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只有难民,并无守兵,原来监守太监邓希诏,见阿衡出城对
敌,已收拾细软,潜开后门逃去,守兵闻希诏已逃,也索性逃
个净尽。还是希诏见机,逃了性命,可惜美酒未曾挑去。清兵
也不勾留,进行至牛阑山,山前本有一个军营,是明总监高起
潜把守。高起潜也是一个奄竖,毫无军事知识,闻清兵杀来,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崇祯帝惯用太监,安得不亡?清兵乘势
杀入,从芦沟桥趋良乡,连拔四十八城,高阳县亦在其内。故
督师孙承宗,时适家居,闻清兵入城,手无寸柄,如何拒敌?
… Page 75…
清史演义 ·69·
竟服毒自尽。子孙十数人,各执器械,愤愤赴敌,清兵出其不
意,也被他杀了数十名,嗣因寡不敌众,陆续身亡。完了孙承
宗,完了孙承宗全家。此外四十多城的官民,逃去的逃去,殉
节的殉节。
清兵又从德州渡河,南下山东,山东州县,飞章告急,兵
部尚书杨嗣昌,仓猝檄调,一面檄山东巡抚颜继祖,速往德州
阻截,一面檄山西总督卢象昇,入卫京畿。继祖奉到檄文,忙
率济南防兵,星夜北趋,到了德州,并不见清兵南来,方惊疑
间,探马飞报清兵从临清州入济南,布政使张秉文等,统已阵
亡,连德王爷亦被掳去。看官!你道德王爷是何人?原来是大
明宗室,名叫由枢,与崇祯帝系兄弟行,向系受封济南,至此
被掳,这统是杨嗣昌檄令移师,以致济南空虚,为敌所袭,害
了德王,又害了济南人民。颜继祖闻报大惊,又急率兵回济南,
到了济南,复是一个空城,清兵早已渡河北行。继祖叫苦不迭,
只得据实禀报。杨嗣昌至此,惶急异常,密奏敌兵深入,胜负
难料,不如随机讲和,崇祯帝不欲明允,暗令高起潜主持和议,
适卢象昇奉调入京,一意主战,崇祯帝令与杨嗣昌、高起潜商
议,象昇奉命,与二人会议了好几次,终与二人意见不合。未
曾出兵,先争意见,已非佳兆。象昇愤甚,便道 :“公等主和,
独不思城下之盟,春秋所耻。长安口舌如锋,宁不怕蹈袁崇焕
覆辙么?”嗣昌闻言,不禁面赤,勉强答道 :“公毋以长安蜚
语陷人 。”象昇道:“卢某自山西入京,途次已闻此说,到京
后,闻高公已遣周元忠与敌讲和,象昇可欺,难道国人都可欺
么?”是一个急性人物。随即怏怏告别。寻奏请与杨、高二人,
各分兵权,不相节制。折上,由兵部复议,把宣大山西兵士属
象昇,山海关宁远兵士属高起潜。崇祯帝准议,加象昇尚书衔,
克日出师。
… Page 76…
清史演义 ·70·
象昇麾下,兵不满二万名,只因奉命前驱,也不管好歹,
竟向涿州进发。忠而近愚。途中闻清兵三路入犯,亦遣别将分
路防堵,无如清兵风驰雨骤,驰防不及,列城多望风失守。嗣
昌即奏削象昇尚书衔,又把军饷阻住不发。象昇由涿州至保定,
与清兵相持数日,尚无胜败,奈军饷不继,催运无效,转瞬间
军中绝食,各带菜色。象昇料是杨嗣昌作梗,自知必死,清晨
出帐,对着将士四向拜道:“卢某与将士同受国恩,只患不得
死,不患不得生 。”众将士被他感动,不由的哭作一团。我看
到此,亦自泪下。旋即收泪,愿随象昇出去杀敌。象昇出城至
巨鹿,顾手下兵士,只剩五千名,参赞主事杨廷麟,禀象昇道:
“此去离高总监大营只五十里 ,何不前去乞援 ?”象昇道:
“他只恐我不死,安肯援我 !”廷麟道 :“且去一遭何如?”
象昇不得已,令廷麟启行。临别时执着廷麟手,与他一诀,流
涕道 :“死西市,何如死疆场?吾以一死报国,犹为负负。”
语带寒潮呜咽声。廷麟已去,象昇待了一日,望眼将穿,救兵
不至。象昇道 :“杨君不负我,负我者高太监,我死何妨,只
要死在战场上面,杀几个敌人,偿我的命,方不徒死 。”遂进
至嵩水桥,正见清兵峰拥前来,胡哨一声,把象昇五千人围住。
象昇将五千人分作三队,命总兵虎大威领左军,杨国柱领右军,
自己领中军,与清兵死斗。清兵围合数次,被象昇杀开数次,
十荡十决。清兵亦怕他厉害,渐渐退去。象昇收兵扎营。是夜
三鼓,营外喊杀连天,炮声震地,象昇知清兵围攻,忙率大威、
国柱等,奋力抵御,可奈清兵越来越多,把明营围得铁桶相似。
两下相持,直到天明,明营内已炮尽矢竭,大威劝象昇突围出
走。象昇道 :“吾受命出师,早知必死。此处正我死地。诸君
请突围而出,留此身以报国!卢某内不能除奸,外不能平敌,
罢罢!从此与诸君长别 。”此恨绵绵无尽期。遂手执佩剑,单
… Page 77…
清史演义 ·71·
骑冲入敌中,乱斫乱劈,把清兵杀死数十百名,自身也被四箭
三刀,大叫一声,呕血而亡。如此忠臣。为权阉所陷没,可恨!
象昇自擢兵备,与流寇大小数十战,无一不胜,且三赐尚
方剑,未曾戮一偏裨,爱才恤下,与士卒同甘苦,此次力竭捐
躯,部下亲兵,都随了主帅殉难,大威、国柱,因象昇许他突
围,方杀开血路而去。象昇既死,杨廷麟始徒手回来,到了战
场;已空无一人,只见愁云如墨,暴骨成堆,二语可抵一篇吊
古战场文。廷麟不禁泪下。检点遗尸,已是模糊难辨,忽见一
尸首露出麻衣,仔细辨认,确是卢公象昇。原来象昇新遭父丧,
请守制不许,无奈缞绖从戎。廷麟既得遗尸,痛哭下拜,我亦
欲拜之。亲为殓埋,遂会同顺德知府于颖,联名奏闻。杨嗣昌
无可隐讳,只说象昇轻战亡身,死不足惜。崇祯帝误信谗言,
竟没有什么恤典。到了高起潜星夜遁回,廷臣始知起潜拥兵不
救,交章弹劾。起潜下刑部狱,审问属实,有旨正法。这杨嗣
昌仍安然如故,后来督师讨贼,连被贼败,始畏惧自杀。小子
曾有一诗吊卢公象昇云:
慷慨誓师独奋戈,臣心未死耻言和。
可怜为国捐躯后,空使遗人雪涕多。
欲知后事如何,下回再行表明。
朝鲜之不敌满洲,固意中事,然亦由朝鲜漫无防备之故。
乞盟城下,屈膝称臣,受种种胁迫之条约,真是可怜模样,然
亦未始非其自取耳。若明廷统一中原,宁不足与满清敌?顾于
熊廷弼、袁崇焕,则杀之磔之,于孙承宗则免职回里,任其殉
节。独遗一善战之卢象昇,又为权阉所忌,迫死疆场。谁为人
… Page 78…
清史演义 ·72·
主,而昏愦至死?故人谓亡明者熹宰,吾谓熹宗犹不足亡明,
亡明者实崇祯帝。
… Page 79…
清史演义 ·73·
第十回
失辎重全军败溃 迷美色大帅投诚
却说清兵屡次得胜,正拟进取,忽由太宗寄谕,命回本国。
多尔衮、多铎等,因不敢违命,只得率领兵士,仍取道青山口
而归;归国后,问太宗何故班师?太宗道 :“欲夺中原,必须
先夺山海关,欲夺山海关,必须先夺宁、锦诸城。否则我兵深
入中原,那关内外的明兵,把我后路塞断,兵饷不继,进退失
据,岂不是自讨苦吃么?”多尔衮、多铎等,即奏请出攻宁、
锦,太宗准奏,即令发兵,直抵锦州。锦州守将,还是祖大寿,
多方抵御,屡却清兵,相持两年,仍屹然不动,反伤亡了清朝
大将岳托。崇德五年,太宗亲征,攻锦州不下,遗书责大寿欺
罔之罪,大寿不答。太宗把锦州城外四面的禾稼,尽行刈获,
捆载而归。即是釜底抽薪之计。
六年,太宗大发兵攻锦州,大寿闻知,急向蓟辽总督处乞
援。蓟辽总督洪承畴,巡抚邱民仰,带了王朴、唐通、曹变蛟、
吴三桂、白广恩、马科、王廷臣、杨国柱八个总兵,统兵十三
万,马四万匹,由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