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遂得立为太子。家法未善,故卒有康、雍之变。大贝勒代善
等,承父遗命,奉皇太极即位,改元天聪,清史上称他为太宗
文皇帝。详清略明,所以标示清史也。太宗嗣位后,仍遵太祖
遗志,把八旗兵队,格外简练,候命出发。一日,适与诸贝勒
商议军务,忽报明宁远巡抚袁崇焕,遣李喇嘛等来吊丧,并贺
即位。看官!你想明、清本是敌国,袁崇焕又是志士,为什么
遣使吊贺?这却有一段隐情,待小子叙明底细。原来袁崇焕自
击退满军后,疏劾经略高第撤去守备、拥兵不救之罪,朝旨革
高第职,命王之臣代为经略,升崇焕为辽东巡抚,仍驻宁远,
又命总兵赵率教镇守关门。崇焕欲复孙承宗旧制,与赵率教巡
视辽西,修城筑垒,屯兵垦田,正忙个不了,会闻满洲太祖已
… Page 42…
清史演义 ·36·
殁,遂思借吊贺的名目,窥探满洲虚实;又以满俗信喇嘛教,
并召李喇嘛偕往。李喇嘛等既到满洲,由满洲太宗召入,相见
后递上两道文书,与吊贺礼单。太宗披阅一周,见书中有释怨
修和的意思,便向李喇嘛道 :“我国非不愿修好,只因七恨未
忘,失和至今。今袁抚书中,虽欲敛兵息怨,尚恐未出至诚,
请喇嘛归后,劝他以诚相见为是 。”李喇嘛亦援述教旨,请太
宗慈悲为念,免动兵戈。太宗乃令范文程修好答书,交与部下
方吉纳,命率温塔石等,偕李喇嘛赴宁远,同见袁崇焕,当由
方吉纳递上国书,崇焕展开读之,其书云:
大满洲国皇帝,致书于大明国袁巡抚:尔停息兵戈,遣李
喇嘛等来吊丧,并贺新君即位,既以礼来,我亦当以礼往,故
遣官致谢。至两国和好之事,前皇考至宁远时,曾致玺书,令
尔转达,尚未见答。汝主如答前书,欲两国和好,当以诚信为
先;尔亦无事文饰。
崇焕读到此语,将书一掷,面带怒容,对方吉纳道 :“汝
国遣汝等献书,为挑战么?为请和么?”方吉纳见他变色,只
得答言请和。崇焕道 :“既愿请和,何故出言不逊?余且不论,
就是书中格式,汝国欲与我朝并尊,谬误已甚。今着汝回国,
借汝口传告汝汗,欲和宜修藩属礼,欲战即来。本抚宁畏汝等
么?”闻其声,如见其人。说毕,起身入内。
方吉纳等怏怏退出,即日东渡,回报太宗。太宗即欲发兵,
众贝勒上前进谏,说是 :“国方大丧,不宜动众,现不若阳与
讲和,阴修战备,俟明边守兵懈怠,然后大举未迟 。”话虽中
听,其实是怕袁崇焕。太宗乃自草国书,命范文程修饰誊写,
仍差方吉纳、温塔石等投递。方、温二人,迫于上命,硬着头
皮,再至宁远,先访着李喇嘛,邀同进见袁崇焕,捧上国书。
崇焕复展读道:
… Page 43…
清史演义 ·37·
大满洲国皇帝,致书明袁巡抚:吾两国所以构兵者,因昔
日尔辽东广宁臣高视尔皇帝,如在天上,自视其身,如在云汉,
俾天生诸国之君,莫能自主,欺藐陵轹,难以容忍,用是昭告
于天,兴师致讨。惟天不论国之大小,止论事之是非,我国循
理而行,故仰蒙天佑。尔国违理之处,非止一端,可与尔言之:
如癸未年,尔国无故兴兵,害我二祖,一也。癸巳年,叶赫哈
达乌拉辉发与蒙古会兵侵我,尔国并未援我,后哈达复来侵我,
尔国又未曾助我;己亥年,我出师报哈达,天以哈达畀我,尔
国乃庇护哈达,逼我复还其人民,及已释还,复为叶赫掠去,
尔国则置若罔闻;尔既称为中国,宜秉公持平,乃于我国则不
援,于哈达则援之,于叶赫则听之,偏私至此,二也。尔国虽
启衅,我犹欲修好,故于戊申年勒碑边界,刑白马乌牛,誓告
天地,云 :“两国之人,毋越疆圉,违者殛之。”乃癸丑年,
尔国以卫助叶赫,发兵出边,三也。又曾誓云 :“凡有越边境
者,见而不杀,殃必及之 。”后尔国之人,潜出边境,扰我疆
域,我遵前誓杀之,尔乃谓我擅杀,缧系我使臣纲吉礼、方吉
纳,索我十人,杀之边环,以逞报复,四也。尔以兵备助叶赫,
俾我国已聘叶赫之女,改适蒙古,五也。尔又发兵焚我累世守
边庐舍,扰我耕耨,不令收获,且移置界碑于沿边三十里外,
夸我疆土,其间人参貂皮五谷财用产马,我民所赖以生者,攘
而有之,六也。甲寅年,尔国听信叶赫之言,遣我遗书,种种
恶言,肆我侮慢,七也。我之大恨,有此七端,至于小忿,何
可悉数?陵逼已甚,用是兴师。今尔若以我为是,欲修两国之
好,当以金十万两,银百万两,缎百万匹,布十万匹,为和好
之礼。既和之后,两国往来通使,每岁我国以东珠十颗,貂皮
千张,人参千斤馈尔;尔国以金十万两,银十万两,缎十万匹,
布三十万匹报我。两国诚如约修好,则当誓诸天地,用矢勿渝。
… Page 44…
清史演义 ·38·
尔即以此言转奏尔皇帝,不然,是尔仍愿兵戈之事也。
崇焕览毕,不由的心中愈愤;转思辽西一带。守备尚未完
固,现且将计就计,婉词答复,待一二年后,无懈可击,再决
雌雄。笔法变换,然必如此互写,方显得有胆有谋。若说得一
味粗莽,便不成为袁崇焕矣。遂命左右取过笔砚,伸纸疾书道:
辽东提督部院,致书于满洲国汗帐下:再辱书教,知汗渐
息兵戈,休养部落,即此一念好生,天自鉴之,将来所以佑汗
而昌大之者,尚无量也。往事七宗,抱为长恨者,不佞宁忍听
之。但追思往事,穷究根因,我之边境细人,与汗家之部落,
口舌争竞,致起祸端,今欲一一辨晰,恐难问之九原。不佞非
但欲我皇上忘之,且欲汗并忘之也。然十年苦战,为此七宗,
不佞可无一言乎?今南关北关安在?辽河东西,死者宁止十人?
仳离者宁止一老女?辽沈界内之人民,已不能保,宁问田禾?
是汗之怨已雪,而志得意满之日也 ,惟我天朝难消受耳 。今
若修好,城池地方,作何退出?官生男妇,作何送还?是在汗
之仁明慈惠,敬天爱人耳。天道无私,人情忌满,是非曲直,
原自昭然。一念杀机,启世上无穷劫运,一念生机,保身后多
少吉祥,不佞又愿汗图之也!若书中所开诸物,以中国财用广
大,亦宁靳此,然往牒不载,多取违天,亦汗所当酌裁也。我
皇上明见万里,仁育八荒,惟汗坚意修好,再通信使,则懔简
书以料理边情,有边疆之臣在,汗勿忧美意不上闻也。汗更有
以教我乎?为望!
写毕,视李喇嘛在旁,令他亦作一书,劝满洲永远息兵。
两书一并封固,遣使杜明忠,偕方吉纳同去沈阳。
过了数日,去使未回,警信纷至:一角文书,是平辽总兵
毛文龙来报,说满洲入犯东江,一角文书,是朝鲜国王李倧,
因满军入境,向明乞援。崇焕一一阅毕,立命赵率教等,领了
… Page 45…
清史演义 ·39·
精兵,驻扎三岔河,复发水师往救东江。方调遣间,见杜明忠
入帐,呈上满洲复书。崇焕约略一阅,大约分作三条:不叙原
书,免与上文重复。第一条,是画定国界;山海关以内属明,
辽河以东属满洲。第二条,是修正国书;满洲国主让明帝一格,
明诸臣亦当让满洲主一格。第三条,是输纳岁币;满洲以东珠、
参、貂为赠。明以金银布缎为报。崇焕道 :“他犯我东江,并
出兵朝鲜,一味蛮横,还有什么和议可言?”遂置之不答,但
饬水陆各军,赶紧出发。无奈朝鲜路远,一时不及驰救,崇焕
至此,也觉焦急,眼见得朝鲜要被兵祸了。正是:
玉帛未修,杀机又促;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毕竟朝鲜能抵挡满洲否?且看下回分解。
本回全为袁崇焕一人写照。崇焕善战善守,较诸熊廷弼、
孙承宗,尤为出色。初为殿前参政,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