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守将,姓甚名谁?”文程道 :“姓李名永芳。”太祖问李永 
芳本领如何?文程道 :“没甚本领。”太祖道:“这是一鼓可 

… Page 24…

清史演义                                                              ·18· 

下了 。”文程道:“以力服人,何如以德服人?确是书生口吻。 
明主且不必用兵,请先给他一封书信,劝他投降,他若顺从, 
何劳杀伐 。”太祖喜道:“这却仗先生手笔。”文程应命作书, 
一挥而就。太祖大悦,便道 :“我国正少一个文馆的主持,劳 
你任了此责,参赞军机 。”文程叩首谢恩。次日,太祖即遣将 
到抚顺城下,射进书信,率队而退。这抚顺守将李永芳,本是 
个没用的人物,他闻满洲军入境攻城,已吓得没了主意,及见 
此信,召集文武各官,会议了一夜,竟商就了“惟命是从”四 
字。亏他大众想出。翌晨开城迎接,为首的跪在城下,恭递降 
册,就是为明守土的李永芳。太挖苦人。太祖命侍卫接了降册, 
策马入城,部军一齐随入。幸亏得范先生一言,城中的百姓, 
总算不遭杀戮,太祖便记范文程为首功,更命诸贝勒格外敬礼, 
称先生而不名,从此大家都呼文程为范先生。保全百姓之功, 
也不可没。 
     满洲兵休息三日,忽报广宁总兵张承荫,领了三路兵马, 
来夺抚顺了。太祖问李永芳道 :“张承荫系何等样人?”李永 
芳答言 :“是一员勇将。”太祖道:“既是勇将,想必不肯投 
顺,不若先发制人为妙 。”遂一面派兵守城,一面发兵迎敌。 
离城约十里,闻报明军已相去不远,太祖仍命部众前进。此时 
明总兵张承荫,正与左翼副将颇廷相,右翼参将蒲世芳,率军 
前来,两阵对圆,人人酣战。恰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材,张承 
荫也是不弱。自日中至傍晚,两边都余勇可贾,不肯退兵。忽 
然天色昏暗,一阵大风从西北吹来,猛扑明军,明军正支持不 
住,接连又是数阵狂飚,把明军的旗帜,刮去了好几面。岂非 
天乎?满洲军占住上风,格外精神抖擞,如泰山压顶般驱入明 
军,那时明军不由的退走,任你张承荫胆力过人,也自禁止不 
住。当下且战且退,适值路旁有山,正思觅径而入,为扼守计。 

… Page 25…

清史演义                                                                ·19· 

忽山侧闪出一支满洲军,大叫道 :“满洲贝勒多铎在此,敌将 
何不下马受缚?”来得突兀。原来满洲太祖见战明军不下,特 
派多铎绕出后面,夹攻明军。承荫腹背受敌,无心恋战,只得 
杀开血路,领兵前走。可奈天色昏暮,不辨南北,满洲军又紧 
追不舍,惹起承荫血性,与颇、蒲二将道 :“战亦死,不战亦 
死,不如与他拼命,就使死了,也不失为大明忠臣 。”可敬可 
佩。于是三将复转身抵敌,舍命冲突。满洲军恰不防他出此一 
着,前面的兵士,被他杀死无数。俄听一声鼓响,满洲军阵内 
万弩齐发,箭如飞蝗,可怜三员勇将见危致命,俱死于乱箭之 
下。死且不朽。 
      这败报传到明京,神宗大惊,召见群臣,问京外将帅,何 
人可御胡虏?大学士方从哲保荐了一个人材,姓杨名镐。神宗 
准奏,立即召见,授兵部尚书,赐他尚方宝剑,往任辽东经略。 
看官!你道这杨镐是什么脚色?他是河南商邱县人,前任佥都 
御史,曾充朝鲜经略,万历二十五年的时候,倭寇犯朝鲜,杨 
镐奉朝命往援,打了一个败仗,诡词报捷;后来调抚辽东,又 
是乱杀边民,被御史奏参,革去官职;此时,复起任边防,难 
道他的谋略,能敌得过清太祖努尔哈赤么。堂堂一个大明帝国, 
偏用了这等欺君罔上的臣子,去做统兵的元帅,哪得不破?哪 
得不亡?极大议论。 
      杨镐既到辽东,闻报沈阳南面的清河堡,又被满洲军夺去, 
守将邹储贤张旆两人,统已战死。副将陈大道高炫逃回辽东, 
见了杨镐,杨镐却仗着声威,请出尚方宝剑,把二逃将斩首示 
众。逃将可诛,不当死于杨镐之手。每日檄令附近将士,赶紧 
援辽!自己却按兵不动。大学士方从哲,闻他逗留不进,常发 
红旗催他出战。杨镐没法,只得领兵出塞,好在四处已到了许 
多兵马。叶赫兵也来了二万名,朝鲜兵又来了二万名,杨镐便 

… Page 26…

清史演义                                                                ·20· 

派作四路,分头前进。中路分左右两翼,左翼兵委山海关总兵 
杜松统带,从浑河出抚顺关。右翼兵委辽东总兵李如柏统带, 
从清河出鸦鹘关。又令开原总兵马林,合了叶赫兵,从开原出 
三岔口,叫作左翼北路军。辽阳总兵刘铤合了朝鲜兵,从辽阳 
出宽甸口,叫作右翼南路军。四路军共二十多万,他却虚张声 
势,说有四十七万,吓不倒努尔哈赤,奈何?满望仗此大兵, 
攻入满洲。预先与四路将官,定约于满洲国东边二道关会齐, 
进攻赫图阿拉,这正明万历四十七年二月间时事。这次战事, 
为明清兴亡关键,所以详叙时日。 
      先一月间,天空中出现一颗长星,光芒四射,天文家称作 
蚩尤星,说是主兵,又说是不祥之兆。小子未曾研究星学,只 
援据历史,人云亦云便了。说明得妙。到了二月,塞外一带, 
大雪飘飘,明军在途,受了无数辛苦,人马大半冰冻,只好缓 
缓前行。独有山海关总兵杜松,仗着膂力,想立首功,令军士 
冒雪西进;到了浑河,冰冻未开,杜松驱兵径渡,河中冰冻忽 
解,溺死军士多名。渡至对岸,有满洲军两三小队,上前拦截。 
怎禁得杜军一股锐气,乱杀乱斫,顿时纷纷退走。杜军争先追 
赶,约里许,见前面有座高山,满洲败军,统向山谷中退去。 
杜松恐山内设有埋伏,暂止不追,令军士堵住谷口。也自仔细, 
然作者因恐与前回重复,故作此活笔。一面饬役侦探,回报满 
洲兵聚集界藩城。杜松遂把军士分作两支,一支仍令堵住谷口, 
一支由自己亲领,直攻界藩城。 
      原来杜军屯留山谷,叫作萨尔浒山,此山距界藩城,约有 
数里。界藩城筑在铁背山上,系满洲要塞,满洲太祖正令兵役 
一万五千,运石添筑,此时闻杜军进攻,急遣长子代善,引二 
旗兵去防界藩城,自率六旗兵四万五千人,直攻萨尔浒明营。 
到了萨尔浒山正当日中,两军相遇,不及答话,便列阵开战, 

… Page 27…

清史演义                                                               ·21· 

霎时天地晦冥,咫尺间不辨人影。明军点起火炬,与满洲军酣 
斗,谁知明军从明击暗,箭弹只射中柳林,满洲军由暗击明, 
箭弹都射着明军,这明军不知不觉的倒毙了无数。满洲军乘势 
驱杀过来,刀斩斧劈,好象削瓜切菜一般,眼见得明军七零八 
落了。 
      这时候的杜松正领兵到吉林崖,与铁背山相近,忽听后面 
喊声大起,满洲大贝勒代善,带了二旗兵杀来。杜松急命后军 
作前军,前军作后军,与满洲军混战。未分胜败,骤闻后军复 
纷纷大乱,界藩城的兵役,也一齐杀到。杜松忙命后军又作前 
军,迎截界藩城兵。杜松也算能手。正在你死我活的相拼,不 
料深林中又冲出一支人马,把杜军夹断。杜军已是腹背受敌, 
哪里禁得三面夹攻?杜松方舍命突围,飕的来了一箭,正中心 
窝,坠马而死。众军见无主帅,逃的逃,死的死,弄得干干净 
净。完了一路。看官!你道深林中人马,从哪里来的?这便是 
满洲太祖扫平萨尔浒明营,派来夹攻杜松的兵。至此叙明。 
      开原总兵马林方出三岔口,闻得杜军败没,一面飞报杨镐, 
一面倚山立营,停止前进。天色将晚,山上忽驰下满洲军,杀 
入营内,马军不及防备,自相溃乱;监军潘宗颜,还想整军前 
敌,不意向前数步,头颅已被削去了半个。马林急忙奔窜,还 
算逃出了一个性命。完了二路。 
      这个辽东总兵李如柏,最是没用,说将起来,益发可笑。 
百忙中着此闲笔。他是慢慢的出了清河,到了虎栏关,猛听得 
关外山上,吹起螺来,山谷响应,木叶震动,仿佛有千军万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