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贺衷寒其人其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衷寒其人其事

                               刘美炎


                               楔子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苏兹贝格是一位对中国,尤其是对蒋介石的发迹地
黄埔军校有浓烈兴趣的美国著名记者。1955年3月19日,他飞往台湾高雄,
访问了在那里养病的蒋介石,蒋介石向他介绍了自己“为了建立中国统一政府的漫
长斗争生涯”,当然离不了谈黄埔。午餐席间,蒋介石对苏兹贝格说:“黄埔时
期,我有许多杰出学生。”并指着陪同进餐的一位台湾当局要员说:“他就是黄埔
三杰之一,我的前交通部长、现总统府国策顾问贺衷寒。”

    苏兹贝格友好地朝贺衷寒笑了笑,一个不太可亲的形象立即映入眼帘:他大约
50开外,刀削般的脸上棱角分明,头上毛发不多,几乎秃顶,眼里闪烁着蔑视一
切的神情,对苏兹贝格点了下脑袋。

    “另外两杰是谁呢?”苏兹贝格追问道。

    “那两个是共党,他们背叛了孙总理的三民主义,也背叛了校长。”贺衷寒抢
着回答。

    “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

    “一个叫蒋先云,北伐中被打死了。”贺衷寒说。

    “另一个叫陈赓,当年我也很喜欢他,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候,他掩护过我,可
惜中共产党的毒太深,后来处处和我作对。这个人你们美国新闻界应该知道,不久
前他还与你们在北越和南韩打仗!”蒋介石接过话题说。

    苏兹贝格耸耸肩膀,表示默认。沉默了一会,他说:“有机会,我将去大陆采
访有关人士。”

    “你不会有此机会!”贺衷寒顿时做出一个鄙夷的姿态。“大陆不会设宴接待
一个美国记者。”

    历史的发展与贺衷寒的预言正好相反,19年后的1973年9月,机会终于
来了。61岁的苏兹贝格作为中美建交后第一个被邀请的美国记者,来参加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国24周年庆祝活动。他和他的希腊妻子玛丽娜在广州、北京、延安、
西安、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参观采访了近一个月,参加了各种宴会。在他一再请
求下,临回美国前,当年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中抽时间
专门接见了他们夫妻俩,并且一谈就是两个多小时,周恩来同他们谈了中美关系、
中苏关系等重大问题后,苏兹贝格迫不及待地请求谈谈蒋介石和黄埔军校的问
题。”周恩来满足了他的要求。

    “我在台湾见到一个黄埔军校的学生,叫贺衷寒,听说他还是黄埔三杰之
一?”苏兹贝格突然问。


  




    周恩来耸了耸浓眉,若有所思地回答说:“他是孙文主义学会的头目,后来在
政训处培养了一批军队特务,解放前夕跟称介石跑到台湾,但蒋介石知其有野心、
并未重用他。在我们中美建交之时,他忧郁而死……”

    贺衷寒,这位国民党黄埔系中颇有影响的人物,对于他的传奇经历,对于他与
蒋介石之间的恩恩怨怨,今日大陆知道的人已不大多了。


               一、贺衷寒一笔好字,使蒋介石对他另眼相看

    1924年6月16日上午,在距离广州市中心约20公里的东郊黄埔岛上,
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由孙中山先生创立的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正在进行。
500名从全国各地招收来的热血青年,身着崭新的灰军装,列着整齐的队伍,正
在聆听孙中山先生的长篇演讲,他指出: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走俄国人的道路,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今天建立黄埔军校,就是为成立革命军打基础。
他号召大家,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发扬革命党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做一个真正的
革命军人,一生一世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救国救民,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
法……孙先生演讲很长,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

    接着,南方政府参议院总参议兼广东省省长、有“副帅”之称的胡汉民,宣读
《总理训词》。

    然后,汪精卫代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读祝词。

    午餐时,不少人找到校长蒋介石反映,说上午领袖们的训示大多听不懂,如胡
汉民是广东番禺人,讲一口客家官话,他念《总理训词》的开头两句“三民主义,
吾党所宗”,北方学生就听成了“三味煮鸡,萝卜大葱”。于是,午餐后蒋介石找
来教授部主任王柏龄,要他赶紧找几个字写得好的学生来,把上午领袖们的讲话发
言抄写出来,贴到最显目的地方。王柏龄经过一番了解,很快找来了李之龙、胡宗
南和贺衷寒3人分头抄写。其中,贺衷寒一笔艺术体的双勾字写得又快又好,蒋介
石看后连连颔首微笑。自此,蒋介石就对贺衷寒另眼相看。后经多次交谈和查访,
蒋介石渐渐了解了贺衷寒不平凡的经历。

    原来,贺衷寒系湖南岳阳人氏,1900年1月5日生,原名忠汉,少时游览
洞庭湖中的君山岛,得知秦始皇在君山怒盖“封山印”的故事,因慕秦始皇的威严
而取字“君山”。贺衷寒的父亲是乡间颇有影响的大绅士,家境富裕,望子成龙心
切,贺衷寒6岁时便延师在家读私塾。贺衷寒聪明好学,《四书》、《五经》过目
成诵,师长称奇,乡里传为佳话。1916年,贺衷寒考入武昌湖南旅鄂中学读
书,由于勤奋努力,各门功课均得高分,尤以国文为佳,每次作文均由老师批示
“传观”。他写得一手好字,又能说善辩,还喜欢诗词,常作诗抒怀。在学校读书
期间,他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深为梁启超那种忧国忧
民、饮冰怀霜的情怀所打动,思想渐渐激进,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行径充满义
愤,对劳苦群众表示出同情。

    贺衷寒还积极参加了反对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斗争,曾慷慨激昂地站在
桌上讲演,痛斥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和卖国求荣,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贺
衷寒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由于他能说善辩,又有根强的组
织能力,因此被全校学生选为代表。1920年秋,董必武和陈潭秋在武汉组织马
克思主义研究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贺衷寒被吸收参加,成为我国最早的青年团员
之一。

    1921年春,贺衷寒赴上海学习俄文,在这里他结识了中共方面很多早期领
导人。同年10月,受中国共产党的派遣,他作为武汉学生代表参加中国代表团赴
莫斯科,出席翌年1月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解放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中
国代表团的团长是张国焘,成员有翟秋白、高君宇、王烬美、邓恩铭及蒋伏生、卜
道明等人,张国焘这个人向来脾气暴躁,待人傲慢,喜欢弄权,这次出国当然不例
外,他不把自己也看作“代表”之一,而处处以“团长”的身份动辄训人,今天骂
这个,明天骂那个,非要所有的代表唯他是从才舒服。贺衷寒这时才21岁,年轻
气盛,从小就被人当着“才子”捧惯了,哪里看得惯张国焘这一套,兔不了要冷言
冷语说几句,张国焘早已对他忌恨在心。

    一次,张国焘为一点小事借题发挥,大骂代表团的成员,说要不是我张国焘,
你们一辈子也别想到莫斯科来,要是不服从领导,我就一个个把你们开除回去。别
人都知道张国焘是发发脾气,不见得就要开除谁,都一笑了之。贺衷寒却忍不下这
口气,当即对张国焘说:“张先生,我们都是中央书记处选派来开会的,你凭什么
要开除我们?依我看,你这个团长当得不耐烦了倒是可以不当,我们另选一个就
是。”张国煮一听,犹如火上加油,勃然大怒,拍着桌子说:“滚!你给我滚!”
贺衷寒一点也不示弱,马上回敬说:“要滚你先滚!”说着就要上去跟张国杰动拳
头。其他代表连拉带劝,才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又因是在异国他乡地盘上,张国
焘一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先忍下这口气。回国后,张国焘立即向陈独秀告状,
终于以目无组织的名义于1922年春将贺衷寒开除团籍。从此以后,贺衷寒对张
国焘恨之入骨,连带也恨上了共产党。

    贺衷寒在莫斯科参加会议后,便留在苏联考察,先后共7个月。回乡时途经武
汉,昔日在武昌各校读书的朋友为他洗尘,他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