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职业逐渐发展、成熟,朝廷发现他们干这个比自己派差还要省,而且保质保量保工期!最后工部在皇帝的“引诱”下,上书:以后这样的修路的事情,工部只管勘探地形,最后修路由筑路队包干,工部只管审核工程质量,和计算工程所需费用。由筑路队按照藩王财产拍卖的方式进行竞拍!
内阁和户部在看到这个事情的好处的时候都表示了统一,这个时候大部分的户部的官员也叛逃到了皇帝后面,为啥?皇帝把抄来的钱财的零头给了户部,户部现在也有钱了!看得见的好处谁不要呀!
结果呢?御史不同意了,什么朝廷修路要涉及方方面面,工部不进行是不行的!什么如果朝廷不全程负责,筑路队拿了朝廷的钱,把路修的不好怎么办等等等等。反正他们就是不同意。最后皇帝说了,筑路队要是没按工部的要求修就要他们赔钱,其实皇帝都已经很了解筑路队了,他们大多是当地人,自己修自己的门前路,还是皇帝老子掏钱,他不好好干,不说皇帝拿他怎么样,就是自己家乡的人也要骂死他!然后皇帝把自己的想法很光棍的说了出来:“朕是皇帝老子,朕给天下老百姓掏钱修路,而且是修他们自己家门前的路,他们不好好修,就不怕自己的家乡父老骂吗?你们这些御史不要老是杞人忧天,要相信我大明礼部的教化之功!”得,这个事情最后还是按照工部的意思办了,不过御史这回又把礼部得罪了。御史们现在在朝廷上不好混啊。
因为修路和建海军,天启初年的民间有三样事情是绝对不会赔钱的一是水泥厂、二是辽东的伐木业、三是沿海的造船业!当然炼钢和炼铁就更不用说了,不过那是皇帝亲自经营的谁敢插手?尤其是造船业,以至于当时的西班牙吕宋总督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中说:国王陛下,东方的那个大明帝国,现在正在疯狂的造船,据说他们的皇帝要建造1000艘巨型战舰。我希望您可以派位大人到中国的沿海来看看,不要说几年以后,现在的大明帝国的皇帝就可以让他的船从泉州直接连成舟桥一直到达马尼拉!
而他的国王的回话很简单:上帝保佑你我的总督大人,千万不要招惹他!
不过由于这种全国的修路,和建设海军,帝国的工业也算是被皇帝拉进了门!
第十节 银子
万历四十三年和泰昌元年,就在一片哭喊声、叫好声、死亡声中过去了。
皇帝在尚书房把几位内阁大臣喊了过来,一起来个还有各部的尚书和侍郎。
“泰昌元年,就要过去了,朕也算作了几个事,你们也知道,朕是甩开你们单干的,这些事情,你们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朕都是知道的,不过你们可以告诉那些御史们,朕吗是个小孩子,小孩子就是比较贪玩,贪玩自然需要钱了,朕不好意思找外人要钱,只能找自己的家里人要了,所以朕要削藩、朕要惩治皇亲国戚,不过朕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吗!蜀王一家就很好不是吗?朕是小,比较糊涂,但是大是大非朕还是明白的,朕还算基本做到,没有冤枉好人、没有放过坏人的吗!是不是!”
“皇上圣明!”
“这就是假话了,朕才12岁,圣明什么!还是做纯臣的好,搞那么多名头,像皇爷爷在世的时候一样,天天在背地里骂皇帝,当着皇帝的面就歌功颂词没的意思!”
“是,皇上教训的是!”
“好了,不说这个了!从嘉靖年间开始,每到过年,我们都要算算账了,大明是家大业大,账还是明着算的好!民间不是有句俗话吗——亲兄弟明算账。”
“是!”
“那就开始把!”
“皇上,历年的总帐,是由户部开始的,可否由户部开始!”
“今年,工部开始吧,然后是兵部、礼部、刑部、吏部,最后是户部!”
“皇上这,不合成法!”
“哪有那么多事!”
“各部干了什么朕都不知道,户部就先说各部用了多少钱,这个规矩不好,朕要先知道各部干了多少事,然后再看看他们花的钱都到哪去了,再在户部对账!”
“皇上圣明!”
“好了,开始把!”
“回皇上,工部本年主要就是治河,下半年对停灵大殿进行修缮,按照皇帝的吩咐一起修路进行初步的勘察,这些现在还在进行,除了治河以外,花费较多的是大运河的维护!”工部尚书徐光启说。
“不太详细,朕想知道,今年治河有几条河!”
“上半年微臣不是工部尚书,那个时候一年就是把黄河,开封段加固了,其他的就没有了,下半年,臣等以农闲时节,按照皇上的意思,以银筹工,召60万人,将黄河陕西段进行加固并且将郑国渠进行了修缮,在河南以银筹工,召80万人,利用农闲,加紧时间对河南段黄河进行拓宽,并且对开封的陆河进行清淤,但是清淤的效果不太好。北京到天津的潮白河也进行了拓宽,以上修河上办年用银70万两,下半年用银,300万两!但治河是个利在千秋的大事,明年也少不得这些银子。勘察道路,到现在为止用银2万两!停灵大殿用银10万两!”
“等等,停灵大殿,花了多少?”
“10万两银子。”
“这么多?”
“工部皆有账可查。皇上可查人去查理!”
“恩,这个事情回头再说!”
“是!”
“接着说吧!”
“按照惯例,新皇登基,要营造大宫(古代对活着的皇帝的陵墓的代称),这个计划用银280万两!不知是户部度支,还是内库度支,请万岁定夺!”
“啊,给朕造个墓要280万两!不行,这个不行,回头再说吧!等朕老了再说,这也太多了!”
“万岁不可!280万两是分年慢慢支出的,要是一次支应,恐怕!”内阁首辅方从哲说了一句。
“不碍的,再说了秦始皇修的墓大不大,不还是被项羽一把火烧了!只要大明强大了,朕就是薄皮棺材一口,也是圣明的,不然,就是花万万两银子修墓,也是个被人骂的主!”
皇帝话说到这个分上,大家也明白了,就不再说多。
“皇上工部今年除停灵大殿为户部银外余下皆为内库银。工部的事情就这些了!”
“恩,那兵部呢?”
“启禀万岁,今年上半年,三边军饷为140万两!先皇发内库赏天下众军100万两,下半年三边有军饷为160万两。全年军饷合计400万两,另有兵部南北军械耗银达85万两,这个月蒙古寇陕西甘肃,两镇斩首400余首级,刚刚接到消息!还需要赏赐!”
“这个事情,内阁拟票把,赏赐不能少了,秦军,二百年来打得仗苦,拿的饷少,朕不能再亏待他们!”
“臣带秦军,谢皇上隆恩!”兵部尚书杨涟跪倒谢恩!
“不要这么说了,还有朕要见见有功将士!内阁和兵部看着安排一下!”
“是!”
“兵部还有别的吗?”
“臣闻皇上,有意建海军,不知道!”
“呵呵,杨大人,心太急了,这个事的后年才能完成,先让吴穆办着把,到时候也是要归兵部的。”
“臣,明白了,不过这不合国家法度!”
“没事,这个事情,回头内阁、兵部和吴穆定个法子在说吧!”
“是!”
唉,还是太碍手碍脚了,杨涟是个忠臣,但是忠臣,总是有些迂腐!回头把他喊来好好谈谈吧,他还是知兵的,很多事情可以让他办!
“兵部还有什么事吗?”
“没有了!”
“礼部,叶大人来吧!”叶向高兼着礼部尚书!
“是!”
“今年礼部花费很大,先皇帝及先皇大丧,共花费470万两!皇上登基因为皇上明言不得多花,才花了30万两,其他祭天等等共计65万余两,按理今年要开科,但是国逢大丧,没有举行,要不又是60多万两!各地府学、县学和太学也用去了30余万两!今年礼部基本就是这些,差不多是655万两!不过除了470万两是内库银外其余都是户部银!”
“恩,这是没办法的,皇祖考和皇考的大丧这是天意,没得办法,不过各地府学、县学和太学的费用有点少了,明年开始要加大啊!教化还是要多多益善啊。虽然朕,年龄小,但是我中华孔孟之道,还是要大力推广。这是百年的大业!不能放松了!”
“谨遵圣意!”
“好了,刑部呢?今年案子多不多?”
“万岁,今年因为各地灾情不断,案子是多了些!”刑部尚书现在是王在晋了。
“论死的有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