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拍马而回。黄蜚、吴志葵已被火箭射伤,由军士牵回清营,未 
儿病殁。会江宁运到大炮数十尊,马喇希恩格图,亦率兵赶到, 
四面夹攻,守兵死伤无数,仍是抵死勿动。奈老天又连日霪雨, 
把城堞冲坏数处,守兵防不胜防,竟被清兵攻入后门。应元血 

… Page 129…

清史演义                                                              ·123· 

战一场,身中数箭,乃下马投入水中。清兵追至,将应元曳出, 
牵至刘良佐、李成栋前,应元骂不绝口,遂被杀。陈明遇举家 
 自焚,满城男妇,无一降者。李成栋又倡议屠城,将城内外居 
民,一一杀讫,尸如山积,共计城内死九万七千余名,城外死 
七万五千余名。后来江阴遗民,只有五十三人,躲避寺观塔上, 
方得保全。自从清兵南下,杀戮最惨的地方,扬州、嘉定以外, 
要算江阴。坚强不屈的好男儿,要算故典史阎应元。大书特书。 
小子曾记江阴城楼,有阎典史绝笔一联云: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守,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欲知以后情事,且看下回分解。 

      弘光帝之死不足惜。四镇中有黄得功,使臣中有左懋第, 
临难捐躯,足为南朝官吏留一气节。至鲁王监国,唐王称帝, 
故明遗老,多投袂而起,力图规复,事虽不成,志实可嘉。阎 
典史以区区微官,死守孤城八十日,尤见忠诚。本回直叙事实, 
而详略不同,亦费斟酌。 

… Page 130…

清史演义                                                              ·124· 

                               第十六回 

          南下鏖兵明藩覆国 西征奏凯清将蒙诬 

      却说江阴被陷,明遗臣已亡了一半,只有宜兴、太湖、吴 
江、徽州等处,尚有抗清的明臣。至是势孤力危,眼见得要保 
不住了。宜兴的瑞昌王盛沥,是由卢象观拥戴,象观谋潜袭南 
京,密约城内同党,作为内应;适洪承畴到江南,搜出奸细, 
设伏城外,待象观率兵到来,伏兵四起,把象观的兵,杀得七 
零八落,连瑞昌王也遭擒戮。只象观夺路乱窜,奔投葛麟王期 
昇,象观方到太湖,清降将吴兆胜,已奉洪承畴命令,率兵踵 
至。两下打了一仗,葛麟王期昇的兵舰,统被清兵火箭射入, 
随风延烧,葛王等跃岸逃去。通城王盛澂,已随了火德星君, 
归位去了。又亡了两个明宗室。 
      吴兆胜又进攻吴江,途中遇着吴易伏兵,杀得大败亏输, 
失去兵船二十艘。当贝勒博洛,自杭州北还,击败徐石麟于嘉 
兴,逐走陈梧于平湖,沿途略地,直至吴江,遇着吴兆胜败军, 
与之联合,再攻吴易。吴易总道兆胜败走,不复防备,谁知清 
兵四面分攻,炮击火燃,将吴易军舰,烧得一只不留。 
      江南民兵,至此已尽,洪承畴遂遣都统叶臣,总兵张天璜, 
进攻徽州。故明佥都御史金声,方招募义勇,分驻要塞,联络 
故巡抚邱祖德,职方郎中尹民兴,推官温璜吴应箕等,互为援 

… Page 131…

清史演义                                                              ·125· 

应,并遣使通表福州。是时唐王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接阅 
金声奏牍,喜不自胜,命他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 
诸道兵马。金声亦感激图报,取旌德,拔宁国,声威颇振。怎 
奈人心未死,天意难违,节守忠操,行不让乎孤竹,志图规复, 
事更棘于厓山。清兵从间道入丛山关,直趋绩溪,绕出金声背 
后,金声急麾兵回援,正与清兵相持。忽来了贼心贼肝的黄澍, 
口口声声,说要恢复大明,金声道他是故明臣子,可共患难, 
不意他竟暗通清将,乘夜开城,放入清兵。一班遗老,被杀被 
擒,只逃脱一个尹民兴。内中有个江天一,系金声高足弟子, 
同时被清兵擒住,见了承畴,说承畴是个死人,竟将崇祯帝祭 
承畴文朗诵起来。身虽临危,语总快意。承畴听得面红耳赤, 
不禁老羞成怒,将擒住的人,一一斩讫。 
      此时建昌抚州,已被清降将金声桓,率兵攻克。益王朱由 
本、永宁王朱慈炎俱窜死。长江上下游略定,捷报纷纷到京, 
提心吊胆的摄政王,又稍稍称快。只鲁、唐二王,尚踞浙闽, 
不得不再行进攻。意欲遣豪格前去,适流贼张献忠,盘踞四川, 
任情屠掠,难民流徙他处,纷纷泣吁清廷。多尔衮遂趁这机会, 
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不如加他绿头巾。令偕平西王吴三桂等 
西略四川。浙闽的军事,仍令博洛前行,封他为征南大将军, 
偕都统图赖,贝子屯齐,南下杭州。 
      小子不能并叙,只好先叙博洛南下事:博洛奉命南下,仍 
到杭州,闻鲁、唐二王,自相水火,不觉大喜。看官!你道这 
鲁、唐二王,何故相仇呢?唐王是叔,鲁王是侄,唐王欲鲁王 
退就藩属,尝遣使赍饷银十万两,犒劳浙东军士,鲁王不纳。 
这饷银却被方国安劫去,强盗行为,何知礼义?浙、闽遂成仇 
敌。博洛闻此消息,正好乘隙进攻,渔人来了。率兵渡钱塘江 
涉江将半,东南风起,来了一只乘风鼓浪的大舰,舰首立着一 

… Page 132…

清史演义                                                              ·126· 

位盔甲鲜明的主将,正是故明兵部尚书张国维。特为表暴。两 
下麾众抟战,不一时,博洛的坐船,被明军击了一个大窟窿, 
惊驶回岸,清兵亦相率奔回,登岸返城。国维乘胜至城下,竭 
力攻打,忽报方国安拥了鲁王已至东岸,国维只得退回迎驾, 
暂时休息。可巧马士英、阮大铖二人,亦奔到国安营,国安与 
他臭味相投,便在鲁王面前,力为保荐,又要这两贼来送浙东 
了。又请调国维守义乌。国维一去,清兵遂运舟载炮,大举渡 
江。国安不敢力拒,亟挟鲁王遁回绍兴。清兵渡江而进,国安 
大恐,马、阮二人,遂劝他降清,且嗾执鲁王以献。幸亏鲁王 
察觉,单身走脱,至石浦,遇着故定西侯张名振,航海东去。 
方国安竟率马士英、阮大铖等,赴清营投降。 
      大铖复导清兵进攻金华,金华城守未坚,被清兵用炮轰入, 
杀戮甚惨,故明大学士朱大典阖门殉节。转攻义乌,张国维抵 
死守御,无如势孤力弱,饷匮兵虚,相持数日,渐渐支撑不住。 
国维知不可为,遥望江南,拜别明陵,作了绝命诗三章,投水 
而死。浩气千秋。清兵遂入义乌,进拔衢州,明知府伍经正等 
皆死节。浙东已定,博洛遂下令移师福建,眼见得唐王也保不 
住了。唇亡齿寒。 
      且说唐王据守福建,颇思振作,不似弘光帝的昏庸,宫内 
也没有什么嬖宠,只有王妃曾氏,知书达礼,好算一位贤内助。 
当时长江下游的民兵,统已沦亡,只杨廷麟尚固守赣州,受唐 
王封为兵部尚书,又有故湖广总督何腾蛟,收降李闯余众,与 
湖南巡抚堵胤锡,上书唐王,力谋恢复。唐王封腾蛟为定兴伯, 
兼东阁大学士,胤锡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腾蛟请唐王移都湖南,被郑芝龙等所阻。芝龙系海盗出身, 
崇祯初,始投降明朝,代平海寇,明朝擢封为南安伯。他仗着 
拥戴功劳,握了重权,挟制唐王。唐王无奈,命大学士黄道周 

… Page 133…

清史演义                                                              ·127· 

出关募兵,为扈卫计。道周手无寸铁,只带着幕客数员,闲关 
跋涉,直抵婺源。偏这洪承畴侦悉行踪,竟遣兵袭击中途,将 
他截获。那时忠诚贯日的黄道周,怎肯做承畴第二?迫降不允, 
但从容赋诗,书绝命词于衣带间。临刑这一日,过东华门,立 
住不走,向监斩官道 :“此处与高皇帝陵寝相近,便是道周死 
地,不必他去 。”监斩官怜他忠烈,就在东华门外行刑,幕下 
士赖雍、蔡绍谨、赵士超等皆从死。 
      唐王闻道周殉难,痛哭一场,决意冒险赴湘,自福州出发, 
直至延平。其时杨廷麟亦遣使迎驾,怎奈郑芝龙嗾使军民,劫 
王留闽,自愿出关拒敌。唐王行推毂礼,送他出关。他一到关 
前,适洪承畴遣使招降,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