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俱舍论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說。此一頌半。明四業體。先問。後答。此即問也。論曰至說黑黑等四。此釋建立四業意也。業果性不同者。謂黑黑等三業。所治能治殊者。有漏業為所治。無漏為能治。性是體性。類是種類。性·類不同分為四業。論。諸不善業至不可意故。釋黑黑業。因染污故名黑。果不可意名黑。論。色界善業至是可意故。因離惡故名白。果可意故名白。
    論。何故不言至則說非餘。釋無色善雖因果俱白不說所以也。論。然契經中至非愛果雜故。釋黑白業也。因以惡所雜故。果以非愛雜故。論。此黑白名至互相摺省a岆s名也。言黑白者。就相續立。非一業亦黑。亦白。非異熟亦可意·亦不可意。善惡可意不可意互相摺省H挥上嗬m與黑雜故。即欲界業名為黑白。
    論。豈不惡業果至名為白黑。難也。善為惡業雜善名為黑白。惡為善業雜惡應名白黑。論。不善業果至惡勝善故。答也。於地獄中不善業果。不為善業果之所雜也。欲界善果。定為不善業果所雜。六欲天中有不善果故。以欲界散地惡勝善故。惡必雜善。善不雜惡。正理論云。此難非理。以欲界中不善數行力能伏善。故彼苦果雜樂異熟。欲界善劣無有功能陵伏不善。故彼樂果亦無功能雜苦異熟。故惡業果得純黑名。論。諸無漏業至白異熟故。釋第四業。如文可了。論。此非白言至性相摺省a屢呻y也。非黑言是了義說。非白言是密意說。以不能招白異熟故。經密意說名非白業。准經及本論。是純白法也。
    論。諸無漏業至不爾云何。自下爾頌第二明斷異也。論曰至唯盡純黑。釋斷黑黑業也。四法智忍斷欲四諦所斷不善業故。斷欲修斷前八品思唯斷不善業故。此上十二皆自性斷非所緣斷也。論。離欲界染至不善業故。此一品思斷二業也。斷黑一分斷雜業全斷黑是自性及所緣斷。斷白唯所緣斷。自性斷品品斷。所緣斷第九品斷。論。離四靜懀е良儼讟I盡。釋斷白白業也。此唯所緣斷故唯於自地第九品斷。斷雖通相應·俱有此中辨業故故說思也。論。何緣諸地至能斷非餘。問也。
    論。以諸善法至未離繫故。答也。自性斷者。謂結法及結一果法并得。斷彼得時名之為斷。斷已不復能起現前。所緣斷者。斷能緣盡名之為斷。斷已容得起現在前。由斯黑黑業品品別斷。雜白二業第九品斷。唯所緣斷。
    頌曰。已下有一行頌。第三述異說也。
    論曰至名黑白業。此師意。以地獄唯不善感故。順彼受業名為純黑。欲界餘趣通二異熟故。順彼善·惡諸業名雜業也。此二業以因從果名黑雜也。論。有餘師說至故名俱業。此師意。以欲見道所斷無善雜故名純黑業。欲修所斷善不善雜總名雜業。婆沙一百一十四云。如是說者一切不善業皆名黑黑異熟類。由欲界中不善強盛。不為善法之所陵雜。以不善法能伏能斷自地善故。善業羸劣而為不善之所陵雜。以欲界善不能斷不善故。正理破前師云。如是所說前已遮遣。謂善無能雜不善故。破後師云。此亦非理。二所斷中俱有業不能感異熟果故(見道中身邊見相應思。修道中無記業。不能感異熟果)。
    論。又經中說有三牟尼。已下一頌。第九明三牟尼三清淨也。論曰至二業比知。釋立三牟尼所以也。牟尼。此云寂默。無學身·語二業名身·語牟尼。意牟尼。是無學意非意業也。以真實牟尼唯是意故。身·語二業比知心故。能比所比總名牟尼。正理論云。由身·語業離眾惡故可以比知。意業於中無能比有。唯能所比合立牟尼。論。又身·語業至故名牟尼。第二釋也。身·語二業有無表故名為遠離。意業非遠離故不名牟尼。論。何故牟尼唯在無學。問也。
    論。以阿羅漢至永寂靜故。答也。煩惱言。無學總無。非有學故。論。諸身·語意至名為清淨。此釋第二三清淨也。即三妙行。若無漏者。永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故。若有漏者。暫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故。名為清淨。婆沙一百一十七云。問妙行·清淨·寂默有何差別。復有說者。義亦差別。謂善巧作義是妙行義。體潔白義是清淨義。離癡亂義是寂默義。復有說者。能感愛果故名妙行。不雜煩惱故名清淨。究竟靜息故名寂默。正理第二釋云。或此力能引起無漏勝義清淨故立淨名。若謂此亦能引煩惱垢故。謂作煩惱等無間緣。是即不應名清淨者。此亦非理。善心起時非為染心起加行故。染心無間無漏不生。有漏善心能引無漏。故有漏善得清淨名。順無漏心能除穢故。論。說此二者至耶清淨故。述教意也。
    論。又經中說有三惡行。已下一頌。第十明三惡行三妙行也。論曰至別有體故。釋三惡行體也。一切不善身·語意業者。即是通取飲酒等業。及前後近分故言一切身·語意業者。簡諸非業。復有三種非意業貪·瞋·邪見者。顯非業中唯取貪·瞋·邪見也。論。譬喻者言至為意業故。述異說也。彼師引故思經證貪·瞋·邪見是意業也。
    論。若爾則應至合成一體。有部難也。貪·瞋·邪見兩宗。共許是煩惱故。此若是業業與煩惱合成一體。無明應即行。愛·取即有。業障應即是煩惱障。論。許有煩惱至斯有何失。譬喻反問有部師也。論。毘婆沙師說至成大過失。引婆沙師出過失也。正理論云。正理者何。謂若煩惱即是業者。十二緣起及三障等差別應無。由此證知貪等非業。論。然契經說至為門轉故。通故思經。文易可了。正理通云。是業資糧故亦名業。如漏資糧亦名漏等。論。由此能感至故名惡行。此釋名也。此持業釋。
    論。三妙行者至無瞋正見。釋三妙行。翻三惡行為三妙行。即一切善業者。謂不飲酒等及禮讚等離前·後近分·及根本業。婆沙一百一十七云。問為三妙行攝三寂默。三寂默攝三妙行耶。答應作四句。有妙行非寂默。謂除無學身·語妙行。餘身·語妙行及一切意妙行。有寂默非妙行。謂無學心。有妙行亦寂默。謂無學身·語妙行。有非妙行非寂默。謂除前相。為三妙行攝三清淨。三清淨攝三妙行耶。答隨其事展轉相攝。為三清淨攝三寂默。三寂默攝三清淨耶。答應作四句。有清淨非寂默。謂除無學身·語清淨餘身·語清淨。及一切意清淨。此復云何。謂學·非學非無學身·語清淨。及三種意清淨。以意寂默唯無學心故。有寂默非清淨。謂無學心非業性故。有清淨亦寂默。謂無學身·語清淨。有非清淨非寂默。除前相。論。正見耶見至如何成善惡問也。論。能與損益為根本故。答也。由正見故後益眾生。由邪見故後損眾生。
    論。又經中說有十業道。已下一頌。第十一明十業道也。一明業體。二釋業名。三義便明斷善。四明業道俱轉。五就處成業。六明業道三果。就明業體中。一正明業道體。二明業道差別。此一頌明業道體也。
    論曰至攝前惡行。此出十業道體。粗易知者。謂根本業道也。論。不攝何等惡妙行耶。此即問也。論。且不善中至令遠離故。說不攝身業也。論。語惡業道至後起及輕。說不攝語業也。輕者。輪王。北洲。染心歌等。於無人處粗惡語等。及闕緣不成等。論。意惡業道至及輕貪等。釋意業道。思是其業非思道故。輕貪等者。謂輪王時。及北洲人貪等。非粗顯故不名業道。
    論。善業道中至施供養等。明十善業道體。身善業道中於身妙行不攝一分。謂加行後起。及餘善身業即離飲酒。斷生草等施供養等。論。語善業道至謂愛語等。釋語業也。論。意善業道至謂諸善思。釋意業道。婆沙一百一十二。引集異門及施設論。問。為身三惡行攝一切身惡行。為一切身惡行攝身三惡行耶。答一切攝。三非三攝一切。不攝者何。謂非斷命。以手杖等捶擊有情。及非耶行於所應行作不淨行。起飲酒等諸放逸業。由不正知失念受用諸飲食等。及不能避諸犯戒者。諸如是等所起身業非三所攝。問諸犯戒者無量。云何能避。雖復捨此還近彼故。答所在皆有。欲離實難。能不隨染是為真避。故有說言。身雖在遠而隨彼習即名親近。身雖在近不隨彼習即名遠離。問為語四惡行攝一切語惡行。為一切攝四。答一切攝四。非四攝一切。謂如有一獨處空閑作如是說。無有惠施。無有親愛。無有祠祀。如是等語惡行。世間有情不生領解。非四所攝。問為意三惡行攝一切意惡行。為一切意惡行攝意三惡行耶。乃至。不攝者何。謂貪欲瞋恚邪見俱生受想行識非三所攝。彼論中意惡行攝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