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央之国 作者:大明余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这些太监都有谁,记在心里。
  而群臣看着李选仕也太没道理,大臣中毕竟还是有几个忠心为国的!兵部右给事中杨涟挺身而出,对这群太监厉声斥责道:“你们这些奴才想干什么?我们都是受皇帝召见的,皇帝晏驾了,你们敢造反不成!”太监们这才让开。西李选侍把朱由校藏在自己房里,不让出来。大学士刘一问:“太子到哪里去了?”太监们都不答话。这个时候东宫伴读王安看事情越来越大就走进房内,哄西李选侍道:太子出去一下就回来。”西李选仕看看朱由校,朱由校点了点头。于是西李选仕就放行了,王安把朱由校带到宫门口的时候,西李选侍又反悔了,叫贴身太监把朱由校带回来。太监们上前拉住朱由校的衣服,朱由校一看有点生气了。不过没有等他发火,杨涟就已经上前将太监斥退。群臣簇拥着朱由校来到文华殿,随后又回到慈庆宫住下,准备登基。
  当天下午,大臣们越想越气,就开始上书太子朱由校,要求西李选侍搬出乾清宫。西李选侍,派太监去叫朱由校,想当面问清楚。但是李选侍派出的太监被杨涟挡在麟趾门前;杨涟对他说:“殿下在东宫时是皇太子,现在已经是皇帝了。选侍有什么资格召见皇帝?你去传这个话,将来秋后算帐,即使不能把选侍怎么样,你却在劫难逃。”太监听他说得义正辞严,只得转身走了。
  第二天,群臣齐集慈庆宫外,要求朱由校下诏,令西李选侍赶紧搬出乾清宫。杨涟提议由首辅方从哲进宫去催促朱由校;但是方大大为人软弱,说:“迟搬几天也没什么要紧的。”杨涟说:“皇长子明天就要登基为天子,哪有天子住在太子宫里,反让一个选侍住在正宫里的道理!两宫圣母如果活着,也得夫死从子,选侍算个什么人,竟敢如此欺侮天子!”杨涟还表示:“今天要是选侍还不搬出乾清宫,我们死也不走!”其他朝臣也高声附议。在这种情势下,西李选侍被群臣堵在乾清宫内一通大骂,最后又见不到主角只得带着自己的女儿朱由校的八妹搬到鸣鸾宫居住。而这个事情只是整个移宫案的一部分。
  大臣们见着西李选仕已经搬了,你郑贵妃算个什么东西,一个千年老狐狸精,居然在寿安宫居住,不行,这样她的政治权利过大,她也的搬,得,一帮人又上书要求朱由校命令郑贵妃也搬到鸣鸾宫去。
  而现在已经可以说是皇帝的主角,这次没什么犹豫,直接就下了一道措辞严厉的诏书:汝既为显皇帝爱妃,理应明白寿宁宫所居非我大明皇太后不可,而朕不知显皇帝曾立汝为后,汝所行之事然否?
  于是大臣们一看这诏书,真是一个解气。杨涟这个家伙,更是把这道圣旨顶在了自己的头上,带着大臣们就浩浩荡荡奔寿宁宫而去,而这个时候的郑太妃,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不过她以为,自己在宫中力量大,不会有事,就命令紧闭宫门。不见诸大臣!而杨涟更绝,就在寿宁宫门口喊开了。把个圣旨念的震天响,隔着大门就喊开了,“你们这些奴才,不要忘记内臣都是皇上的家奴,如果皇上震怒,你们都要死不葬身之地!”太监们也是人,实在是心理害怕,几个太监就把大门打开了,而大臣们在进了门后就开骂了。郑太妃一家子也算是倒了霉了。不过等到东林派的大臣喊道:“张巡之棍不灵,则投以丽色之钊;崔文升之泄不逮,则促以李可灼之丸”后,做贼心虚的郑太妃就再也受不了了!收拾收拾也到鸣鸾宫报道去了!
  就这样,大明帝国在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到八月,先后两位皇帝驾崩,加上扑朔迷离的三个案子,大明帝国高层的政治斗争全面的激化了,而这期间也掺杂着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更加要命的是,新新皇帝的年龄!这个按照当时的说法只有12岁的皇帝至少要到两年后才能够亲政,但是我们的主角他是否真的愿意等着两年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但是现在真正的威胁时什么呢?我们的主角其实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他接下来做的几件阴谋的事情,却为他后面的63年的政治生涯,扫除了很大的一块障碍!
  这个时候,鸣鸾宫内的郑太妃和西李选仕正坐在一起唠唠叨叨的说着今天倒霉的事情,但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等到了晚上,李进忠和太子一同来到鸣鸾宫,李进忠直接来到郑太妃的寝殿,现在的李进忠已经是大内总管了,李进忠当着很多太监的面对郑太妃说:“太子觉得对不起您,让我来给您陪个不是,太子说:等他登基了,一定会好好待您和福王千岁的!”然后就走了。
  而太子直接去见了西李选仕,他们说了什么没人知道,但是当晚,郑太妃于鸣鸾宫举火自焚!而西李选仕在皇帝登基后成为了皇太后!
  而当天,停灵大殿起火,守灵之藩王被烧伤大半烧死2人,而先皇之棺椁被烧坏!太子大怒,将守灵藩王全部交宗正府处置,要求严惩不怠。
  就这样在大明万历四十三年的七月初五到七月初七三天的时间内发生了,四件惊天动地的案子。
  就这样大明帝国的又多了两件事情,而这一次朝臣们转移了攻击的目标,不过这个目标并不太好对付!
  第二节 廷杖
  万历四十三年八月初八北京太和殿,大明新一代的皇帝在昨天完成了三既三让的程序,在今天就成为了皇帝,很快是不是,没错因为大臣们怕夜长梦多。不知道倒霉的皇室是不是又要出什么命案,就抓紧时间把这个事情给办了。于是光宗死后的第三天,年轻的主角就成了皇帝。
  初八这天小皇帝第一次坐龙庭了,看着底下穿着孝服的大臣们,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什么呢?无奈为多吧。
  这不什么大事都没有,就开始了对发生的四个案子的追究,要求把崔文升、李可灼杀了,要求把西李选仕赶出宫去。这些也就算了新皇帝还能够忍受,但是御史开始调整火力的时候,皇帝就十分的难受了,为什么呢?御史认为皇帝派人去向郑太妃说的话具有威胁性,是忤逆不孝的!而且皇帝小小年纪就亲政,是不符合礼法的,要求皇帝等到成人之后再亲政!
  这位小皇帝一听这个不干了,就把让他把奏章拿过来,结果这位大人拿上去的奏章因为写的急了错了几个字,而且奏章中根本没有皇帝亲政的问题,皇帝当场就怒了,但是皇帝却没有发多大的脾气。
  “嘿嘿!”
  “你的胆子是不小呀!”
  “微臣不敢,但是微臣说言乃是符合法理的!”
  “那你怎么不说让福王监国呀?”
  “嘶……”一听见这句话,满朝文武都被皇帝惊醒了,而这位御史更是满头大汗,跪伏于地,不敢说话!
  这个时候大部分除御史系统的文武看向这位御史的已经都是怜悯之光了,因为他们知道,对于光宗和这位皇帝而言,威胁最大就是福王,你在这个时候说皇帝不能亲政,不是找死吗?再说了光宗皇帝在遗诏里说的很清楚,你呀,今天不死看来难喽。
  小皇帝扫视了群臣一遍,说了一句:“我让我李伴去告诉郑太妃,回头会好好待她和福王难道有错?我遵父皇遗命,年十二而行亲政,有何不可?”
  这个时候那个御史已经知道自己今天是过不了这关了,也就放开了,看来还是个有点骨气的人,“陛下可否告知,前日夜,停灵大殿的火是谁人放的?”看向皇帝的目光饱含了讽刺。
  是个有风骨的人,可是政治和风骨没有什么关系!今天你必须死!皇帝在心里打定了主意!
  “是不是还有人想知道,停灵大殿的大火是不是和朕有关系呀?有的出来吧!你们等的累,朕也累!”
  “臣有疑问!”
  “臣有疑问!”
  ……
  底下呼呼啦啦,跪了一堆大臣,皇帝看明白了,出来的基本都是御史,而且基本都是东林派的御史,好你们不是心齐吗?我就让你们好好齐一齐!
  突然之间,皇帝从宝座上站了起来,用手指着这些跪着的御史,“不错呀,从万历年间,你们就开始骂朕的皇爷爷,现在你们进步了,开始学会欺负我这小孩子了!好,让你们看看凌迫君上的结果,来人呀!”
  这个时候,内阁大臣方从哲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可是知道,别看万历皇帝总是挨骂,但是那时大明的政治规则!如果皇帝第一天上朝就打大臣的屁股,哪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搞不好那天我说错什么也是一顿,我老了,可是受不了的!
  “陛下,使不得呀,使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