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愿人道,一切人王,臣民将帅,各及眷属。
第七代愿人类,尽十方世界国土,所有一切人王帝主,将、帅、人臣、庶民、及各眷属。
又愿十方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各及眷属。
第八代愿法众类,尽十方世界,所有四众、五众、七众、佛门弟子,具三坛大戒。男为比丘,女为比丘尼。式叉摩那,此云学法女,为未来比丘尼。因初入道门,先随众学戒二年,较优婆夷之五戒,又多一非时食戒。虽只六戒,而位在沙弥尼上者,以其发心大故。沙弥,此云息慈,息恶行慈也。已出家未受具,但持十戒。沙弥尼,即女沙弥也。如是法众弟子,并各眷属。
又愿阎罗王,泰山府君,五道大神,十八狱主,一切神,一切神将,各及眷属。
第九代愿冥主类,尽十方世界,所有一切阎王;梵语阎魔罗王。此云双王。以兄与妹,同时发心,兄理男事,妹持女事,同为大王。泰山府君,即七殿阎王。乃至阎王所委之大神狱主,王将等,各及眷属。
又愿地狱道,一切众生;饿鬼道,一切众生;畜生道,一切众生;各及眷属。
第十代愿三途类,尽十方世界,所有三恶道,一切众生,亦各有王、有神、有a寮,并诸眷属。
又愿十方,尽虚空界,穷未来际,若大若小,一切众生,各及眷属。
第十一代愿横□类。上为别愿,此为总收也。虚空无尽,故十方世界亦无尽,众生亦无尽,此横赅一切众生。从现在以至于未来,未来未来,永永无尽,穷未来际,无尽众生,此为□收一切众生。如是横□中,七趣众生,皆有大有小,有主有属。
又愿若后流众生,异愿界者,皆悉令入大愿海中,各各具足功德智慧。
第十二代愿后流类。上来十一愿,总别横□,己无生不收。恐有漏失,故另一愿,以示收摄无遗。后流、即七趣之后辈。诸心愿、虽各异途,以大愿收之,莫不同归一致。如万派朝宗流,莫不归海。以千差万别之异愿,无不朝宗于大愿海中。令上述十二类一切众生,各各具足功德之福德,智慧之智德,于大愿海中,完备二严。
如是三界内外,无穷无尽,一切众生,名色所摄,有佛性者。某等今日,仰承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大慈悲力;诸大菩萨,一切贤圣,本誓愿力;无量无尽智慧力;无量无尽功德力;自在神通力;覆护众生力;安慰众生力;尽诸天诸仙漏力;摄化一切善神力;救拔地狱众生力;济度一切饿鬼力;免脱一切畜生力;令诸众生,得如所愿。
此仰佛菩萨诸力以求愿。上来代为十二愿,众生虽至繁多,总不出三界六道。而此三界内外,无尽众生,又总不出名色二字。如云:一切诸法中,唯有名与色。离此名色者,更无有一法,故知名色收摄一切。名、假名、即心也,即受、想、行、识、之四蕴也。色、即色蕴也。六道众生,无不秉此五阴身。既各具五阴,莫不有心。凡有心者,皆当作佛,因皆本具佛性种子故也。今为他发愿,令他将来成佛。我发此大愿,一切众生,莫不流入我之愿海。何以能尔?皆仗诸佛大慈悲力,故能与乐拔苦。仗诸菩萨本誓愿力,能度尽众生。乃至佛菩萨,无量智慧、功德神通、覆护安慰、尽诸有漏、摄化救拔、济度免脱等,种种力加被故,得令诸众生各如所愿也。
某等今日,又承慈悲道场力;归依三宝力;断疑生信力;忏悔发心力;解怨释结力;自庆欢喜力;踊跃至心力;发愿回向善根力;令诸众生,得如所愿。
此仰慈悲忏法以求愿。今仗本忏慈悲道场,种种功德力,此总也。下别出。如最初归依三宝力;第二断疑生信力;第三忏悔业障力;乃至第九解怨释结力;第十自庆欢喜力;各有大力用。又踊跃至心力;发愿回向善根力等,种种力加被,令诸众生,得如所愿。
某等今日,又承七佛大慈心力;十方诸佛大悲心力;三十五佛灭烦恼力;五十三佛降伏魔力;百七十佛度众生力;千佛摄受众生力;十二菩萨覆护众生力;无边身、观世音、流通忏力。
此仰忏内圣号功德力以求愿。最初开忏,即出分别功德经中,维胬佛等,过去七佛世尊,各具无缘大慈与乐之力。继以善德佛等,十佛如来,各有同体大悲拔苦之力。又出决定毗尼经中,金刚不坏佛等,三十五佛,各有灭烦恼焰息三毒火之力。又出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普光佛等,五十三佛,各有降魔王,伏怨敌之力。又出称扬诸佛功德经中,宝海佛等,百七十佛,各具广化有情,济度众生之力。又出三劫三千佛名经中,贤劫拘楼孙佛等,千佛世尊,各有慈摄?盲,令出苦轮之力。又有十二菩萨,覆护拯接众生力。又每礼竟,各有观世音,无边身,二菩萨;观世音、寻声救苦,无刹不现。无边身、分身散形,现化无边。此二大士,皆有流通此忏,无尽无际之力。愿如上诸佛菩萨力,令诸众生,各如所愿也。
愿令十方三界六道,穷未来际,一切众生。若大若小,若升若降,名色所摄,有佛性者。从今忏悔之后,在所生处,各得诸佛,诸大菩萨,广大智慧,不可思议,无量自在神力身。六度身正向菩提。四摄身不舍一切。大悲身拔一切苦。大慈身与一切乐。功德身饶益一切。智慧身说法无穷。金刚身物不能坏。净法身远离生死。方便身现自在力。菩提身随一切时成三菩提。愿四生六道,一切众生,皆悉具足如是等身,具足成就诸佛无上大智慧身。
此正发大愿之愿词,初愿得佛菩萨身业。上来诸佛种种力,为佛力。道场忏法力,为法力。诸菩萨种种力,为僧力。仗此佛法僧三宝,会三力于一时。令横周十方,□穷三际之四生六道,一切众生。即上代愿十二流类,七趣众生,无不收尽无遗。若大身,若小身,各有主有伴。若上升,若下降,各有王有属。皆为五阴名色之所摄,悉有佛性种子之本具者。从今忏悔之后,无论在在处处,受生之所,各得不可思议,广大智慧,无量自在之神力身。未忏以前,八部是八部身,六道是六道身。既忏已竟,从此舍身受身,在所生处,各愿各得诸佛菩萨,不思议三业之力。先愿得身业,各得诸佛之智慧神力身。各能神通骇动,智辩无碍,神智不测之妙用。又得六度菩萨身,趣向佛果菩提。得四摄大士身,摄化一切众生。得大悲拔苦身,救度无量厄难。得大慈与乐身,等施无尽安乐。得功德丛林身,饶益诸有情。得智慧库藏身,说法无穷尽。得金刚坚强身,不被魔外之所坏。得清净妙法身,远离生死之迁流。得随类应现方便身,现无碍自在之力用。得无上菩提实智身,随时令成三菩提。愿诸众生,各得如上所述,佛菩萨之智慧身也。
又愿十方,一切众生。从今日去,在所生处,各得诸佛菩萨不可思议功德之口。柔□口,安乐一切。甘露口,清凉一切。不虚口,说真实法。如实转口,乃至梦中,无有虚言。尊重口,释梵四王恭敬尊重。甚深口,显示法性。坚固口,说不退法。正直口,具足辩才。庄严口,随时随业普皆示现。一切智口,随其所应,度脱一切。愿四生六道,一切众生,皆悉具足,诸佛菩萨,清净口业。
次愿得口业。复愿十二类,七趣众生,从此在所生处,以凡夫口,各得佛菩萨之不可思议功德智慧口。得柔和妙□口,安慰与乐众生。得清净甘露口,化热恼而得清凉。得真实不虚口,所说无非真实法。得如实转口,无有妄言虚语。得尊贵至重口,为释梵诸天所恭敬。得甚深幽远口,显示真如法性之理体。得坚牢强固口,转不退转法轮。得平正质直口,具足四无碍辩。得微妙庄严口,随时业而示现,清平世界,说善顺安乐法;浊恶世中,说苦痛恳切语。对利根说圆顿,对钝根说渐次,即应时随机而说法也。得一切智口,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则无生不度,普化一切矣。今愿一切众生,各得如上所明,佛菩萨之清净口业也。
又愿十方,一切众生。从今日去,在所生处,各得诸佛菩萨不可思议大智慧心。常有厌离烦恼心。猛利心。坚强心。金刚心。不退心。清净心。明了心。求善心。庄严心。广大心。有大智慧力,有所闻法,即自开解。慈心向人,断诸怨结。住于羞耻,常怀惭愧。不计彼我,同善知识。见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人,咸生欢喜。怨亲一观,心无憍慢。不说他人善恶长短,不传彼此和合分离。所言柔□,不出恶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