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艺祖开邦日,哪识云礽被此羞? 

      北宋已亡,南宋开始,帝位属诸康王构,张邦昌当然要退 
让了。事详下回,请看官续阅。 

… Page 111…

宋史演义                                                              ·532· 

      北宋之亡,非金人亡之,自亡之也。徽、钦之失无论已, 
试观金人陷汴,在靖康元年十一月,而掳劫二主,自汴启行, 
则在靖康二年之四月。此四五月间,盘桓大梁,不愿遽发,窥 
其来意,非必欲掳劫二帝,不过欲索金割地,饱载而归耳。不 
然,宋都已破,宋帝已掳,何必再立张邦昌乎?乃何、吴、 
莫俦、范琼为虎作伥。既送钦宗于虎口,复劫上皇、太后及诸 
王妃嫔公主驸马等,尽入虎穴,是虎尚未欲噬人,而导虎者驱 
之使噬也,彼亦何惮而不受耶?惟是黜陟之权,操诸君主,谁 
尸帝位,乃误用匪人至此?且都城失守,大势已去,何不一死 
以谢社稷,而顾步青衣行酒之后尘,蒙羞忍辱,吾不意怀、愍 
之后,复有此徽、钦二主也。名为天子,不及一妓,虽决黄河 
之水,恐亦未足洗耻云。 

… Page 112…

宋史演义                                                             ·533· 

               第六十三回 承遗祚藩王登极 

                                    发逆案奸贼伏诛 

      却说金兵既退,张邦昌尚尸位如故,吕好问语邦昌道: 
 “相公真欲为帝么?还是权宜行事,徐图他策么?”邦昌失色 
道 :“这是何说?”好问道:“相公阅历已久,应晓得中国人 
情,彼时金兵压境,无可奈何,今强虏北去,何人肯拥戴相公? 
为相公计,当即日还政 ,内迎元祐皇后入宫,外请康王早正 
大位,庶可保全 。”监察御史马伸亦贻书邦昌,极陈顺逆厉害, 
请速迎康王入京。邦昌乃迎元祐皇后孟氏入居延福宫,尊为宋 
太后,太后上加一宋字,邦昌亦欲效太祖耶 ?所上册文,有 
 “尚念宋氏之初,首崇西宫之礼”等语。知淮宁府子崧系燕王 
德昭五世孙,闻二帝北迁,即与江、淮经制使翁彦国等,登坛 
誓众,同奖王室;并移书诃斥邦昌,令他反正。邦昌乃遣谢克 
家往迎康王。 
     康王当汴京危急时,已受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佐以陈遘、 
汪伯彦、宗泽,由相州出发,进次大名。金兵沿河驻扎,约有 
数十营。宗泽前驱猛进,力破金人三十余寨,履冰渡河。知信 
德府梁扬祖率三千人来会,麾下有张俊、苗传、杨沂中、田师 
中等人,俱有勇力,威势颇振。宗泽请即日援汴,康王恰也愿 
从,偏来了朝使曹辅,赍到蜡诏,内云 :“金人登城不下,方 
议和好,可屯兵近甸,勿遽来京 !”宗泽道:“此乃金人狡谋, 

… Page 113…

宋史演义                                                             ·534· 

欲缓我师,愚以为君父有难,理应急援,请大王督军,直趋澶 
渊,次第进垒。万一敌有异图,我军已到城下了 。”如用此计, 
徽、钦或不至被掳。汪伯彦道 :“明诏令我暂驻,如何可违?” 
宗泽道 :“将在外,君命不受,况这道诏命,安知非由敌胁 
迫么?”康王竟信伯彦言,但遣泽先趋澶渊。泽遂自大名赴开 
德,连战皆捷,一面奉书康王,请檄诸道兵会京城,一面移书 
北道总管赵野,河东北路宣抚使范讷,知兴仁府曾楙,会兵入 
援,不料数路都杳无影响。泽只率孤军,进趋卫南,转战而东, 
忽见金兵四集,险些儿被他围住。裨将王孝忠阵亡。泽下令死 
战,军士都以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败走。到了夜间,金 
人复进袭泽营,亏得泽预先迁徙,只剩了一座空寨,反使金兵 
骇退。泽复过河追击,又得胜仗。陆续报闻康王,并催他火速 
进军。康王已有众八万,并召集高阳关路安抚使黄潜善,及总 
管杨维忠,移师东平,分屯济、濮诸州。旋得金人假传宋诏, 
令康王所有部众,交付副元帅,自己即日还京。幸张俊觑破诈 
谋,谏止康王。康王乃进次济州,静候消息。救兵如救火,无 
故逗留中道,已见康王之心。 
      宗泽屡催无效,且闻二帝已经北去,即提孤军回趋大名, 
传檄河北,拟邀截金人归路,夺还二帝。怎奈勤王兵无一到来, 
眼见得独力难支,不便轻进。康王尚安居济州,至谢克家由京 
到济,方得京城确报。克家当即劝进,康王不允。既而汴使蒋 
思愈又至,代呈张邦昌书,无非自为解免,请康王归汴正位云 
云。康王复书慰勉。独宗泽以邦昌篡逆,乞康王声罪致讨,兴 
复社稷。康王正在迟疑,既而吕好问贻书康王谓 :“大王不自 
立,恐有不当立的人,起据神器,应亟定大计为是 。”张邦昌 
又遣原使谢克家及康王舅忠州防御使韦渊,奉大宋受命宝,诣 
济州劝进。孟后亦派冯澥等为奉迎使,同至济州。康王乃恸哭 

… Page 114…

宋史演义                                                              ·535· 

受宝,遂遣克家还京,办理即位仪物。时孟后已由邦昌尊奉, 
垂帘听政,乃命太常少卿汪藻,代草手书,谕告中外道: 
      比以敌国兴师,都城失守,祲缠宫阙,既二帝之蒙尘,祸 
及宗祊,谓三灵之改卜。众恐中原之无主,姑令旧弼以临朝。 
虽义形于色,而以死为辞,然事迫于危,而非权莫济。内以拯 
黔首将亡之命,外以纾邻国见逼之威,遂成九庙之安,坐免一 
城之酷。乃以衰癃之质,起于闲废之中,迎置宫闱,进加位号, 
举钦圣已还之典,成靖康欲复之心,永言运数之屯,坐视邦家 
之覆。抚躬犹在,流涕何从?缅维艺祖之开基,实自高穹之眷 
命,历年二百,人不知兵,传序九君,世无失德。虽举族有北 
辕之衅,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乃眷贤王,越居近服,已徇群情 
之请,俾膺神器之归。繇康邸之旧藩,嗣宋朝之大统。汉家之 
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兹惟 
天意,夫岂人谋?尚期中外之协心,同定安危之至计,庶臻小 
愒,渐底丕平,用敷告于多方,其深明于吾志! 
      这道手书,传到济州。济州父老,争诣军门上言,州城四 
面,红光烛天,明是上苍瑞应,请即城内即皇帝位。康王慰谕 
父老,令散归听命。权应天府朱胜非自任所进谒,愿迎康王至 
应天,谓 :“南京即宋州。为艺祖兴王地,四方所向,且便漕 
运,请即日启行 。”宗泽亦以为可。康王乃决趋应天府。临行 
时,鄜延副总管刘光世,自陕州来会,康王命他为五军都提举。 
既而西道总管王襄,宣抚使统制官韩世忠,亦陆续到来,均随 
康王至应天府。于是就府门左首,筑受命坛,定期五月朔即位。 
张邦昌先日趋至,伏地请死,继以恸哭,亏他做作。康王仍慰 
抚有加。王时雍等也奉乘舆服御,齐集应天。转瞬间,就是五 
月朔日,康王登坛受命,礼毕后,遥谢二帝,北向悲号。旋经 
百官劝止,乃就府治,即位受百官拜谒,改元建炎,颁诏大赦。 

… Page 115…

宋史演义                                                              ·536· 

所有张邦昌以下,及供应金军等人,概置不问。惟童贯、蔡京、 
朱勔、李彦、梁师成等子孙,不得收叙。遥上靖康帝尊号,曰 
孝慈渊圣皇帝,尊元祐皇后孟氏为元祐太后。遥尊生母韦氏为 
宣和皇后。遥立夫人邢氏为皇后。孟后即日在东京撤帘,一切 
政治,归新皇专决。历史上称为南宋。且因康王后来庙号,叫 
作高宗皇帝,遂也沿称高宗。 
      小子尚有一段遗闻,未经见诸正史,只有裨乘上间或载及, 
因亦采入,聊供看官参阅。相传徽宗是江南李主煜后身,神宗 
曾梦李主来谒,因生徽宗,所以性情学术,均与李主相似。至 
被掳入金,金主亦仿用宋太祖见李主故事。独高宗生时,徽宗 
与郑后俱梦见钱王鏐索还两浙,次日即报韦妃生男。钱王寿至 
八十一,高宗寿数,后来与钱王适合,所以世称为钱王后身。 
宣和年间,禁中赐宴诸王,高宗酒醉欲眠,退卧幄次。徽宗入 
幄揭帘,但见金龙丈余,蜿蜒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