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高地上的守军仍然是第二十叁军一个排。
还是第二0一团第一连,只是换了一个排上阵。
头几天敌人炮击的时候,他们都躲在坑道里休息,到了晚上才出来整修白天被炸坏了的
表面工事。连续 4 天,修了炸,炸了修,始终耐心作好准备,一门心思候着敌人步兵自已送
上门来。
这回是真的送上门来了。
和 12 日那场战斗几乎一模一样,守备高地的第二0一团第一连第一排量敌用兵,在敌
人炮火延伸后,以小组为单位视敌人进攻规模从坑道中跃出,先劈头盖脑把手榴弹哪手雷爆
破筒什么的砸下去,把敌人压下去,然后再机枪找着人点名。
第一批手榴弹就把小约翰阿博加特斯少尉给炸成了重伤。
美步兵第叁十二团E连的景况很悲惨,一排被守备分队的支援炮火压制在山岩下,叁排
拖着一大批伤兵连滚带爬好容易才逃了下来,二排好好歹歹总算冲上了山头,却被隐蔽在坑
道里出来支援的中国人一阵冲锋枪爆破筒给清扫得只剩下几个人,费了老大劲才跑了回来。
结果范佛里特精心策划拉了几天的那些过门儿,全没用。
战至下午 15 时 30 分,5 次集团冲击均被打退。
看着再打下去实在没戏,团长劳埃德摩西上校只好下令撤退。
折腾了大半天儿,“T字山”还在中国人手里。
“这场大规模的表演在哭泣声中结束了。”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约翰托兰这样描绘了克拉克和范佛里特炮制的这次节目的演出效
果:
共投掷了 224000 磅炸弹、8 箱凝固汽油弹,支援的大炮、坦克、重迫击炮和机枪、步
枪还发射了 1500000 发炮弹和子弹。中国军队的损失不到 65 人,美军 3 个排共伤亡 77 人,
“鞭挞行动”本可以无人知晓,但一位刚刚到达的记者写的一篇陆军和空军的高级将领攥着
叁色计划单观看一场表演的报道活灵活现地描述了这幕‘剧情’。
笔者需要给托兰先生更正一下的是,这场战斗对于“联合国军”方面来说是一场“大规
模的表演”──你看看他们拉的那个架势嘛,但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却是一场不值得一提的
排级单位的小打小闹,小到差一丁点儿就名不见经传──如果不是“联合国军”自己把它预
先包装得那么光艳夺目的话。甚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叁集团军军史》中,对这
场战斗也就是轻描淡写的几笔,前后不过几百个汉字,提及的人名也就两人:
“战斗小组长刘开发右眼负伤,血流满面,仍然顽强坚持战斗,……”
“排长负伤后,叁班副陈志同志挺身而出,不顾燃烧弹烧着了衣服,烧焦了耳朵,以顽
强的毅力代替排长指挥。……”
这个排的伤亡仅 11 人,而不是托兰先生所说的“65 人”。
这说明,依托坑道工事的中国军队,仗越打越精了。
对于范佛里特来说,这场失败的攻势是个加速器。
加速把他推出了军界。
一场小战斗因为无冕王们的鼓噪,在美利坚合众国议会掀起了大波澜──议员们集体反
串了一回事后的诸葛孔明先生:
“这是正常的军事行动,还是供贵宾观赏的角斗士表演?”
“这种让美国青年白白送命的‘实验’,价值何在?”
“总统是否准备以这种方式结束战争?”
“这样下去,美国的死亡名单必定会更长……”
……
你说克拉克还敢再“实验”吗?
你说,艾森豪威尔还敢由着范佛里特性子胡来吗?
《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对这场战斗的评价是:
这是一次代价高昂的教训,再次证实了无论是从空中或是从地面上的火力都不足以将躲
藏在挖得很好的战壕里的敌人消灭。这场有限战争的优势是在防守的一方。
是啊是啊,可问题是,为什么轮到你防守时,情况却相反呢?
事后孔明们的发难,势必要由事前马谡来担戴。
2 月 10 日──也就是“T形山”战斗和总统就职典礼的半个月后,美第八集团军司令
官、陆军中将詹姆斯范佛里特奉命离职回国,遗职由美陆军助理参谋长马克斯韦尔泰勒中
将接替。
不过,艾森豪威尔还是给老同学垫了个台阶。
退出现役之前,范佛里特晋升上将军衔。
范佛里特仍然极为委屈,回到家中仍然牢骚满腹:
“我已十分了解中国红军,我的判断是:如果重新召我回去同其作战的话,我会满怀信
心地踏上归程的。”
这他 XX 的不是诅了个牙疼咒吗?
“范佛里特的任期成为打一场有限战争的争论和受挫的话题。”
很多年后,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约翰托兰这样写道。
他认为这是范佛里特将军的一个贡献,尽管“他很不光彩地离开了朝鲜”。
这一点,笔者与托兰先生看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