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_旧唐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平 汉县,属中山国。万岁通天二年,契丹攻之不下,乃改为徇忠县。神龙元年,复旧名

  望都 武德四年,分安喜、北平二县置。初治安险故城,贞观八年,移于今治。

  安险 汉县,属中山国。

  曲阳 汉上曲阳县,属常山郡。隋改为恆阳。大历三年,属洹州。九年,复来属。元和十五年,改为曲阳。

  陉邑 汉苦陉县,属中山国。章帝改为汉昌,曹魏改为魏昌,隋改为隋昌。武德四年,改为唐昌。天宝元年,改为陉邑。

  唐 汉县,属中山国。旧治古公城,圣历元年,移于今所。新乐 古鲜虞子国。汉新市县,属中山郡。隋改为新乐。

  祁州中 景福二年,定州节度使王处存奏请于本部无极县置祁州。州新置,未计户口帐籍。在京师东北二千二百一十里,至东都一千三百二十里。

  无极 汉县,属中山国。「无」本作「毋」字。,武德四年,属廉州。贞观元年,属定州。万岁通天二年,改「毋」字为「无」

  深泽 汉县,属中山国。至隋不改。属定州。隋徙治滹沱北,本县治也,隋末陷城。武德四年,复立县。景福二年,割属祁州。

  易州中 隋上谷郡。武德四年,讨平窦建德,改为易州,领易、涞水、永乐、遂城、乃五县。五年,割乃县置北义州。州废,以乃来属。开元二十三年,分置五回、楼亭、板城三县。天宝元年,改为上谷郡,复隋旧名。乾元元年,复为易州。旧领县五,户一万二千八百二十,口六万三千四百五十七。天宝领县八,户四万四千二百三十,口二十五万八千七百七十九。今领县六。在京师东北二千三百三十四里,至东都一千四百六十三里。

  易 汉故安县,属涿郡。隋为易县

  容城 汉县,属涿郡。改为乃县。武德五年,置北义州,领乃,又割幽州之固安、归义属之。贞观元年,废北义州,三县各还本属,圣历二年,契丹入寇,固守得全,因改名全忠县。天宝元年,改为容城

  遂城 汉北新城县,属中山国。后魏改为新昌,隋末为遂城

  涞水 汉乃县,属涿郡。隋属上谷郡

  满城 汉北平县地,后魏置永乐县,隋不改。天宝元年,改为满城。五回开元二十三年,剌史卢晖奏分易县置城于五回山下,因名之。二十四年,迁于五公城。晖又奏置楼亭、板城二县。天宝后废。

  瀛州上 隋河间郡。武德四年,讨平窦建德,改为瀛州,领河间、乐寿、景城、文安、束城、丰利六县,五年,又置武垣、任丘二县。贞观元年,省丰利入文安,省武垣入河间,割蒲州之高阳、啵示爸葜绞妫鼠恢葜┮啊⑶逶肺逑乩础S忠跃俺鞘舨字荨>霸贫辏钹|、任丘、文安、清苑四县属靺州。天宝元年,改为河间郡。乾元元年,复为瀛州。旧领县十:河间、高阳、乐寿、博野、清苑、靺、任丘、文安、平舒、束城。景云二年,分靺、文安、任丘、清苑置靺州。大历后,割博野、乐寿隶深州。旧户三万五千六百五,口十六万四千。天宝领县六,户九万八千一十八,口六十六万三千一百七十一。今领县五。在京师东北二千二百里,至东都一千三百二里。

  河间 汉州乡县地,属涿郡。隋为河间县

  高阳 汉县,属涿郡。隋旧。武德四年,于县置蒲州,领高阳、博野、清苑三县,属蠡州。八年,二县又割属蒲州。九年,复隶蠡州。贞观元年,废蒲州,以靺、高阳二县属瀛州

  平舒 汉东平舒县,属渤海郡。后去「东」字,隋不改。武德四年,属景州,贞观元年,属瀛州

  束城 汉束州县,属渤海郡。隋曰束城,属河间郡

  景城 汉县,属渤海郡。武德四年,属瀛州。贞观元年,属沧州。大中后,割属瀛州。

  莫州上 本瀛州之啵亍>霸贫辏谙刂绵|州,割瀛州之啵⑷吻稹⑽陌病⑶逶罚闹葜橐宓任逑厥糁F淠辏橐甯椿褂闹荨?辏浴膏|」字类「郑」字,改为莫。天宝元年,改为文安郡。乾元元年,复为莫州。管县六:莫、文安、任丘、清苑、长丰、唐兴。天宝领县六,户五万三千四百九十三,口三十三万九千九百七十二。去京师二千三百一十里,至东都一千四百三十里。

  莫 汉县,属涿郡,至隋不改。武德四年,属蒲州。贞观元年,改属瀛州。景云二年,割属莫州

  清苑 汉乐乡县,属信都国。隋为清苑。武德四年,属蒲州,贞观元年,改属瀛州。景云二年,属莫州

  文安 汉县,属渤海郡,至隋不改,故城在今县东北。旧属瀛州,景云二年来属

  任丘 隋县,后废,武德五年,分莫县复置

  长丰 开元十九年,分文安、任丘二县置

  唐兴 如意元年,分河间县置武昌县,属瀛州。长安四年,改属易州。其年,还隶瀛州。神龙元年,改为唐兴县。景云二年,改属莫州。

  幽州大都督府 隋为涿郡。武德元年,改为幽州总管府,管幽、易、平、檀、燕、北燕、营、辽等八州。幽州领蓟、良乡、潞、涿、固安、雍奴、安次、昌平等八县。二年,又分潞县置玄州,领一县,隶总管。四年,窦建德平,固安县属北义州。六年,改总管为大总管,管三十九州。七年,改为大都督府,又改涿县为范阳。九年,改大都督为都督。幽、易、景、瀛、东盐、沧、蒲、蠡、北义、燕、营、辽、平、檀、玄、北燕等十七州。贞观元年,废玄州,以渔阳、潞二县来属。又废北义州,以固安来属。八年,又置归义县。都督幽、易、燕、北燕、平、檀六州。乾封三年,置无终县。如意元年,分置武隆县。景龙三年,分置三河县。开元十三年,升为大都督府。十八年,割渔阳、玉田、三河置蓟州。天宝元年,改范阳郡。属范阳、上谷、妫川、密云、归德、渔阳、顺义、归化八郡。乾元元年,复为幽州。旧领县十:蓟、潞、雍奴、渔阳、良乡、固安、昌平、范阳、归义也。户二万一千六百九十八,口十万二千七十九。天宝,县十,户六万七千二百四十二,口十七万一千三百一十二。今领县九。在京师东北二千五百二十里,至东都一千六百里。

  蓟 州所治。古之燕国都。汉为蓟县,属广阳国。晋置幽州,慕容隽称燕,皆治于此。自晋至隋,幽州刺史皆以蓟为治所

  幽都 管郭下西界,与蓟分理。建中二年,取罗城内废燕州廨署,置幽都县,在府北一里。

  广平 天宝元年,分蓟县置。三载复废。至德后,复分置

  潞 后汉县,属渔阳郡,隋不改。武德二年,于县置玄州,仍置临泃县。玄州领潞、临泃、渔阳、无终四县。贞观元年,废玄州,省临泃、无终二县,以潞、渔阳属幽州

  武清 后汉雍奴县,属渔阳郡。历代不改。天宝元年,改为会昌县。天宝元年,改为永清

  永清 如意元年,分安次县置武隆县。景云元年,改为武清

  安次 汉县,属渤海郡,至隋不改。隋属幽州

  良乡 汉县,属涿郡,至隋不改

  昌平 后汉县,属广阳国,故城在今县东南。隋属涿郡。

  涿州 本幽州之范阳县。大历四年,幽州节度使硃希彩奏请于范阳县置涿州,仍割幽州之范阳、归义、固安三县以隶涿,属幽州都督。州新置,未计户口帐籍。至京师二千四百里,至东都一千四百八十里。

  范阳 汉涿郡之涿县也,郡所治。曹魏文帝改为范阳郡。晋为范阳国,后魏为范阳郡,隋为涿县。武德七年,改为范阳县。大历四年,复于县置涿州

  新昌 汉县名,后废。大历四年,复析固安县置

  归义 治易县地,属涿郡。北齐省入啵亍N涞挛迥辏谙刂帽币逯荨U旯墼辏胫萃 0四辏粗茫氖粲闹荨7种娩弥荩掷词

  固安 汉县,属涿郡。武德四年,属北义州,移治章信城。贞观元年,省义州,以县属幽州,乃移于今治。今治城,汉方城县地,属广阳国

  新城 大历四年,析置。

  蓟州 开元十八年,分幽州之三县置蓟州。天宝元年,改为渔阳郡。乾元元年,复为蓟州。天宝领县三,户五千三百一十七,口二万八千五百二十一。至京师二千八百二十三里,至东都一千二十三里。

  渔阳 后汉县。属渔阳国。秦右北平郡所治也。隋为渔阳县。武德元年,属幽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