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出现那样的偏差,因为恒星的位置距离地球太远了,直远到人们已经感觉 

不到这种视差的存在了。 

     亚里士多德反对日心说的另一理由是,如果地球自转——自西向东转 

动,那么一个垂直上抛的物体就不会落到原先将它向上抛起的地方,而应该 

落在稍稍向西的地面。因为当物体上抛的时候,地球已经自西向东转动了一 

段距离。这观点在今人看来,是多么不合科学常识啊!比如我们坐在敞篷汽 


… Page 20…

  车的车厢后沿,如果我们向上一跳,可以因为汽车向前疾驰,而使自己落在 

  车厢之外吗?又如一位跳高运动员,假使他正在由西向东越过横杆时,可能 

  因为地球的转动而使这运动员追不上横竿的转动而落在竿的前面吗?但在伽 

  里略的时代,反对亚里士多德的旧说,绝非易事。而伽里略正是在对这种旧 

  说的反驳过程中确立了自己对惯性定律的杰出贡献。比如站在一座高塔上使 

  一块石头垂直下落,这石头将笔直地落在塔的脚下,此无他,因为石头本身 

  与塔在以同样的速度向东转着,二者皆动,等于不动。 

       伽里略是位科学巨匠,而不仅是一位科学实验工作者,过去传说他为了 

  证明自由落体定律,曾在比萨斜塔上亲自做过铁球试验。这传说对于后之可 

  能是一种最为简洁的证明方法:人家都试过了,你还能不信吗?但对于伽里 

  略而言,却是一种不当的简化。伽里略自然十分重视实验,但作为一位科学 

  巨匠,他头脑中更应有一套完整的科学思维体系。因为有这个体系,他才能 

  对当时的种种正统理论,产生种种疑问。而这些疑问的提出,有时比一个具 

  体的实验更具创造价值。 

       关于自由落体定律,他曾有一个独特的理论推断,并以自己的推断有力 

  地驳斥了亚里士多德旧理论的谬误之处。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自由落体因 

  各自的重量不同而速度不同。其落速之差,表现为“有较大动势的物体通过 

                                                                    ① 

  同一距离的速度也较大,并且速度的比等于这些物体量的比”。按照这理论, 

  两个重量相差10倍的球同时下落,则重球下落的速度比轻球应该快上10倍。 

  这未免令人惊异。然而在那个时代,凡正统学人,并不信以为真。 

       伽里略的推论是这样的:将两个不同重量的球体——一大一小,一轻一 

  重,中间联结上一根绳子。按照业氏的说法,大球落速快,小球落速慢,因 

  为两个球拴在一根绳上,那么,小球应该对大球产生滞后力,于是大球的落 

  速也相对变慢。但是,且慢下结论。同样因为大、小球之间联结着一根绳子, 

  既然联结一根绳子,那么,两个球就应该或为一个整体,而由大、小两个球 

  组成的一个整体,当然比一个球——无论小球还是大球的重量更重,于是悖 

  论出现了:两个联结在一起的球体究竟应该比其中一个大球的落速更快些还 

  是更慢些呢? 

       不用说,这是一个绝妙的推论,推论中暴露出的悖论里孕藏着一个真理, 

  这个真理就是伽里略发现的自由落体定律。 

       但他并非不重视实验,相反,他的许多科学结论正是直接源于实验结果。 

       伽里略做事谨慎,但他性格刚强。他对于已经确认的真理的忠诚可谓感 

  人至深。对于自由落体定律,在他报告了自己的见解之后,比萨的一位物理 

  学教授刚好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实验。这位教授想用实验的结果支持亚里 

  士多德的旧有学说。这教授甚至兴奋地看到“具有相同材料而重量不同的物 

                                    ① 

  体并非在同一时刻达到地面。”于是,教授认为自己胜利了——亚里士多德 

  胜利了。对此,伽里略回答得很洒脱:“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一百磅的球从 

  一百腕尺的高度落到地面时,从同一高度落下的一磅的球才下落一腕尺。我 

  说它们将在同一时刻到达地面。通过做这个实验你发现大球超前小球两英 

  寸。现在你想要把亚里士多德的九十九腕尺的误差用两英寸掩盖起来,只强 



① 潘永祥: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193—194 页。 

①  S·德雷克:《伽里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48—49 页。 


… Page 21…

  调我的微不足道的误差,而闭口不谈亚里士多德的重大错误。”            ① 

       在科学领域里,伽里略是一位伟人。但也正因为他是一位伟人,对他的 

  攻击和反对也是异乎寻常的,可是他并不屈服。他说:“那些反对改革的人 

  抓住我的哪怕最微不足道的错误攻击我,仿佛我犯了弥天大错。看起来与大 

  家一起坚持错误比一个人独立思考要好得多。但我要说,我情愿落在大家后 

  面坚持正确思想,而不愿站在别人前面不假思索地出尔反尔,自食其言。”② 

       真的,尽管“与大家一起坚持错误”的直接结果会美妙得多,但他还是 

  坚持了自己的意见,盲从与屈从绝不是伽里略的风格,在真理与上帝面前, 

  他宁愿拥抱真理。 

       据英国伽里略传记作家的研究,伽里略并非因为不相信宗教神学观念而 

  自觉向教会权威挑战的人。他是为着维护宗教的崇高权威,才去研究哥白尼 

  学说,或许应该说,他的本意恰恰是为了否定哥白尼的学说才去研究哥白尼 

  的日心说理论的。但他越是深入研究,越证明哥白尼的理论是正确的。于是, 

  他终于摆脱神学束缚,而进入科学境界。他从来不是一个打算与宗教彻底决 

  裂的科学家,直到他已经认定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之后,他依然试图用《圣 

  经》中的观点证明哥白尼学说的合理性。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徒劳的。 

  他本人也日益遭到教会的迫害,直到强迫他认错为止。但他的心却自始至终 

  没有屈服。据说,当他被迫公开认错之后,他依然喃喃自语:“可是,地球 

  是在运动。”① 

       伽里略或许不是一位狭义上的哲学家,但他的哲学思想却是文艺复兴时 

  代人文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他的影响变得日益 

  强大。即使宣判他有罪的教会,也终于在1979年,即伽里略被迫害350年后, 

  给他恢复了名誉。 



                             4。个性生动,主旨鲜明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们,差不多个个神采飞扬,个性生动, 

  可以说人人都有一段不凡的经历。他们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他们中有 

  文学家,有艺术家,有神学家,有科学家,有僧侣,也有杰出的外交人士, 

  更多的则是一身而兼数任,而且面面都有杰出表现。但他们并非形成了什么 

  集团或流派,他们好像更喜欢独往独来,各行其事。他们的人文主张,首先 

  便由自己的个性实践所体现。他们不屑于成帮搭伙,君子群而不党,他们甚 

  至连群都不去考虑。他们出身不同,经历不同,境遇不同,资产不同,最后 

  的结局也不同。他们中既有一生顺利的杰出的艺术家,也有备受磨难、贫困 

  潦倒的失意人;既有被烧死在火刑场上的烈士,也有一心求得当权者的青睐、 

  宁可委屈求全也要有所收益的政客。但是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性的追求,他 

  们的人生主旨是明确的,他们总的价值观念也是相近的。他们之间的个性、 

  经历、人品、风格固然千差万别,但在人文主义这一点上,却是大同小异。 

  人文主义是他们的主调。他们以完全自主但并非完全自觉的价值追求——人 

  文主义追求,达到了自己人生的最主要的价值目的。 



①  S·德雷克:《伽里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48—49 页。 

② 同上书,第51 页。 

① 亚·沃尔夫:《16、17 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