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5-1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坚贞不屈,勇敢忠诚和她的精神之美,是活的中国最卓越而辉煌的象征。
  1927年7月下旬,宁汉合流,汪蒋携手。从此,宋庆龄与蒋介石决裂,甚至退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不为反动派张目。同年8月27日,宋庆龄乘海轮前往苏联,与她同行的是秘书陈友仁。美国的某些报纸借机大造谣诼,说宋庆龄厌倦了寡居生活,正考虑与陈友仁结婚。这条标准的假新闻使她的精神受到莫大的侮辱和刺激,脖颈上的神经性顽癣急性发作,奇痒难忍。
  尽管蒋介石毕生自诩为“总理的学生”,宋庆龄却从他身上看不到一丝一毫孙中山的影子。因此,对于这位青帮出身的领袖,她的三部曲便只可能是:排蒋——反蒋——倒蒋。蒋介石碍于宋美龄和宋子文的骨肉之情,碍于大多数国民党官僚对宋庆龄的尊敬,虽恨之入骨,使尽了诬蔑、诽谤、恫吓的卑劣手段,却不敢除之而后快,于是,他捕杀宋庆龄身边的忠实战友,以达到恶毒泄愤的目的。
  1931年11月29日,蒋介石在下野的前夜,密令其侍卫长王世和杀害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总干事长邓演达。出于义愤,宋庆龄于12月19日发表宣言《国民党已不再是一个政治力量》,正告世人:“促成国民党灭亡的,并不是党外的反对者,而是党内自己的领袖。”她毅然与国民党割袍断义,该是多么绝望和痛苦。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她不愿与那些日益蜕变的政客同流合污。1933年6月18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总干事杨杏佛遭到特务狙击,遇刺身亡。杨杏佛早年追随孙中山,是宋庆龄最亲密的战友之一,是一位敢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心血换来真正光明的民主人士。他的遇害使宋庆龄彻底看清了蒋某人比魔王更邪恶更狰狞的面目。蒋介石的倒行逆施犹如狂犬病发作,总不能以常情常理去揣度。1936年11月22日深夜,救国会七名常务委员(沈君儒、章乃器、王造时、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和史良)突然被捕。宋庆龄使出冯玉祥所教的“绝招”,以国母的身份,要求与“七君子”同服“爱国罪”,从而激起了旷古罕闻的“救国入狱运动”。这一智举最终使蒋介石陷入极大的被动,翌年7月,他被迫释放七君子,以取得国人的谅解。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宋庆龄曾对记者坦言:“除了孙逸仙博士以外,我从来不信任中国的任何政治家。”西安事变后,埃德加·斯诺灵机一动,又问她:“你现在还是不相信中国的任何政治家吗?”她的回答已不同以往:“比起他人来,我对毛泽东还是信任的。”这种信任最终使她留在了大陆,等待新中国的建立。她一生对权力无欲无求,但当她先后被拥戴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1949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政协副主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9年)时,她欣然接受,视之为莫大的光荣和责任。
  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敬佩他收拾乱局的铁腕和聚拢散沙的谋略,也渴望获得一个尽展才智的政治舞台。她受过良好的美式教育,在自由、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中浸润了十多年,到头来却欣赏一个极力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的军棍子,很显然,她的个人野心在作祟。
  在宋蔼龄和宋美龄看来,国家就是公司,只不过名目不同,规模有别,其实管理方式一样,运作方式也如出一辙;做总裁的必须有绝对权威,家族成员才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基于这种理念,宋美龄的爱国便相当于爱家,作为蒋介石的形象代言人,她的所作所为都是处心积虑要使蒋介石更具亲和力,更具人情味。1934年2月,宋美龄与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无疑是滑稽可笑的政治秀,她的洁癖发作了,嫌“家”里赃、乱、差,于是,这位管家婆对吐痰、喝白酒、穿奇装异服这些事儿都肯操心费神去管。宋庆龄对小妹热衷的“新生活运动”不以为然,她切中肯綮地批判道:“新生活运动对人民毫无裨益。因此,我建议取消这个迂腐的运动……现在需要的是革命的人生观,而不是夫子之道。”小妹喜欢冒热气,二姐高兴泼冷水,真是一对有趣的冤家。
  宋美龄有魅力,有胆魄,才思敏捷,擅长外交辞令,权力欲望强烈,特别能折腾,对此几乎无人置疑。最受蒋介石器重和信任的顾问、澳大利亚人端纳为宋美龄鞍前马后效劳,飞虎将军陈纳德对她也是一见倾心,视她为“心中的公主”。西安事变时,她不顾个人安危,只身飞往西北虎口,演出了“美人救英雄”的壮剧,赢得世人的尊敬。在抗战期间,她出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远赴太平洋彼岸争取美援,最终创立中国空军,被誉为“空军之母”。当年,“飞虎将军”陈纳德的竭力效命颇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同样是抗战期间,她在慰问前线战士的途中遭遇车祸,颅内受到震荡,肋骨摔断数根,仍忍痛对官兵发表了煽动力极强的演说。在抗战初期,她作为中国对外宣传的“总播音员”,揭露和谴责日军的暴行,批评美国政府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纵容政策:“请告诉我,西方各国坐视着这样的残杀和破坏,噤无一词,是不是可以算作讲求人道、注重品德、尊尚仁义、信仰耶稣文明的胜利征像呢?再则,现在第一等强国,袖手旁观,好像震慑于日本的暴力,不敢出一语相诋评,是不是可以看作国际道德、耶稣道德或所谓西方优美道德堕落的先声呢?”如此义正辞严,自然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同情和关注。作为“隐形的外交部长”,宋美龄长袖善舞。1942年2月4日,她陪蒋介石出访印度,拜见了圣雄甘地。1942年11月,宋美龄大展“夫人外交”的魅力,飞往美国求取援助,成为罗斯福总统“最可爱的贵宾”,登上美国国会讲坛。用她南方口音的英语演讲征服了参、众两院,赢得了长达四分钟之久的热烈掌声。她这次美国之行为饱经战火、危如累卵的中国争取到了最大限度的经济援助和道义支持,她也因此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1943年7月,宋庆龄陪同蒋介石参加英、美、中三方首脑高峰会晤的开罗会议。她的美丽、机智和伶牙俐齿给高傲的丘吉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承认宋美龄是他在世上最欣赏的少数女性之一,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开罗宣言》使中国取得了四强之一的国际地位,应该说,这是中国的外交胜利,也是宋美龄的外交胜利。蒋介石成于内战,也败于内战,宋美龄的魅力再大,也无法安抚1946年至1949年间日渐溃散的军心。她再次去美国求取援助,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罗斯福总统曾使她有福,杜鲁门总统却使她无门。最终她一觉醒来,发现中华民国气数将尽,自己的政治舞台和外交舞台已缩小成了一座海岛,而且在这座海岛上,蒋介石显示出了爱儿子(蒋经国)更胜过爱妻子的本意,使宋美龄的权力欲望受到了抑制。从此,她的角色便是“妇联会的会长”、外交人才的主考官、“心战”的主将(带头高呼她自己都不相信的“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七十六岁的宋美龄原以为众望所归,她会受全党拥护,代理总裁,却不曾想蒋介石的长期铺垫此时生效,蒋经国被推举为国民党中央主席,她的梦想宣告破灭。1986年,蒋介石冥诞一百周年,宋美龄发表《我将再起》的讲话,似乎仍存异想和野心,其实是强弩之末,此时蒋家王朝因为“江南命案”大白于天下,气数已尽。别说宋美龄,蒋家第三代(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的政治生命都已宣告结束。“寿则多辱”,庄子的这句话说中了宋美龄的处境。她彻底灰心了,只好带着九十余箱细软乘专机离开台湾,到美国定居。她折腾了一辈子,到头来,蒋家王朝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如雪山化水,就这么回事。富贵不出三代,这句话往心坎里跑,就像冷风往门缝里钻,那寒意穿骨透髓。
  大姐宋蔼龄爱钱,孔家富可敌国;二姐宋庆龄爱国不爱钱,一生清素可风;宋美龄爱权又爱钱,猛虎搏二兔难免有失。1943年,她访美归来,竟耗用战时驼峰运输(高原空运)的宝贵运力运送她在美国购买的大批化妆品、衣物和珍奇的玩艺儿,使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美国飞行员勃然大怒。1948年,蒋经国在上海雷厉风行地打虎,宣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将走私大王、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