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喊娘的要进海军吗?
“皇上,现在海事衙门汇合工部于天津、青岛、南京、泉州、广州五处设立造船厂的工程已经结束。因为是冬季农闲没有影响农事!而且泉州福建福宁镇,已经按照图纸,造出来主力战舰4艘、追击舰12艘,不日交付给新建船厂,以为定尺。”
“好,好,文官是不让朕出宫啊!要不朕真的要去看看了!”
“皇上,说笑了,主力舰是进不了城的,不过追击舰没有问题!可以经永定河直接到达京师!”
“真的?”
“确实!”
“算了,文官又要说朕被你们这些中臣给蛊惑了,现在朕不能让你吴穆吃弹章啊!”
“皇上,体恤下臣,下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了,吴穆,好好给朕干,外面的文臣,乐意说啥就说啥!干了好。朕心理有你!”
“谢万岁隆恩,不过万岁,现在有个很大的麻烦!”
“说,要是银子不用担心!朕给你预备了9000万两!”
“皇上,银子不是问题!主要是现在风干3年以上的大木是绝对供应不上按照圣上要求3大舰队的规模进行海军建设的!”
“为什么?海军有木头不就行了吗?要3年以上风干的木头干什么?”
“皇上,这?”说着,吴穆用很怪异的眼神看了皇帝一眼。
“说,没事,朕不懂这个!”
“皇上,要是木头没风干就造船,到海里不到半年就要散架了!”
“啊,有这样的事情!”
“万岁,臣不敢胡言!”
“恩,这个事情,朕也没有什么办法?对了,为啥不买?”
“万岁,大明以前一直是买红夷的!但是……”
“但是什么?”
“现在红夷知道我大明的造舰计划后就不买了!”
一听这个皇帝火就上来了!“他奶奶的!给脸不要脸!”
“万岁息怒!”
“好了,这也是没办法!不过你们也看明白了,大明要强,要建设海军要好自己想办法!别人是靠不住的!这个事情朕给你们想主意!吴穆抓紧时间运个能用的木头到京来,让工部的人想想办法!朕就不信了,大明就没有能人!”
“遵旨!”
……
半个月后,大木头就运到了工部,工部的人看了看,开始也是没有什么办法,最后一个工部的小厮说了一句,“要是琉璃大棚够多就好!”结果这一句话,到了皇帝哪里就变成了5000两银子!这回皇上可是从自己的伙食费里掏出来的!皇帝立即让工部的人想办法把平板玻璃搞出来,给了他们大概的配方,这帮家伙还真不含糊!这能含糊吗?一个小厮就一句话,换了5000两白花花的银子!要是把这个弄出来,还不得几万两好去花拆!于是在一通鸡飞狗跳后,工部的大人们就开始了,没钱?自己掏了,也不要户部和皇上费心?为啥?现在工部有钱,自从皇帝派了徐大人和宋大人、孙大人主持工部后,工部很多东西都发生了改变,过去将军们都懒的买工部的兵器,现在嘿嘿,将军们可是四处托关系到工部来买新家伙!为啥,过去的铁家伙都变成了钢的!而且价格便宜啊!工部也不多收,每件兵器就加了2成!不过价格还是比过去便宜海了!能不便宜吗?都是流水线的,而且机器加工,为啥?各种母机的技术早就在几位大人的带动和皇帝的关注下完成了!不过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铁不够,主要是要给皇帝造大炮!这个先不说,工部看到皇帝又开始撒钱,就知道,来戏了,三位大人一商量,干脆就在北京的西山,起了很多的琉璃炉子,开始大炼琉璃,结果呢?一帮人在琉璃工匠的指点下,半个月平板玻璃出来了,虽然杂质比较多,但是盖个大棚没啥问题!
“好,好,三位大人,好啊!给朕解忧了!来人,赏工部有功诸人10万两!不过这个要从海军的费用里出,要不朕半年伙食费没了!”
“谢主隆恩!”
“笑什么?朕是小,可朕知道一件事!”
“恩?”三个人抬头看着皇帝。
“朕不能为了赏你们挨饿吧?哈哈!”
“哈哈哈哈哈!”
……
就这么这,玻璃的问题因为海军的需要解决了!结果紧接着,皇帝和吴穆商量到哪里去砍木头的问题!
“皇上,辽东的木头可用,那里的木头质密、高大,而且背靠大江,就是现在后金……”
“朕知道,狗屁的建州奴才,现在先不管,先把鸭绿江边的大树都砍了,不过这个怎么运呢?”
“皇上,好运,直接扔到鸭绿江里就行了,然后再于海口找船拖到船厂就行了!”
“恩,不过谁砍是个问题!”
皇上在尚书房开始踱步,周围的人都不敢多说话!
“去,把内阁、工部的人都喊来!”
自然有小太监跑去喊老头子们。
不一会,几个老头子就跑来见架了。
“不用跪了,朕要说事!”
“是!”
“朕要建海军,这个事情,你们工部参与了,内阁没什么事情!现在来事情了,朕现在没有大木,要在辽东砍树,你们看看,现在辽东连年大旱,老百姓年头也基本分了地,可是军户没有分,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样子不是个办法,前些日子,朕听说,现在天下的军户跑的厉害!这不是个事情!人家为啥跑?”
现在的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杨涟开口了,“皇上,军户苦啊!每年军户种的粮差不多一半要交上来,而且各地军头还责打辱骂,就是小民百姓也看不起他们!”
“唉,杨大人,这个事情多少年了,可是祖制在……”方从哲说了句,就说不下去了。
“皇上,可是要改……”叶向高和孙承宗同时说了出来,可是都只说了一半,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事情太大,闹不好就是个天下大乱!
“朕知道,这个事情很大,不过朕现在把你们喊过来说的是辽东大木的事情,辽东的普通百姓,现在也算过的去了,朕打算把砍辽东大木的事情交给辽东的军户,朕给他们工具,他们自己砍,自己给朕扔到江里去,朕派人在鸭绿江口守着。找大船运到五大造船厂,这样,不就行啦吗?而且,朕给军户钱,一颗大木运到鸭绿江就给……吴穆你看给多少?”皇上也有自知之明,还是问内行!
“皇上,海运基本不花钱,这个臣要算一算!”
“现在就去算,朕和各位大人等着你!”
第十四节 海军二
几个大人陪着皇上说着军户的事情,吴穆出去找人算账去了。
杨涟是个大胆的人,“皇上,您真的不是要改户所?”说着,杨涟还盯着皇帝的眼睛!
杨涟啊,你这不是逼我表态吗?你以为周围的几个人都和你一样!你杨涟杨大胆,是天不怕,地不怕,但是我可不行,要是这个事情传了出去,那些个兵头不造反才怪!
“杨大人!这个事情现在不能说!”王再晋直接就把皇帝的嘴给堵上了。
皇帝看了看王在晋,这个家伙是内阁推举出来的阁员,皇帝因为对他不了解所以和他比较疏远;这家伙是个识大体的看来不是很糊涂,以后可以用用:“王卿,没关系的,朕是明白的,朕年龄小很多事情急不得!”说着皇帝用嘉许的目光看了看王在晋,王在晋差点没飘起来!“杨卿,朕现在还动不得军户啊!要是动了,我大明的江山就……”
“皇上,是臣操且了!”其实杨涟这个人有两个大毛病,一是胆子大,二是急躁,这个事情是能说出来的吗?看来你还是很多太嫩了!别看方从哲啥都不说,叶向高欲言又止、孙承宗死不搭话,其实他们那个不明白这卫所和军户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只不过这个事情太大,一个不好就要天下大乱,所以没有稳妥的法子,他们是不能这样的!
“呵呵,杨卿是有些操切,不过您能给朕分忧知道说出来就好,不过这个事情不许传出去!你们几个……”皇上看了看几个伺候的太监,几个太监腿都软了,他们也是明白这个事情要是传出去,他们就死定了,一个个吓得体如筛糠,毕竟对皇帝而言,为了保密,杀几个太监比让他自己杀鸡容易的多,“你们去内侍房待半年吧!”皇帝最后还是没有杀他们,不过几个大臣可是很震惊的,在他们的心理,大明的皇帝对宦官都是不错的,可这位皇帝,却没有这样的心态,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现象!
就这样,军户的事情被按了下去,不过皇帝真的没有行动吗?
半个时辰后,吴穆回来了,“启禀皇上,臣下等计算后,以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