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忠,初赠太保,进赠太师,予谥忠献。浚,绵竹人,夙具大志, 
终身不主和议。孝宗即位,颇加倚畀,称魏公不称名。所惜忠 
勇有余,才智不足,符离师溃,几令孝宗绝望,所以忽战忽和, 
终无定见。论断精当。 

… Page 273…

宋史演义                                                             ·694· 

      自浚殁后,又少了一个反对和议的健将,当由思退奏请, 
派遣宗正少卿魏杞使金,拟定国书称,侄大宋皇帝眘再拜奉书 
于叔大金皇帝,岁币二十万。孝宗又面谕杞道 :“今遣卿赴金 
议和,一正名,二退师,三减岁币,四不发还归附人 。”杞又 
条陈十七事,由孝宗随事许可,乃叩首辞别道 :“臣奉旨出疆, 
怎敢不勉?万一敌人无厌,愿速加兵 。”孝宗称善。杞乃退朝, 
整装北去。 
      胡铨又上疏极陈,谓 :“和议成,有十可吊,不成有十可 
贺 。”且有“再拜不已,必至称臣,称臣不已,必至请降,请 
降不已,必至纳土,纳土不已,必至舆榇,舆榇不已,必至如 
晋怀帝青衣行酒,然后为快。今日举朝大臣,类似妇人,臣情 
愿放流窜殛,不愿朝廷再辱”云云。孝宗见疏,并不批答,也 
不加罪。最可恨的是汤思退,恐和议不成,竟遣私党孙造,潜 
往金军,劝他用重兵胁和。真是秦桧不若。于是金元帅仆散忠 
义等,复议渡淮南侵。宋廷闻警,又不觉惶急起来。汤思退尚 
嗾令御史尹穑,劾罢反对和议的官吏,多至二十余人。忽有诏 
旨发下,命他都督江、淮军马。他是个和事老,若叫他卖国求 
荣,倒是好手,怎么要他去做元帅呢?孝宗亦觉昏愦。当下入 
朝固辞,乃改命杨存中代任。存中甫受职,忽闻金兵已攻陷楚 
州,魏胜战死。那时存中亟驰至淮,连防守几来不及了。 
     看官道魏胜如何战死?原来魏杞奉使如金,由金帅仆散忠 
义求观国书。杞答言书经御封,须见过金主,方可廷授。忠义 
料不如式,又求割商秦各州,及岁币二十万。杞遣人奏闻孝宗, 
从思退议,许割四州,岁币如二十万数目,再易国书,交杞赍 
去。哪知仆散忠义已与纥石烈志宁自清河口攻楚州,都统制刘 
宝,闻风出走,独魏胜领忠义军往拒河口,拟截击金兵饷道。 
偏刘宝檄止胜军,谓不应自挠和议。金既入侵,尚欲顾全和议, 

… Page 274…

宋史演义                                                             ·695· 

非痴即騃。胜只好按兵不动。及金兵渡淮而南,已入宋境,胜 
急往抵御,彼此交锋,自卯至申,未决胜负。不意金将徒单克 
宁带了数万生力军,自斜刺里杀到,眼见得众寡不敌,主客悬 
殊,胜尚率众死战,至矢尽力疲,自知必死,乃顾亲卒道: 
 “我当死此,尔等如得脱归;可上报天子。”言已,令步卒居前, 
骑兵殿后,且战且走。至淮阴东十八里,中箭身亡,楚州遂破。 
江、淮又震,幸杨存中星夜驰到,檄调诸将,令互相援应,稍 
固边防。怎奈金兵得步进步,入濠州,拔滁州。都统制王彦又 
复南遁,朝议至欲舍淮渡江。想又是思退主张。独杨存中坚持 
不可。且追咎两淮守备,无端撤去,致有此变。孝宗始悔用思 
退言,台官仰窥上意,交劾思退。思退因得罪落职,谪居永州。 
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复伏阙上书,极言 :“思退及王之望、 
尹穑二人,奸邪误国,招致敌人,乞速诛以谢天下 !”孝宗虽 
不见从,这消息已传达远方,思退行至信州,闻信变色,发颤 
了好几日,当即死了。还是侥幸。孝宗复召陈康伯为尚书左仆 
射,进钱端礼签书枢密院事,虞允文同签书枢密院事,三人中 
又夹一奸党。并命王之望劳师江上。之望系思退爪牙,当然奉 
着衣钵,专以割地啖金为得计。钱端礼与之望同谋,仍奏遣国 
信所大通事王,至金军议和。之望益檄令诸将,不得妄进。 
至言官劾罢之望,王已得金帅复书,核准和议了。这次和议 
的大纲,共计三条: 
      一 两国境界如前约。 
      二 宋以叔父礼事金。宋主得自称皇帝。 
     三 岁纳银币,照原约各减五万,计银二十万两,绢二十 
万匹。 
      和议既成,进钱端礼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虞允文同 
知枢密院事,王刚中签书院事,且下诏肆赦道: 

… Page 275…

宋史演义                                                              ·696· 

      比遣王远抵颍滨,得其要约,寻澶渊之信,仿大辽书题 
之仪,正皇帝之称,为叔侄之国,岁币减十万之数,地界如绍 
兴之时,怜彼此之无辜,约叛亡之不遣,可使归正之士,咸起 
宁居之心,重念数州之民,罹此一时之难,老稚有荡析之,丁 
壮有系累之苦,宜推荡涤之宥,少慰凋残之情。所有沿边被兵 
州军,除逃遁官吏不赦外,杂犯死罪情轻者减一等,余并放遣。 
此诏。 
      这篇诏命,相传系洪适所草,适亦主和党人,从前宋廷贬 
节求和,四方尚未尽闻知,自有此诏,才知朝廷近事。时论统 
咎洪适失词。其实南北两宋,均为和字所误,既已言和,还有 
甚么掩耳盗铃呢?评论亦是。且说孝宗嗣位之年,因南北修和, 
改元乾道,罢江、淮都督府,授杨存中为宁远、昭庆节度使, 
又撤销两淮及陕西、河东宣抚招讨使。未几,陈康伯病殁,赐 
谥文恭。康伯,弋阳人,器识恢宏,临事明断,孝宗尝称他可 
比谢安。至陈康伯既殁,一时继相乏人,只命虞允文参知政事, 
王刚中同知枢密院事。既而刚中又殁,擢洪适为签书枢密院事。 
      到了暮春,魏杞自金归来,入谒孝宗,谓已与金正敌国礼 
了。先是杞至燕山,金馆伴张恭愈,见国书上列着大宋字样, 
便胁杞除去大字。杞毅然道 :“南朝天子,不愧圣神,现今豪 
杰并起,共思敌忾,北朝用兵,能保必胜么?不过为生灵计, 
能彼此息兵安民,方免涂炭,所以命杞前来修好,若北朝果允 
践盟,幸勿再加指摘,迫人所难 。”张恭愈入白金主,金主御 
殿见杞,杞仍如前言。金主雍方道 :“朕亦志在安民,所以谕 
令息兵,此后当各照新约,固守勿替,朕不再苛求了 。”杞才 
称谢,乃彼此签定和约,既不发还叛人,也没有再受册封,再 
上誓表。惟海、泗、唐、邓四州,及大散关外新得地,一律归 
金。杞告别南还,孝宗闻他详报,自然心喜,慰藉甚厚。金主 

… Page 276…

宋史演义                                                              ·697· 

雍召还仆散忠义等,只留六万人戍边,且将宋国岁币,分赏诸 
军。仆散忠义先还,拜为左丞相,寻召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入 
见,授平章政事,仍令他还镇南京。仆散忠义越年病逝,纥石 
烈志宁又越十年乃殁,《金史》上称为贤将相,这也毋庸细表。 
      单说宋廷自议和后,国家无事,孝宗乃立邓王(忄耆)为皇 
太子。(忄耆)系故妃郭氏所出,郭氏生四子,长即(忄耆),次 
名恺,又次名惇,又次名恪,既而薨逝。及孝宗即位,追册郭 
氏为皇后,封(忄耆)为邓王,恺为庆王,惇为恭王,恪为邵王, 
一面续立贤妃夏氏为皇后。夏氏为袁州宜春人,生时有异光穿 
室,及长,姿貌秀丽,父协因将女纳宫中,得为吴太后(忄耆) 
中侍御。太后因郭妃去世,特以夏氏赐孝宗,寻受册为正宫。 
叙两后事,乃是插笔。及(忄耆)为皇储,(忄耆)妻钱氏,当然 
为太子妃。看官道钱氏为谁?乃是参政钱端礼的女儿。正意在 
此。端礼倚着贵戚,早已觊觎相位,至是因宰执久虚,女且益 
贵,满拟宰辅一席,在掌握中。偏侍御史唐尧封上言,端礼帝 
姻,不应执政,有诏迁尧封为太常少卿,朝右大哗。吏部侍郎 
陈俊卿,又面陈 :“本朝故事,从未闻帝戚为相,愿陛下谨守 
家法 !”孝宗颇以为然。端礼阴怀私怨,出俊卿知建宁府,自 
己亦奏请避嫌,不意孝宗已批答出来,罢端礼为资政殿大学士, 
兼提举万寿观使。端礼没法,只好怏怏受命。又越数月,竟令 
洪适为右仆射,兼枢密使,适自中书舍人,半岁四迁,骤登右 
相,廷臣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