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乳母说的对!母后,这个事您做主,乳母帮衬着,朕再找几个查账的高手肯定水落石出!”
“好,那哀家就给皇上帮这个忙了!”
“那儿臣就谢谢母后了!”
“皇上,你乳母我进宫前也是知道算账的,让外人查账还是不太方便,还是找个人让乳母好生学学是了,也省得将来再有这样的事情!”
“乳母说的对!”
“妹妹这主意不错,哀家也来凑凑热闹好了。”
“恩,母后(姐姐)说的对!”皇帝和客氏一起对视着,哈哈笑了其来!
“不过皇上,您别多心,我们姐妹就是有点不明白,刚才您说北面不安生?是……”说话家,两位就看见皇上眉宇间的浓重了。
“唉,那才是我大明的生死大敌啊!不说这个了,这是儿臣和大臣们的事情,今天是好日子,儿臣平日也没时间陪您二老,今天一起去看看焰火,过了年,又有的忙了!”说的挺轻松,可是眉宇间的浓重一点也没有减轻!
太后和太妃相互看看,轻轻的摇了摇头。
第十二节 皇商一
过完了年,大朝。
“天启年了,新年要有新气象,王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免天下农赋农税三年!”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代天下农户谢主隆恩!”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下百官辛苦,官俸加倍!”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谢主隆恩!”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三边将士血战为国,劳苦功深,军饷加倍!”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代三边将士谢主隆恩!”
就这样,天启年间在三道让全国农民、全国官员和三边将士获益良多的圣旨公布中开始了,其实外间是不知道的,为了给三边将士加军饷,皇帝被迫给官员加了一倍的俸禄!不过皇帝觉得值了!
就在这些都搞完的时候,一个让大家都很别扭的事情发生了——后金立国了!就在天启元年的正月初一!
皇帝对这个事情十分的愤怒,但是因为新皇登基不久,而且国家的武备并不充分,内阁认为现在不是开打的时候,就连兵部尚书杨涟对这个事情也是不赞同的。
“不能打!为什么不能打!”尚书房外传出小皇帝的怒吼,几个小太监吓得哆哆嗦嗦!
“皇上,现在辽东军备不足!而且后金刚刚立国,士气正盛,不是用兵的时候!”叶向高跪地回话。
“皇上,辽东除李如柏部外再无精兵!此时动兵必败无疑!”杨涟毫不客气的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皇帝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叶向高和杨涟,又看了看方从哲和孙承宗,两个人也是摇了摇头,“唉,那什么时候能整备好军备?”
“最少也要半年!”
“那就下半年动手!”
“不可!皇上,兵事要避开冬天!辽东苦寒,一个不甚就是全军覆没之举!”杨涟一听皇上要在秋天发兵,可是吓坏了!
皇上琢磨了琢磨:奶奶的,自己忘了,这是大明朝!自己不懂军事,算了,听听这些人的吧,他们总比我明白的!“朕不知兵事,这个事情,你们兵部和内阁商量去吧,朕不多说了。”
“皇上圣明!”
“皇上,需要对建州进行封锁,辽东苦寒,且不产铁,只要力行禁运,建州迟早要被困死!”首辅方从哲还是有本事的!这个主意就不错!
“皇上,应该联合蒙古诸部、朝鲜藩国,一起进行禁运!”叶向高也进言!
“好,内阁拟票吧,准了!”
“万岁,还要对蒙古诸部进行威胁!如果他们和建州进行易货,朝廷要对他们进行处罚!”杨涟是大明帝国内部的鹰派!
“恩,准!”皇帝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就这样,朝廷向各方面派出文臣、太监,开始了对后金的孤立和封锁。兵部和内阁也在皇帝的严厉催促下,开始整军备战!三边将士在得知皇帝给他们的军饷加倍后也是欢心雷动,而没有涨军饷的其他诸军,也因为去年小皇帝把所有的欠饷在去年底一次还清了而认为自己涨军饷的日子不远了!所以全国对于后金的战事都是积极的!(其实一个皇帝而且是继承大统的皇帝只要不是对军队太苛刻,获得军队的拥护是很简单的!)三边将士更是磨刀霍霍的看着北面的蒙古!搞得成吉思汗不得不派了个使者到北京跑了一趟!不过可以看得出来此时的大明至少在外表上还是很强大的!这些都是后话,不说了。
……
二月初一夜,皇帝让王安和李进忠把拍卖会零头两千七百九十万两给户部送去,其余的全部分成相等的几分,归入海军、陆军、赈灾、办学、修路、治河几个款项里。就这样,每个皇帝心中的大项目都有了九千万两的银子。
二月初二龙抬头,皇帝明发圣旨,本月初八于太和殿召见拍卖会得胜的皇商。(这其实是皇帝用钱买来的!花了两千七百九十万两文官在不给皇上面子,也太说不过去了!)
……
二月初八,北京太和殿前的广场上站着一千三百二十六位商人,殿内是五十位获得皇帝牌匾的商人。
上午九点正,皇帝驾到,商人们叩拜,皇帝平身。
“今天朕,把你们喊来就是要给你们发财的机会,不想发财的赶紧走啊!”
皇上的一个小笑话,把这种高高在上的皇权的威吓消除了很多!
“都不走是把!好!王安!”
“皇上要大力发展海贸,以后对皇商不再收税了!”
“嗡!”地下,就炸锅了!是啊,外间都传,这位皇帝比他爷爷显皇帝还要抠门。不可能有这样的好事情的!
“不过!”戏肉来了!底下的商人一个个支起耳朵生怕漏了一个字!
“没人要拿出五成的股份给皇上!”
“啊,这么多!”商人们在这个时候表现的就是彻头彻尾的贪财本色了,不过这个样子皇帝是很高兴的!至少商人们没有直接妥协!
“噤声!”李进忠,大声的打断了地下的嘈杂!
“大家不要多心,皇上,只要年利润在100万以上的五成,50万的要四成,20万的要三成,10万的要2成,5万的要一成,5万以下的不要!而且皇上,明确的说了,国内的一切赋税都可以免除!包括各地关卡的卡税!”
“这个可是真不错!”一时间,底下再次响起了嗡嗡声!
皇帝、王安、李尽忠相互看看,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样的好处,谁不来啊?不过户部估计不会干!没关系皇帝和户部商量好了,这块的钱,内库和户部对半分!
“静一静!”
“这位是皇上指派的在皇商中代表皇上的王和,王大人!”
“大家好,本人入宫前是保定的商户,大家以后多多交流,有什么事情我们下去说就是了,这里呢,我就说皇上说的一句话!皇上告诉我:你和商人打交道,不要摆官架子,大家都是商人,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句话:请兄弟明算账!”
“好!”底下的商人一个个的明白了皇帝是真的要和他们合伙做生意了!
第十三节 海军一
皇商的事情,皇帝交给王和了,自己带着几个人,跑到内阁边上的海事衙门去了。
说到这个海事衙门,其实就是后世的海军总部。现在主事的就是吴穆了,这个时候大明帝国的主要的海军就在福建和广东,山东有一定的守备舰队,不过真正的远洋打击舰队还是在南方。
吴穆从去年开始的主要工作就是造船,编练海军。刚开始还时不时的跑跑兵部,看看能不能找几个会打水战的人,给拉到海事衙门来!结果呢?去了几次就不去了。为啥?因为会打海战的人都自己哭着喊着往自己这边跑!刚开始这吴穆还是不太明白,等他自己跑到小皇帝哪里去的时候,小皇帝自己给了他一个解释——文武不合!其实吴穆在回去后才想明白了,这是大明的祖制在作祟啊!武将不管你功劳多大,都是文官的,你就自己蹲在自己大营里慢慢的数砍下来的脑袋吧,再说了,自己还要掏钱养家丁、亲兵!可是这个时候大明的武将一个月拿的还没文官多呢?你让他养什么?又怎么养呢?尤其是水战的武将,大多是在南方,南方承平已久,卫所田被官田、民田占据很多,也就没多少军屯出产,根本就养不起几个卫所兵,不过海军就不同了,皇上自己掏钱,啥都不用兵头们管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吴穆可是说过,海军是按照三边的军饷进行发放,你说这些人还不是哭爹喊娘的要进海军吗?
“皇上,现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