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俱遭内批驳斥。祖俭疏中,有侵及侂胄语,侂胄更入诉宁宗, 

… Page 306…

宋史演义                                                             ·727· 

加诬祖俭罪状,说他朋比罔上,窜往韶州。太学生杨宏中、周 
端朝、张衙、林仲麟、蒋传、徐范六人,不由的动了公愤,伏 
阙上书道: 
     近者谏官李沐,论罢赵汝愚,中外咨愤,而李沐以为父老 
欢呼,蒙蔽天听,一至于此。陛下独不念去岁之事乎?人心惊 
疑,变在旦夕,是时非汝愚出死力,定大议,虽百李沐,罔知 
攸济。当国家多难,汝愚位枢府,据兵柄,指挥操纵,何向不 
可?不以此时为利,今天下安恬,乃独有异志乎?章颖、李祥、 
杨简发于中激,力辩前非,即遭斥逐,李沐自知邪正不两立, 
思欲尽覆正人以便其私,必托朋党以罔陛下之听。臣恐君子小 
人之机,于此一判,则靖康已然之验,何堪再见于今日耶?伏 
愿陛下念汝愚之忠勤,察祥、简之非党,窜沐以谢天下,还祥 
等以收士心,则国家幸甚!天下幸甚!特录此疏,以示学风。 
     看官!你看这书中所言,也算明白彻底,偏此时的宁宗, 
已被侂胄盅惑成癖,把所有七窍灵气,尽行蔽住,辨不出甚么 
是奸,甚么是忠,看了此疏,反惹懊恼,即援笔批斥道 :“杨 
宏中等罔乱上书,煽摇国是,甚属可恨,悉送至五百里外编管。” 
这批发出,杨宏中等六人,呼冤无路,只好屈体受押,随吏远 
徙去了。 
     侂胄尚未快意,必欲害死汝愚,再令中丞何澹,监察御史 
胡纮,申行奏劾,只说 :“汝愚倡引伪徒,谋为不轨,乘龙授 
鼎,假梦为符,暗与徐谊造谋,欲卫送上皇过越,为绍兴皇帝 
等事 。”宁宗也不辨真假,竟谪汝愚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 
永州。徐谊为惠州团练副使,安置南安军。汝愚闻命,从容就 
道,濒行语诸子道 :“侂胄必欲杀我,我死后,汝辈尚可免祸 
哩 。”至此才知为侂胄所害,毋乃已迟。果然行至衡州,衡守 
钱鍪,受侂胄密谕,窘辱百端,气得汝愚饮食不进,竟至成疾, 

… Page 307…

宋史演义                                                               ·728· 

未几暴卒。是时正庆元二年正月中了。当有敖陶孙题诗阙门, 
隐寓感慨,小子止记得二句云: 

      一死固知公所欠,孤忠赖有史长存。 

      汝愚已死,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再叙。 

      光、宁授受,事出非常,留正以疑惧而去,独赖赵汝愚定 
策宫中,始得安然禅位,汝愚之功,固不可谓不大矣。然汝愚 
固非能成此举也。创议赖徐谊,成议赖韩侂胄,事定以后,自 
当按功论赏,岂可因己不言功,遂谓人之欲善,谁不如我乎? 
侂胄所望,不过一节钺耳,苟请命宁宗,立除外任,则彼已餍 
望,应不致遽起邪心。小人未尝无才智,亦未必不可用,在驭 
之有道而已。乃靳其节使,反使居内,徐谊、叶适、朱熹等, 
屡谏不从,反自言乘龙授鼎诸梦兆,使奸人得援为口实,忠有 
余而智不足,古人之论汝愚也,亶其然乎?若第以功成不退, 
为汝愚咎,汝愚固贵戚之卿,非异姓之卿也,异姓可去,贵戚 
不可去,子舆氏有明训矣。然则汝愚之不早退,犹可自解,误 
在印不封,无以塞小人之望耳。故观于汝愚之行谊,殆不能 
无叹惜云。 

… Page 308…

宋史演义                                                              ·729· 

              第八十四回 贺生辰尚书钻狗窦 

                                   侍夜宴艳后媚龙颜 

      却说赵汝愚既死,擢余端礼为左丞相,京镗为右丞相,谢 
深甫参知政事,郑侨知枢密院事,何澹同知院事。端礼本与汝 
愚同心辅政,及汝愚窜逐,不能救解,未免抑郁不平,并因中 
外清议,亦有谤词,遂称疾求退。宁宗初尚不允,及再表乞休, 
乃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京镗遂得专政,他想把朝 
野正士,一网打尽,遂与何澹、刘德秀、胡纮三人,定出一个 
伪学的名目,无论是道学派,非道学派,但闻他反对侂胄,与 
攻讦自己,统说他是伪学一流。他才算是真小人。刘德秀首先 
上言,愿考核真伪,辨明邪正,宁宗即颁发原疏,令辅臣复议。 
京镗遂搜取正士姓名,编列伪籍,呈入宁宗,拟一一窜逐。太 
皇太后吴氏,闻这消息 ,劝宁宗勿兴党禁。宁宗乃下诏道: 
 “此后台谏给舍论奏;不必更及往事;务在平正,以副朕建中至 
意 。”这诏一下,京镗等当然愤闷,韩侂胄愈加忿怒,国子司 
业汪逵,殿中侍御史黄黼,吏部侍郎倪思,均因推尚道学,先 
后被斥。又有博士孙元卿、袁燮、国子正陈武等,统皆罢去。 
端明殿学士叶翥严斥伪学,得入枢密。御史姚愈,尝劾倪思倚 
附伪学,得擢为侍御史。太常少卿胡纮复极陈 :“伪学误国, 
全赖台谏排击,得使元恶殒命,群邪屏迹,今复接奉建中诏命, 
恐将蹈建中靖国的覆辙,宜严行杜绝,勿使伪学奸党,得以复 

… Page 309…

宋史演义                                                              ·730· 

萌”等语。大理司直邵裒然亦上言 :“伪学风行,不但贻祸朝 
廷,并且延及场屋,自后荐举改官,及科举取士,俱应先行申 
明,并非伪学,然后可杜绝祸根”云云。宁宗居然准奏,命即 
施行。 
      先是朱熹奉祠家居,闻赵汝愚无辜被逐,不忍默视,因手 
草封事数万言,历陈奸邪欺主及贤相蒙冤等情,拟即缮录拜发。 
惟子弟诸生,更迭进谏,俱言此草一上,必且速祸,熹不肯从。 
门人蔡元定请卜易以决休咎,乃揲蓍成爻,占得遁及同人卦辞。 
熹亦知为不吉,因取稿焚毁,只上奏力辞职衔。有诏命仍充秘 
阁修撰,熹亦不至。当胡纮未达时,尝至建安谒熹,熹待学子, 
向来只脱粟饭,不能为纮示异,纮因此不悦。及为监察御史, 
即意图报复,以击熹为己任,只因无隙可寻,急切无由弹劾。 
至伪学示禁,便以为机会已至,乐得乘此排斥,草疏已成,适 
改官太常少卿,不便越俎言事;可巧来了一个沈继祖,因追论 
程颐为伪学,得任御史,纮遂把疏草授与继祖,令他奏陈,谓 
可立致富贵。继祖是抱定一条升官发财的宗旨,偶然得此奇缘, 
仿佛是天外飞来的遭际,遂把草疏带回寓中。除录述原稿外, 
再加添几条诬陷的话儿,大致是劾熹十罪,结末是熹毫无学术, 
惟剽窃张载、程颐的余论,簧鼓后进,乞即褫职罢祠。熹徒蔡 
元定,佐熹为妖,乞即送别州编管。果然章疏朝上,诏令暮发, 
削秘阁修撰朱熹官,窜蔡元定至道州。已而选人余纮上书,乞 
诛熹以绝伪学,谢深甫披阅纮书,看是一派狂吠,遂将书掷地 
道 :“朱熹、蔡元定,不过自相讲明,有甚么得罪朝廷呢?” 
还是他有点天良。于是书不得上,众论稍息。蔡元定,字季通, 
系建阳人氏。父名发,博学群书;尝以程氏《语录》、邵氏《经 
世》、张氏《正蒙》等书,授与元定,指为孔、孟正脉。元定 
 日夕研摩,通晓大义,嗣闻朱熹名,特往受业。两下晤谈,熹 

… Page 310…

宋史演义                                                              ·731· 

惊诧道 :“季通你是我友,不当就弟子班列。”元定仍奉熹为 
师。尤袤、杨万里等,交相荐引,屡征不起。会伪学论起,元 
定叹道 :“我辈恐不免哩。”及道州遭谪,有司催迫甚急,元 
定毫不动容,即与季子沈徒步就道,驰行三千里,足为流血, 
无几微怨言,且贻书诫诸子道 :“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勿因吾得罪,遂懈尔志 。”逾年病殁,当世称为西山先生。 
      庆元三年冬季,太皇太后吴氏崩,遗诏谓 :“太上皇帝, 
疾未痊愈,应由承重皇帝服齐衰五月 。”宁宗改令服丧期年, 
尊谥为宪慈圣烈四字,攒祔永思陵。越月诏籍伪学,列籍凡五 
十九人,一并坐罪。试录述姓氏如下: 
      赵汝愚 留正 周必大 王蔺曾居宰辅。 
      朱熹 徐谊 彭龟年 陈傅良 章颖 薛叔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