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央之国 作者:大明余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是做了快10年的首辅,就是再胆小,积威还是有的。百官们立刻就禁声了。
  方从哲跪在地上:“启禀万岁,我大明历届开科皆仅仅取士,不知陛下如何思量,还望陛下明示!”
  皇帝看了看方从哲把自己昨天想好了的说了出来:“朕让你们议过士农工商军的,你们不记得了?”
  底下的大臣一些胆子小的听见这句话就开始腿肚子转筋了,第二次大屠杀可就是因为士农工商军的廷议开始的!难道皇帝又要杀人了?
  看着底下没有一个人出来,皇帝笑了笑,心里说,都不说也挺好,有些人不干活要被他干活强的多,有些人不说话要比他说话强的多!
  “你们都不说,那朕说!天下的百姓分为士农工商军五大类,原来都是士人治理国家,注意朕说的是国家,不是朝廷!朝廷不用他们治理!朕就是朝廷!但是国家不是朕,朕也不是国家!朝廷是什么?朝廷就是你们这些官员!你们这些官员就是朕的臂膀!而国家是由我大明的疆土、百姓、文化、语言等等共同组成的!董仲舒那个不要脸的把朝廷和国家给搞混了!后来你们这些儒家子弟也一个个的不动脑子!结果呢?就都人云亦云!说起来我华夏惶惶4000年,只有骚元时期我华夏是彻底的亡了国,其他的时候不过是朝廷被推翻了,但是国没有灭!朝廷是干什么的?朕今天明着说说吧。朝廷就是专门给国家进行服务的!说白了咱们就老百姓的家奴!我华夏的百姓,有口饭吃就绝对不会造反,但是历朝历代的政府做的如何呢?呵呵,除了赋税就是劳役,包括我大明,甚至现在,我们都没有做好!我们这些朝廷的分子哪里做到过哪怕一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饱饭吃!没有!就是儒家说的那个狗屁的三代盛世,也是骗人的!我华夏的40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改朝换代的历史!那一朝老百姓的嘴的问题解决不了了!他就要被另外的一个朝廷推翻!你们可能觉得这个和开科没什么关系,但是朕要告诉你们,关系大的很!明确了朝廷和国家、百姓的关系,你们才能知道我们要的是什么官!八股不能用!淫词浪调不能取!华而不实不足信!说来说去,朕发现这士人好像除了教教书、写写字好像没的什么了吧?农人呢?种粮、打粮,喂养天下人,为什么他们不能参加科举?将他们种的好的方法推行天下!工人呢?习作不停,制作各种军国民生的器物!为什么他们不能参加科举?将他们的制器之法传行天下?商人呢?运作不停,将我大明的产出贩到外洋,为大明交纳赋税!为什么他们不能将这运作之法传行我大明天下!军人呢?保家卫国,为什么他们不能将这为国尽忠的精神留在朝堂上!”
  皇帝说完就看着底下的人:“所以朕今天决定了!我大明天启年的第一次开科就在今年的秋收后!这开科也分士农工商军五科!”
  “啊!”底下的大臣们一个个的傻了眼,就是方从哲、孙承宗、徐光启也被惊呆了。
  “不要惊讶,没什么,士人还是吗考出来就进入礼部,安排进行全国的育人是事。农人交到工部,工部要立专门的一个农司,作为天下农政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各地府县也要设立相应的农业机构,这些农人,今年别的不考,就是考考他们种地的本事!种的好的朕不在乎给他们乌纱!以后各地种什么,什么量高,就他们决定了,咱们都是五谷不分的,不要瞎指挥了!工人吗?只要他们那的出来相应的器物,只要看着好,就可以了!朕要设立皇家科学院,这些人凡是入选的都进科学院去!商人吗,好办啊,今年谁过国家交的税银多,只要拿出凭据,朕就给他们官做!军人,由参谋府设立专门的考核标准……”
  第十六节 科举二
  天启五年夏六月初六,北京、南京同时开始举行大考,这个月份的大考举行的是文、商、兵三科。
  工学已经在二月考完了,工学的状元是自己搞出来快速织布机的苏州秀才李应之,探花是搞出来链条的山东匠人赵小五,榜眼的地位就更底下了。犯卒贺应平凭着改良的火枪成了皇帝钦点的榜眼。
  三个人中状元郎李应之直接被点为苏杭织造的判官,探花郎赵小五被皇帝点为工部郎官,现在已经在工部新成立的民械局坐堂办公了,至于榜眼贺应平更是不得了,直接被皇帝免除一切罪责,也成了工部的郎官,现在在军械局是枪炮督办了。
  在三月全国知道朝廷这次破天荒的给了犯卒榜眼后,所有的军人、商人、农人都沸腾了,在这一刻他们知道,朝廷是认真的要给他们一条为官的出路。所有的人们都开始梦想自己也能通过考试成为朝廷的一份子。但是已经为数不多的士人内心就更加的忐忑了,他们不知道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还能搞出什么花花点子。
  这样在五月,在去往南京和北京的道路上,到处都是各军镇卫所选拔出来的精兵强将、到处都是拿着自己所在地开出来的税收凭证的商人,同时也布满了神情不安的士子。
  六月初六这一天,北京南京的贡院首先对士子进行大考,所有的士子都被这次的考题砸懵了,这次的考题没有什么孔孟之道,没有什么礼仪廉耻,一共只有十道题,用的时间也不到一个时辰。
  这次皇帝为了防止科场舞弊,就点了自己最信任的孙承宗为南京主考,他自己为北京的主考,而且因为题目简单,跟本就没有任何的字迹流出去,所以外间是绝对不会知道题目的:
  第一题:忠孝仁义中哪一个可能和其他的发生冲突?
  第二题:大明和大明朝廷一样吗?
  第三题:大明有多少行省?努尔干将军府的制所在那里?
  第四题:你希望朝廷给你发多少官奉?
  第五题:你是哪里人士?该地农人多种植何物?该物几时种?几时收?丰年几何收成?荒年几何收成?
  第六题:朝廷前年商税几何?普通商人税率几何?皇商税率几何?
  第七题:你所在地有何特产?其特点几何?
  第八题:你父母年纪几何?身体好否?你有否娶妻?妻妾几人?
  第九题:你对朝廷现在有何不满?原因为何?
  第十题:根据当前大明局势论“国虽大好战必亡、怯战必危”。
  这十道题目是皇帝苦思冥想搞出来的,开始孙承宗还不同意用这么简单的题目等皇帝解释后,孙承宗也是表示赞同。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在皇帝看来再简单不过的题目,这些士子可是犯难了。交了卷子后他们就被要求回乡等消息去,而不用和以往一样留在考地等消息了。这也是各地驿站有了后的好处。
  他们答的快,但是判卷子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到了10月秋收的时候是和农科一块发的榜。
  而军人们的考试是在六月初十开始,一直到六月二十才结束的,北京的考试是在京营校场,南进的考试是在南直隶校场。
  不过军人的考试比较残酷,分两轮,第一轮一共是七项,任何一项不合格就要被刷下去。
  第一项是举重,没人都要举起和200斤的份量,这一项没刷下去的没有多少,毕竟要是这点子本事都没有,那是绝对不会跑来丢人的。
  第二项是射箭或者火枪,这一项也没有啥可说的。
  第三项就让一些高级军官头疼了,长跑二十里而且还是在一个半时辰内完成,一下子就有一多半的人坚持不下来被刷下去了。
  第四项是马术,一些南方的军镇和卫所连马都没有他们就更过不了关了,这就又少了一半。第五项更是让一些下层军官和士兵头疼了,居然是三字经的抄写,这帮子文盲懂啥啊?画吧,但是你画的哪有人家懂得快,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很少的人通过了,这就只剩下不多的人了。
  第六项是对孙子兵法的理解,这个通过第五项的也基本没啥问题。
  但是第七项就有点刁难的味道了,皇帝居然让他们考虑如何整备朝廷现在的军队后勤体系,一下子全国就只剩下了17人。
  这17人中,南方军镇之中三人,北方军镇五人而其它九人居然全都是海军和海军陆战军的人,这17人就在七月全都到了北京,他们要在北京接受皇帝给他们的最后考试。
  皇帝给他们的考试是什么呢?每人一千人马你们自己去燕山里边混战去吧,最后胜的成为状元和探花,其他的都是榜眼,至于状元和探花皇帝一人给三万人,你们谁能赢谁就是大明第一为武人中的状元郎了,第一轮限时20天,第二轮限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