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瀑流前后相续。识阴即八识心王。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虽具见闻等性,而无分别。其起分别作用,皆第六识功能也。第六识即意识。以了境为性相。通于善不善无记三性。与五十一心所,无不相应。第七识梵名末那。即意也。以思量为性相。在凡夫位,恒审思量所执我相。于三性中,是有覆无记性摄。五十一心所与之相应者,共有十八种。第八识即阿赖耶识。所谓藏识是也。功能摄藏种子。是无覆无记性。虽去后来先,作主人翁,而常为他力所牵。故吾人之从迷入迷,或转凡入圣,全仗六七两识之力。随净则为功首。随染即成罪魁。然统八识而言,固以六七识力用为大。若就六七识而判,则六识之力用更伟。故书中似识二字,虽双举六七,而说六识处偏多。以进修止观功夫,尤藉六识以为胜用也。然则何故称为似识。谓此两识,在凡夫位中,不了唯心。起迷逐妄,无非虚幻。故谓之似。又此两识随缘熏变时,受想行三,实为助成。此三乃是心所,而非心王。因谓之似。至于色尘有即非有,名之曰似,其义易知。何谓不了唯心。因凡夫不悟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于受想行识念念发动时,即不了知内外一切似色等法,但是一心所作。(等者,等于似尘。不了。即果时无明。)夫彼似色等,皆是一心所现虚相,本无实体。以不了故,妄执虚相(即下文之妄想也。)以为实有。(即下文之妄境界。)如风动水成波,妄执波相,而不知全波是水也。所以佛在鹿苑初转法轮,先说苦,空,无常,无我。令知三界火宅,使生厌离。一时闻者,因了一切诸法无非虚妄,不生妄执。即得证道,成罗汉果。我辈凡夫,所以久沈苦海不能脱离者,无他。皆由内执识心为我。外执身为我所。妄执之时,即复还熏自性清净心。令此性净真心,全体变为我及我所。是之谓全真起妄。从迷入迷。遂致无始至今,以本具之佛性,流转五道,成为众生。是故世尊说为可怜悯者。然而全身是病,尚不自知。以不知故,虽遇良医说明,犹复将信将疑。殆哉殆哉。诚足悲已。○不了之义,与不觉自动之不觉二字不同。不觉是根本无明。本书谓之子时无明是也。不了乃枝末无明。即见思惑。亦名迷境无明。迷事无明。又曰缘中痴。本书谓之果时无明。盖果报上之无明也。○此科前半,明三细之生起。后半,(由此似识念念起时,至以为实事。)明由三细而有六粗之生起。即是子无明起现行,而成果无明也。末二句,则明果无明起现行,还熏净心,又成子无明也。(下科更详言之。)因既成果。果复为因。因果相生,盖自无始以来从无间断。此众生之所以久在迷途也。悲夫。
  (午)二出名相。
然似识不了之义即是果时无明。亦名迷境无明。是故经言,于缘中痴。故似识妄执之义,即是妄想。所执之境,即成妄境界也。以果时无明熏心故,令心不觉。即是子时无明,亦名住地无明也。妄想熏心故,令心变动。即是业识。妄境熏心故,令心成似尘种子。似识熏心故,令心成似识种子。此似尘似识二种种子,总名为虚状种子也。
  似识不了,解已见前。即是者,言不了之义,即是果时无明。非别有也。果时者,成果之时。谓不觉为因,不了为果。以其不觉,所以不了也。此之无明,他书名为枝末无明。今日果时者,谓如树所生果。果中有仁,仁复为种。用果时二字为名,即明其成果之时,已含有还复成种之理在。义甚精妙。上科文云,不了似色等法。不了即是迷义。色即所迷之境也。故果时无明,亦名迷境无明。是故下引经为证。证成迷境之义也。盖一切境界,无非缘生。痴即不了。所以迷境无明,于缘中痴两名,立义正相同也。故字承上文而言。谓似识不了,必起执见。所以似识妄执之义,即是妄想。而有能执,即有所执。其所执者,即成妄境界也。此中似识不了,似识妄执。赅括起信论之智,相续,执取,计名字,起业,五种粗相。妄境界即第六粗,业系苦相也。○似识,本依他起性。若不计执,即圆成实性。亦有何病。病在不了耳。以不了故,于七识起思。于六识起想。于前五识起受。既有能执之妄想。便有所执之妄境。于是造业受苦,不得自在。若能了达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心作。则惑,业,苦,息。意识即转成无尘智。得大受用。如或未然。岂但造业受苦而已。且将由粗入细,果子相生。流转无尽。招苦遂无穷矣。如本文以果时无明熏心故四句。是言由枝末之不了,熏成根本之不觉也。盖六识念念分别。七识念念执我。八识即时时藏摄。而令性净真心,不能自觉。此明果无明熏成子无明也。如果中之仁,既不坏烂,即又生根发芽矣。熏心二字,即上文还熏净心之义。子时住地,义均见前。妄想至业识三句。是言妄想熏成业识也。变者,依熏而变也。动字,即不觉自动之动。盖粗中妄想,即是似识妄执。(上文云。似识妄执之义,即是妄想是也,)以妄执故,而令净心举体变动,以成业识。此为六七现行,反熏第八而成现行。即三细中之第一业相是也。妄境熏心故两句。是言妄境熏成境界相也。粗中妄境,即五根六尘。名为似色似尘。今言似尘种子者,(似尘兼似色言。)谓由妄境界,熏第八识而成境界相。此即三细中之第三现相,亦名相分是也。似识熏心故两句。是言似识熏成能见相也。粗中似识,指六七识,及受想行诸心所言。今曰种子,则熏第八识而成能见相矣。此即三细中之第二转相,亦名见分是也。似尘似识,既熏第八识成种。故末二句,复出其总名曰虚状种子。既名种子,又名虚状者。以见相二分,皆由不觉自动而起,本来非实故也。此科于解释名相中,兼释上科还熏净心,果复成子之义。须知粗既转细,病根愈深。拔除愈难。且由是而细复生粗。粗又转细。如环无端,何时得了。此南岳大师大乘止观之所由作也。
  (午)三明互依。
然此果时无明等,虽云各别熏起一法。要俱时和合,故能熏也。何以故。以不相离,相藉有故。若无似识,即无果时无明。若无无明,即无妄想。若无妄想,即不成妄境。是故四种俱时和合,方能现于虚状之果。何以故。以不相离故。又复虚状种子,依彼子时无明住故。又复虚状种子,不能独现果故。若无子时无明,即无业识。若无业识,即虚状种子不能显现成果。亦即自体不立。是故和合方现虚状果也。是故虚状果中,还具似识似尘虚妄无明妄执。由此义故,略而说之云,不觉故动显现虚状也。
  此科,先明因合而后成果。是故虚状果中以下,次明果成即还具因。和合成果中,先约六粗以明。又复虚状种子下,更推穷三细以明也。盖上科所云,以果时无明熏心故以下四行文。虽明诸法各别生起。实则诸法相依不离,相藉而有,起必俱起。离即不能现于虚状之果矣。虚状果者,即指凡夫五阴及以六尘。(解已见前。)此约六粗,以明和合俱起也。虚状种子,即是见分相分。由于一念不觉转成业识而后有。故曰依彼子时无明而住。先安此句,以为下文虚状种子不能独现果张本。此果字及下文显现成果之果,皆指虚状果而言。盖虽由见相二分,生起六粗。然若无根本无明,即无业识。若无业识,则见相二分,自己尚不成立。何能现果乎。若无子时无明下两行文,即明此理。故结云,是故和合方现虚状果。此推穷于三细,以明和合俱起,方能成果也。由此可知,能执之妄想,所执之妄境,由于似识不了。而似识等种子,实依子时无明而住。(即是住地无明。地指心言。)足见心外无法。此吾人进修,所以先须悟得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又可知无明等法既和合俱起方能现果。故果中即全具有此等诸法种子。此果子之所以相生不已。是故虚状果中以下一行文,即明此果还具因之理也。还具犹言旋具,似识即六七识。似尘兼似色言。虚妄,即指似尘似识二种虚状种子。无明者,果子无明。妄执,即妄想也。由此义故下,言前明二熏文中,虽未及详和合现果,果中具因之理。而云不觉自动显现虚状,是于和合互依俱起之义,已略说之矣。
  (午)四结流转。
如是果子相生,无始流转,名为众生。
  以果熏子,起子现行而成果。以子熏果,起果现行又成子。是为果子相生。如上三科所明是也。果为见思烦恼。子为根本烦恼。无时可指曰无始。盖欲言其最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