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_旧唐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乡 本汉成固县地,蜀立西乡县。后魏于此置洋州,以水为名

  黄金 汉安阳县地,属汉中郡。后魏置黄金县,水名也。隋县治巴岭镇,贞观三年,移于今治

  兴道 隋兴势县。贞观二十三年,改为兴道

  洋源 武德七年,分西乡县置

  真符 开元十八年,分兴道置华阳县。天宝七年,改属京兆,仍改为真符。十一年,还属洋川郡。

  合州中 隋涪陵郡。武德元年,改为合州,领石镜、汉初、赤水三县。三年,又置新明县。天宝元年,改为巴川郡。乾元元年,复为合州。旧领县四,户一万四千九百三十四,口五万二百一十。天宝领县六,户六万六千八百一十四,口十万七千二百二十。在京师南二千四百五十里,至东都三千三百里。

  石镜 汉垫江县,属巴郡。宋改名宕渠,宋置东宕渠郡及石镜县,又改郡为合州,涪、汉二水合流处为名

  新明 武德二年,分石镜置

  汉初 后魏清居县,隋改汉初

  赤水 隋分石镜置

  巴川 开元二十三,割石镜、铜梁二县置

  铜梁 长安三年置。初治奴仑山南,开元三年,移治于武金坑。

  集州下 隋汉川郡之难江县。武德元年,置集州,仍割巴州之符阳、长池、白石三县来属。又置平桑县,凡领五县。八年,以符阳、白石属壁州。贞观元年,废平桑县。二年,又置。六年,又省平桑、长池二县。八年,又割壁州之符阳来属。十七年,又割废静州之地平来属。天宝元年,改为符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集州。旧领县一,户一千一百二十六,口四千一十七。天宝领县三,户四千三百五十三,口二万五千七百二十六。在京师西南一千四百二十五里,至东都二千六百里。

  难江 汉宕渠县地,后周改为难江。梁立东巴州,恭帝改为集州。以水为名

  符阳 汉县。武德元年,属集州。三年,改属壁州。贞观八年,复还集州

  地平 武德元年,分清化县置狄平县。二年,改狄平为地平。其年,置静州,领地平、嘉川、大牟、清化四县。贞观十七年,废静州,嘉川属利州,大牟、清化属巴州,地平属集州。

  巴州中 隋清化郡。武德元年,改为巴州,领化城、清化、曾口、盘道、永穆、归仁、始宁、奇章、安固、伏虞、恩阳、白石、符阳、长池十四县。其年以符阳、长池、白石属集州,以安固、伏虞属蓬州,清化属静州。二年,割归仁、永穆置万州。贞观元年,废万州,以归仁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清化郡。乾元元年,复为巴州。旧领县七,户一万九百三十三,口四万七千八百九十。天宝领县十,户三万二百一十,口九万一千五十一。至京师二千三百六十里,至东都二千五百八十二里。

  化城 后汉汉昌县。梁改为梁大县,后周改为化城县。后魏置大谷郡。隋置巴州于县理

  盘道 后魏置

  清化 隋属巴州。武德元年,于清化县界木门故地置静州。领清化、大牟二县。其年,又置地平县。六年,移静州于地平县。又割利州之嘉川,皆隶静州。贞观十七年,废静州,以清化县属巴州

  曾口 梁置。隋县治戴公山。神龙元年,移治曾溪

  归仁 梁置平州,隋改为归仁县。武德二年,属万州。贞观元年,属巴州

  始宁 梁置,以山为名

  奇章 梁置,县东八里有奇章山

  恩阳 梁置义阳县,隋改为恩阳。贞观十七年废。万岁通天元年,复置

  大牟 武德元年,分清化县置,县东三里有大牟山

  七盘 久视元年分置。

  蓬州下 武德元年,割巴州之安固、伏虞,隆州之仪陇、大寅,渠州之宕渠、咸安等六县,置蓬州,因周旧名。三年,以仪陇属万州。寻复来属。天宝元年,改为咸安郡。至德二年,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复为蓬州。旧领县六,户九千二百六十八,口三万五千五百六十六。天宝,县七,户一万五千五百七十六,口五万三千三百五十二。至京师二千二百一十里;至东都二千九百九十五里。

  良山 汉宕渠地,梁置伏虞郡安固县。后周改伏虞为蓬州,安固为良山。开元初,蓬州移治大寅县,至后不改

  大寅 梁置。旧治斗子山,后移治斗坛口,今为蓬州所治

  仪陇 梁置。武德二年,属万州。州废,还蓬州。旧领金城山,开元二十三年,移治平溪。

  伏虞 梁宣汉县。隋改为伏虞,属蓬州

  宕渠 梁置,取汉县名。旧治长乐山,长安三年,移治罗获水

  咸安 梁置绥安县,隋改为咸安。至德二年,改为蓬山

  大竹 久视元年,分宕渠县置。至德二年,割属濆山郡。

  壁州下 武德八年,分巴州始宁县,改置壁州并诺水县。又割集州之符阳、白石二县来属。贞观元年,废万州,割广纳县来属。八年,复以符阳属集州。天宝元年,改为始宁郡。乾元元年,复为壁州。旧领县三,户一千四百九十二,口七千四百四十九。天宝,县四,户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口五万四千七百五十七。在京师西南一千八百二十二里,至东都二千九百四十二里。

  诺水 后汉宣汉县,梁分宣汉置始宁县。元魏分始宁置诺水县。武德八年,分巴州始宁之东境,置壁州及诺水县。今州所治。广纳 武德三年,割始宁、归仁二县地置,以广纳溪为名

  白石 后魏置,以白石水为名。武德初,属巴州,又改属集州。八年,还壁州。

  巴东 开元二十三年六月,置太平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巴东县。

  商州 隋上洛郡。武德元年,改为商州。其年,于上津县置上州。贞观十年,州废,上津来属。天宝元年,改为上洛郡。乾元元年,复为商州。旧领县五,户四千九百一,口二万一千五十。天宝,县六,户八千九百二十六,口五万二千八十。至京师二百八十一里,至东都八百八十六里。

  上洛 汉县,属弘农郡。言在洛水之上,故为县名。隋于县置上洛郡。

  丰阳 汉商县地。晋分商县置丰阳,以川为名。旧治吉川城,麟德元年,移理丰阳川。

  洛南 汉上洛县地。晋分置拒阳县,隋改拒阳为洛南。旧治拒阳川,显庆三年,移治清川。

  商洛 汉商县,属弘农郡。隋文加「洛」字

  上津 汉长利县地,属汉中郡。梁置南洛州,后魏改为上州,隋废州为上津县。义宁二年,置上津郡。武德元年,改为上州,领上津、丰利、黄土、长利四县。贞观初,省长利县。十年,废上州,以黄土属金州,丰利属均州,上津属商州。

  安业 万岁通天元年,分丰阳置。景龙三年,改属雍州。景云元年,还属商州。乾元元年正月,改为乾元县,割属京兆府。

  金州 隋西城郡

  武德元年,改为金州,领洵阳、石泉、安康等县。其年,割洵阳、驴川二县置洵州,领三县。又置西安州。又立宁都、广德二县隶西安州。为直州。三年,金州置总管府,管金、井、直、洵、洋、南丰、均、渐、迁、房、重、顺十二州。七年,废洵州,以洵城、洵阳、驴川三县来属。贞观元年,废直州,又省宁都、广德,以安康来属,仍省驴川县。八年,省洵城县,又以废上州之黄土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安康郡。至德二年二月,改为汉南郡。乾元元年,复为金州。旧领县六,户一万四千九十一,口五万三千二十九。天宝,户九千六百七十四,口五万七千九百八十一。在京师南七百三十七里,至东都一千七百里。

  西城 州所理。汉西城县,属汉中郡。后魏置安康郡,寻改为东梁州。又以其地出金,改为金州。皆以西城为治所。隋末废。义宁二年,复置

  洵阳 汉县名。武德元年,置洵州,又分洵阳置洵城、驴川二县。七年,废洵州,三县属金州。贞观二年,省驴川。八年,省洵城,并入洵阳

  淯阳 后魏黄土县。义宁二年,属上州。贞观八年,属金州。天宝元年,改为淯阳

  石泉 隋县。圣历元年,改为武安。神龙初,复为石泉。永贞元年,省入汉阴县,复置

  汉阴 汉安阳县,属汉中郡。晋武改为安康,置安康郡。隋改为县。武德元年,置西安州,立宁都、广德二县。改西安州为直州。州废,省宁都、广德二县入安康。至德二年二月,改为汉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