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诣才有可能。恰恰在数学方面,笛卡尔比之培根、霍布斯所代表的英国经验 

  主义哲学具有更多的优越条件。培根并非全然不知数学的重要,但他本人的 

  数学知识实在令人不敢恭维;霍布斯对数学倒是情有独钟,可惜,这先生在 

  数学方面有些志大才疏,又有点自以为是。尽管他坚信自己已经解决了化圆 

  为方的数学难题,还是让真正的数学行家批驳得灰头灰脸。即使像斯宾诺莎 

  这样影响巨大的哲学人物,其数学功力与成就,依然不能与笛卡尔相提并论。 

  17世纪既是科学的世纪,笛卡尔焉能不成为这世纪的宠儿? 

       再次,17世纪欧洲哲学,虽然有大陆唯理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之别,但 

  其总体倾向却是理性主义的。而最能代表这种理性主义倾向的哲学,显然不 



①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 年版,第345 页。 

② 同上。 

③ 《数学精英》,商务印书馆1991 年版,第60 页。 

④ 同上书,第61 页。 

① 《现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年版,第19 页。 


… Page 103…

是英国早期经验主义,而是笛卡尔哲学。对此,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 

录》中,曾有几句言简意赅的评价,他说:“勒内、笛卡尔事实上是近代哲 

学的真正创始人,因为近代哲学是以思维为原则的。独立的思维在这里与进 

行哲学论证的神学分开了,把它放到另外的一边去了。”并且随即给了笛卡 

尔一个很高的评价。 

     唯其如此,笛卡尔哲学才比培根、霍布斯哲学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多的 

继承人。 



                       2。笛卡尔的文化性格与生平 



     笛卡尔的性格中充满了矛盾; 

     笛卡尔的职业道路也充满了矛盾; 

     造成这些矛盾的却另有原因。 

     笛卡尔既是一位思想家,又是一位军人,还是一位绅士,同时也是一位 

大数学家和多才多艺的科学家。把这些身份集于一体确实令人惊奇。他的一 

生经历其实并不复杂。但他的性格与生活习惯,却有许多有异于常人的地方。 

这种异常,自然也可以用中国人的观点去解释:夫非常之人,必行非常之事。 

其实主要是他的个性有些特别罢了。 

     笛卡尔一生的追求,除去学问,就是安宁。为学问冥想苦想,为安宁东 

走西奔。自然,在一定意义上追求安宁也是为了学问。但像他那样对一个安 

宁平静的环境有如此强烈要求的,在有史以来的哲学人物中,确实也不多见。 

他自己说:“我只要求安宁与平静”。而且为了安宁与平静,他曾经多次隐 

藏起来,不让自己的朋友知道他的住处。他年轻时,曾在巴黎隐藏了两年。 

定居荷兰之后,也曾为了同样的目的,前前后后换了13个城镇,有过24处 

住房。在这一点上,他与西方近代以来的绝大多数哲学家都不一样;作为一 

个法国人,与18世纪的启蒙思想尤有鲜明的差异。尽管如此,把一位杰出的 

天才弄得东藏西躲,也真令人不好意思。 

     笛卡尔体质不是很好,心理负担有时还要沉重。他常常不能对自己的身 

体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他身体确实不算健强,他自幼年起,便养成早上卧 

床不起的习惯,这习惯大约一生也不曾改变。晚年去了瑞典,因为瑞典女王 

的原因,他的习惯不能不改了,但身体也很快垮下来,没过多长时间,便客 

死他乡。 

     而且他还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就是非有十分温暖的研究环境便不能产生 

灵感。这一点,刚好与古希腊圣贤苏格拉底相反。苏格拉底最喜欢在雪地里 

进行思考——他喜欢清冷的环境。笛公遇暖则灵,苏翁非冷不智,恰似梅花 

与芙蓉。 

     笛卡尔喜欢安宁平静,喜欢温暖舒适,喜欢高卧不起,但是他却选择了 

一条参军入伍的道路。据说,军人生活反而可以使他免去诸多烦扰,真可谓 

公衙之内好修行了。 

     但他并非一个书生,更非一个懦夫。他喜欢把自己打扮得风流倜傥,他 

着装讲究,他衣冠楚楚,他时装佩剑,他高兴戴一顶硕大、宽边、插着鸵鸟 

毛的帽子。他因为有人侮辱他身边的妓女便拔剑而起;他因为作战勇敢出众, 

受到上面的青睐,甚至要授与他中将军衔——幸而他有自知之明,没有接受 

这项任命。总之,他有非凡的才学,却不愿不屑做一名平庸的学者。 


… Page 104…

       笛卡尔是个以个人主义为主调的哲学家、思想家。这一点,罗素曾有中 

  肯的评价,他说:“近代哲学大部分却保留下来个人主义的和主观的倾向。 

  这在笛卡尔身上是很显著的,他根据自身存在的确实性建立全部知识,又承 

                                                                         ① 

  认 ‘清晰’和‘判然’(两样全是主观的)是真理的判断标准。”然而,他 

  却又是一位胆小怕事、循规蹈矩的人——至少他主观上是这样认识的,他曾 

  给自己制定“暂行的行为守则”,守则上规定:“服从我国的法律和习惯, 

  笃信上帝恩赐我从小就领受到的宗教信仰”,而且“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 

                                                              ② 

  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欲望,不求改变世界的秩序” 。 

       他的学说其实是充满时代气息和某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的,然而他本人又 

  真的有些胆小,甚至有些怯懦。他花大气力写了一本《方法论》,书中同哥 

  白尼一样肯定地球在转动,又和布鲁诺一样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但他一听到 

  伽里略被迫害的消息,马上紧张起来,以致他的这部著作终生也没发表,即 

  使身后发表了,也不过一些片断而已。 

       笛卡尔终生没有结婚,但并非没有恋爱。他喜欢嫖妓。他有过一个私生 

  女,但他却没有勇气认这个女孩是自己的女儿。后来,这个女孩在5岁时死 

  去了,他也仅仅表示一番沉痛而已。西方近代史上,独身的思想家大有人在, 

  然而如笛卡尔一般经历的却委实不多。 

       笛卡尔的性格矛盾,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矛盾。因为他所生活的时代,正 

  处在法国君主专制的强盛时期。按理说,资本主义文明是以自由市场经济为 

  基础而以民主政治为特色的,但无论英国也好,法国也好,德国也好,都在 

  实行民主政治之前,经历一段或短或长或缓或烈的专制时代,而且这专制时 

  代往往还是一个强盛的时代——至少从表面上看属于一个强盛的时代。但 

  是,这种强盛终于掩盖不住且更解决不了它自身存在的极其尖锐的矛盾。作 

  为有着非常敏锐的头脑、渊博的学识、又富于沉思精神的笛卡尔,便将这种 

  深刻的社会矛盾在自己的文化性格中十分典型地表现出来。 

       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出生于法国西部图兰省与布瓦杜省交界处一个 

  名叫埃拉镇的地方。他父亲是一位律师兼法官,也曾做过布列塔尼省的参议 

  员;他母亲早亡,大约在他一岁时就死去了。他父亲很快再婚,而且也没有 

  和他同住。 

       笛卡尔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绅士家庭。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他 

  的母系一方亲属多以法官为业。他的家庭富有而且很有教养。这样的家庭于 

  笛卡尔的成长有好有坏。好的地方,表现在他的幼年教育颇有优势;坏的地 

  方,表现在他襁褓丧母,父亲无多关怀,而在他心灵深处从小就埋下孤独的 

  种子。 

       笛卡尔1604年进入拉夫赖公校学习。这学校赫赫有名,他在这里一共学 

  习了8年,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他异常聪慧,学习成绩非常出色,数学才 

  能更是出类拔萃,没有人能超过他。他身体病弱,而且因为性格原因,显得 

  更其病弱。学院的院长显然对他十分钟爱,特别允许他可以尽情睡早觉,而 

  且愿意几时起床就几时起床。这个特许正合笛卡尔所好,而且作为习惯终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