  ○丁七 加颂免毒难 68
  ○丁八 追颂免鬼难 69
  ○丁九 加颂免兽难 69
  ○丁十 加颂免蛇蝎难 70
  ○丁十一 加颂免雹难 70
  ○丙三 总颂救苦难 70
  ○乙四 次颂后答 71
  ○丙一 总颂示现 71
  ○丙二 别显救苦 72
  ○丙三 颂意业二利 72
  ○丙四 颂化凶为吉 73
  ○丙五 颂三轮不思议力 73
  ○丙六 加颂显机显应 73
  ○乙五 双颂两劝 74
  ○丙一 初颂劝持名 74
  ○丙二 颂后番劝供养 75
  ○甲三 闻品功德 75
  ○乙一 持地叹证 75
  ○乙二 经家述益 76


  释题
  ○甲一 释经题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前五字是经题,后八字是品题。先当?讲经题,然后详谈品题。讲经题,依本宗祖规,有五重玄义。言五重者:谓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判教相也。今既不讲全经,但讲一品,于经题不可不讲,并不必详讲,是以仅祗?讲也。
  ○ 乙一 释名
  ○ 丙一 简定立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