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甘岭:辉煌与悲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共产党这么大的整个地区,在四周都驻上充分和固定的防御力量,虽然他们也许会从这些
地方出击。”这位新任国务卿还说:
      美国应该用维持一支足以迅速地向侵略大本营还击的巨大报复力量的办法,来集中力
量吓退进攻,而不要把防御力量到处分散。
      这一切,成为后来那个“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基点。这个“大规模报复”战略,狠狠
地误导了许多美国人。



悲怆的落幕戏:丁字山之战


    艾森豪威尔走后,范佛里特很有些失落感。
    从老同学、新总统在整个朝鲜的行程期间对自己的冷漠态度中,范佛里特似乎已经预感

到自己的军旅生涯即将走到尽头。这也难怪,老同学刚当选,自己却送给人家一个败仗作为
贺礼,于公于私,怎么说,都差那么点意思。
    换了自己,那气性儿没准儿更大。
    然而范佛里特毕竟是范佛里特,随随便便就认输他可不干。
    和所有有血性的军人一样,范佛里特也想打个好仗再走人,走得轻轻松松──就象人家
李奇微一样,是在“联合国军”节节向前推进的情况下升官或者离任的,那多潇洒!即或是
个小仗,只要能有些微进展,那就怎么都能说出花来,而不至于给世人留下打了败仗被换下
来的尴尬。
    挑来选去,范佛里特选中了刚上阵的第二十叁军的阵地。
    陆军中将这是欺生。
    第二十叁军 12 月 22 日才将东海岸的防务移交给从上甘岭撤出的第十五军,经过连续 5
个昼夜的急行军,于除夕前接手第叁十八军的将军洞至粟木洞间 29 公里阵地的防务,正与
“联合国军”方面的美步兵第七师主力和韩军第二师相对峙,相互之间已经有了班排规模的
小接触。
    范佛里特决定再赌一把!
    克拉克很同情范佛里特──这位老学长时运太不济啦。
    同时,身为“联合国军”总司令,他也想用一次胜利的战斗行动来向新总统表明,自已
在“金化攻势”中未能得手,并不说明第八集团军是一支战斗能力不佳的军队,那个杀到“平
壤──元山”一线的计划也绝不是什么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要想结束战争,还得在“打”
字上下功夫。
    于是,克拉克对老学长的最后一搏予以首肯。
    范佛里特选定的目标是“T字山”──芝山洞南侧高地。
    这个高地在中国军队作战地图上准确的称谓是 205 高地,因其形似“T”字,故“联合
国军”方面称其为“T字山”。由于它位于城山、芝山防御阵地的前沿,其南段又与“联合
国军”阵地相连接,战术上有一定价值。
    据侦察报告,这个高地也就是一个排的守备分队。
    范佛里特认定这是个软柿子。
    1953 年 1 月 12 日凌晨 3 时,范佛里特先发起了一次试探性进攻。
    与上甘岭一样,免不了是炮火先把那个巴掌大的山头给犁了一遍,然后炮火
一延伸,在 4 辆坦克掩护下,近两百名步兵就吵吵嚷嚷地往山头上冲击。
    这是美步兵第七师第叁十一团一个加强连。
    美步兵第七师两个月前刚在上甘岭碰了个头破血流,兵员损失甚为严重,撤出后经过整
补,刚刚恢复了些元气。这次换了方位再打,那劲头虽然已大不如在“叁角形山”的时候,
但在炮火飞机掩护闹哄哄地打进攻战还是显得挺有气势的。
    上边已经跟他们说啦,这个高地的中共军是新上来的,不经打。
    果然,步兵们眼瞅着离山顶只有几步之遥了,还没一点动静。
    美国兵们很得意:没错,这上边儿的人已经被打光了。
    范佛里特的情报很准,这高地上的确只有一个排的守备分队。
    第二十叁军第六十七师第二0一团第一连第叁排。
    这个排的排长名叫乐志洲,是个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了,虽说到朝鲜来这几个月光在
东海岸挖工事带看海景了,跟美国鬼子交手过招这根弦可一直没松过。请老大哥部队介绍经
验哪,学习坑道作战方法哪,干部们到第一线兄弟部队实习哪,这几个月里也长了不少见识。
第二十叁军全军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劲儿,要把华野老四纵那股子精神头露出来给美国少爷
兵们瞧瞧!

    跟第十五军交接那功夫,又巴结着人家套了不少干货出来。
    美国兵打炮那会儿,他们正在坑道里抽烟说笑哩。
    炮火一延伸,外边那观察员瞅瞅差不多了就喊了一嗓子:
    “敌人上来了!”
    大伙儿把烟屁股一扔,操起家伙冲出洞去。
      哩叭啦,一阵冰雹式的手榴弹、手雷、爆破筒飞了出去,劈头盖脸地砸在美国兵的头
上。霎时间,清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再过了片刻,那盯着找人的机枪、冲锋枪
声就响成了一片。
    美国兵扔下一片尸体连滚带爬地下了山。
    一个上午,美国兵前前后后折腾了 4 次这样的冲击。
    最后蹲在那高地上的还是乐志洲们,还是完完整整的一个排。
    他们只有一人牺牲,6 人负伤。
    一个加强连的美国兵,躺下的有 50 多个。
    这买卖,真划算!
    范佛里特悲哀地意识到,自己的机会转瞬间就要失去了。
    然而身为二战名将,即使是剩下一线希望,他也要奋力一搏。
    范佛里特打定主意,在他的权限范围之内并求得小师弟克拉克的支持,调集目前能调集
的最大兵力和火力,在总统就职典礼那天,发起一次决定性的攻势作战,把“T字山”从中
国军队手中拿下来,给总统献礼,也给自己挣回点脸面来。
    克拉克这次很痛快地支持了老学长。
    他明白,这位老行伍要干到头了,就由着他再搏一把吧!
    不过,克拉克给这次攻势的命名,却显得比“摊牌作战”要保守得多──“第八集团军
空、炮、坦、步协同实验”作战,行动代号“鞭挞”。
    听见没有?实──验!
    虽然命名很保守,排场却很张扬。
    一反在“叁角形山”对无冕王们的百般防范,克拉克这回很卖力地为老学长扯了一回场
子。除了组织第八集团军的高级军官们来观战外,还招呼来 12 名记者。来者都发了一份有
6 页厚、用 3 种颜色套色、印制精美的“实验”说明书和一份附有“实险”主要项目和进程
的“剧情说明”。
    记者们最本能的反应是得到了一张百老汇的节目单。
    有了克拉克撑腰,范佛里特这回是势在必得。
    为了一举取下这个“T字山”──中国人说是“丁字山”,真他 XX 的是个“钉子山”,
从 20 日开始,连续 4 天,远东空军每天都出动 40 余架战斗轰炸机投掷炸弹及凝固汽油弹,
同时,5 个炮兵营近百门 105 毫米以上火炮也进行不间断的破坏射击。
    到了临近进攻前一天,火力突袭达到了最高潮。
    那一天,不算地面炮火,光是远东空军的战斗轰炸机群就在这块高地上投下了 136000
磅炸弹和 14 箱凝固汽油弹。
    这个火力支援的档次,仅次于上甘岭作战的头一天。
    在“联合国军”炮火准备期间,在与“T字山”相似的地形上,美步兵第七师第叁十二
团一个加强营的攻击部队进行了多达 9 次的反复演练,直到每个人都了如指掌地熟悉了自己
的任务。为确保胜利,临行前,这个加强营还得到两个喷火器分队的配属。
    这种准备不可谓不充分。
    25 日,“实验”正式开始。

    “实验”完全是按“节目单”上的顺序发展的:
    8 时~12 时,远东空军出动 F…84“雷电”式战斗轰炸机 196 架次,每批 8 架,每架携 1000
磅炸弹,可着劲儿地反复蹂躏 205 高地。与此同时,近百门火炮齐发,轰击近 4 小时,除
205 高外,还向城山、芝山阵地进行牵制性炮击。在炮火掩护下,美步兵第七师第叁十一团
一个加强营和 33 辆坦克在山下攻击出发阵地完成集结,
    炮火刚一延伸,坦克分队立即前出,马达轰鸣,炮火频闪。
    这是为了分散守备部队的注意力。
    按预定计划,F…84 战斗轰炸机编队又用炮火和凝固汽油弹把山头深耕细犁了一遍。
    这时信号弹飞了起来,步兵开始攻击。
    冲在最前头是小约翰阿博加特斯少尉的E连第二排。
    这时高地上的守军仍然是第二十叁军一个排。
    还是第二0一团第一连,只是换了一个排上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