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服饰分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10…

                                衣裳的由来 



     现代,人们身上的穿着一般统称为衣裳。衣裳的名称始于战国时期。 

     最初的衣裳是什么样子呢?清雷鐏《古经服纬》卷上引《五经要义》说: 

 “太古之时,未有布帛,食兽肉,而衣其皮,先知蔽前,而未知蔽后,此即 

谓神农以前也。”最初的衣服应是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的服饰。故后人称上 

衣作“衣”,下衣作“裳”。到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我国的服装样式早已形 

成。如殷商时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深衣式”服装。到春秋战国时,这种上 

衣下裳开始变化,女子的“裳”(裙)已比男子的“裳”长了一些,就是说 

这一时期男女还都穿“裙”子。从《诗经·绿衣》一诗中可以知道,2500多 

年前古人穿的是绿外衣、黄内衣、黄短裙等服饰。《诗经》中多处提及有“麻” 

 (衣领)的新式服装,以及“袍”(一种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作被的长式 

衣服)、“裼”、“裘”等儿童褓衣和皮衣。可见,当时先民们的衣着已十 

分可观了。 


… Page 11…

                                背心的由来 



     背心是一种没有袖子的上衣。可称背子、马甲、坎肩或半臂等。背心源 

于汉。汉末刘熙在《释名·释衣服》中称:“ 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 

也。”  裆者即背心,这在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中讲得更清楚了:“案 

即唐宋时之半背,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当心,亦两当义也。”徐珂的《清稗 

类钞·服饰类》也说:“半臂,汉时名绣裙,即今之坎肩也,又名背心。” 

由此可见,至少在2000年前的汉朝背心就面世了。我国历代关于背心的趣闻 

逸事是不少的。据《南史》记载,南北朝时,徐州刺史薛安都“著绛衲 裆 

衫,驰入贼阵”杀敌。 《实录》对背心也有记述:“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 

涂,即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今背子也。江淮之间或曰绰子。士 

人竞服,隋始制之也。今俗名搭护,又名背心。”看来唐高祖李渊也是一位 

背心的积极倡导者。北宋文学家苏轼也爱穿背心,他因“谤讪朝廷”罪而被 

贬谪到海南岛后回常州地区,在归途中就是穿着背心的。这在邵博的 《邵氏 

闻见后录》里有记述:“东坡自海外归毗陵,病暑,着小冠,披半臂,坐船 

中,夹运河岸千万人随观之。” 

     清时有一种“军机坎”称之为“巴图鲁坎肩”,巴图鲁是满语中勇士的 

意思。这种背心制作讲究,四周镶边,正胸前13颗钮扣,一字排开,因此也 

称它为“一字襟”马甲或“十三太保”。只有朝廷要员才有资格穿这种马甲, 

视之为殊荣。后来这种马甲逐渐成为一种礼服,一般官员也都穿了。 


… Page 12…

                                玉衣的由来 



     早在东周时期,战国就有在殓服上缀玉片的习俗。但目前出土的整体的 

玉衣都是汉代以后的东西,而且没有西汉早期实物。这可以汉初经济情况不 

好来解释。玉衣的盛行,当自汉武帝时期始;东汉以后,便不再使用。从西 

汉开始使用玉衣后,经过一段较长时期才分为金缕、银缕、铜缕3个等级。 

西汉时,诸侯王和列侯也有用金缕的;东汉时,诸侯王墓中却只见银、铜缕, 

不见金缕了。大约只有皇帝才用金缕的,这同《后汉书·礼仪志》所载吻合。 

玉衣是由朝廷手工业作坊大规模制作的。其中一些大的是在朝廷作坊中事先 

按统一规格制好,后由皇帝赐给诸侯王使用。 


… Page 13…

                                裘衣的由来 



     裘皮服装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 16世纪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 

 “裘”字。在历代诗书中关于裘皮的记载也很多,如《诗经·小雅·大东》 

中有“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的记载;《论语·乡党》有“缁衣羔裘”之说; 

汉朝末年蔡文姬所作《胡笳十八拍》中还有“毛毡为裳兮”的词句等等,可 

见裘在我国古代服装中是占有一定席位的。古人穿裘,开始是为一般生活所 

需,随着社会变革,裘衣渐渐成为上层人物专用衣着,清朝宫廷内曾用不同 

品类的裘皮来代表和区别官职的高低,以海龙为最高,以后按玄狐、水貂皮、 

羊羔皮等下排,给裘皮服装染上了政治色彩。除兽皮外,古代的裘衣还包括 

鸟类羽毛织成的服装,如青凤裘、集翠裘、凤毛裘、孔雀裘等等,这类裘衣 

金翠辉煌,是极名贵的珍稀之物。中国的裘皮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我国出口 

的水貂皮、波斯羔皮和狐皮称为国际裘皮三大支柱,由于裘皮服装雍容华贵、 

富而不俗,因此深爱人们喜爱。 


… Page 14…

                                  袍的由来 



      “袍”在我国的服装历史上由来已久。 

     我国古代的服装,上曰衣,下曰裳,男女通用。袍是上下相连的长衣, 

以其被体深邃,名曰“深衣”。袍在古代的贵人只能做内衣用,不能以之见 

客行礼。我国出土的殷商陶俑和石人,皆穿袍服,可见距今4000多年前的虞 

舜时代就已有之。 

     古人的礼服,原则上要分为上下两截,即使是“通裁”的长袍,也是采 

用上衣和下裳连缝而成的,而且拦腰须有束带。 

     袍在我国,男女通用,本属古已有之。不过自清入关,明末遗民坚持“男 

降女不降”,汉人妇女偏不愿效“旗下人”之长袍,多着衫裙,以示反抗, 

并特称旗人女袍为“旗袍”。民国以后,五旗共和,“旗袍”亦被制定为妇 

女礼服之一。 


… Page 15…

                                旗袍的由来 



     旗袍本是满族旗人妇女的土著服装。以后汉族妇女穿着的也多起来,并 

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女式服装。 

     据说,最早穿旗袍的汉族妇女,是上海的女学生,她们穿着宽敞蓝布旗 

袍引起了各界妇女的羡慕,纷纷加以仿效。同时社会舆论又表示赞扬。于是, 

旗袍一时间竟成为当时女子最时髦的服装。 

     清末满族旗女穿的旗袍,其特点是宽大、平直、衣至长足;而所选用的 

衣料大都是绣花红缎,在旗袍的领、襟、袖的边缘部分都用宽边镶滚。 

     20世纪20年代初,旗袍开始普及,起初式样与清末的差不多。但不久, 

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了。至20代末,由于受欧美服式的影 

响,旗袍式样也有较大的改变。此时的旗袍,衣长大大缩短,总的说是比以 

前更称身合体,也更能衬托出女性的曲线美。 

     到了30年代,旗袍已很盛行。那时旗袍式样的变化主要是在领、袖和衣 

长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领,后又流行起低领来。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而 

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于衣长,也大致如此。 

     从40年代起,旗袍的式样趋向于取消袖子、缩短衣长和减低领高,使旗 

袍更加适体。 


… Page 16…

                                汗衫的由来 



     汗衫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历史。早在夏、商时期人们已普遍穿着汗衫。 

但那时的汗衫不叫“汗衫”,叫法很多。其中有叫“无裤衣”的。裤,即袖 

子,“无裤衣”就是没有袖子的衣服。那时的汗衫有棉、夹、单多种。按赵 

宦光在《义证》一书中的说法:“半臂衣也,武士谓之蔽甲;方俗谓之披衫; 

小者曰背子。”到汉魏时期,汗衫专指单的了。《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上讲:“(杨)阜尝见明帝著帽,披缥绫半袖,(杨阜)问帝曰:此于礼法 

何服也?明帝答曰:是背子也。”可见当时帝王也穿汗衫。汉代时,还有把 

 “汗衫”叫“中单”的。据《事物纪原》中记载:“汉高祖与项羽战,汗透 

中单,遂有汗衫之名。” 


… Page 17…

                               水兵服的由来 



     古代男子流行蓄长发,而水兵为适应海上生活,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