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国兵一般不蛮干,他们用榴弹炮远吊;用硫磺弹、毒气弹熏;往坑道里滚巨石块,用
铁丝网团起来往坑道里塞;从坑道顶凿眼灌炸药。
招招既毒又损。
美国兵折腾了个把礼拜连门儿都摸不着,韩军刚上来半天,就把 2 号坑道给炸短了一半,
守备分队伤亡了 8 个人。当天,597。9 高地上最大的坑道 1 号坑道朝南的两个坑道口全被炸
塌,只剩下碗大的一个口,里边儿的人连气都透不过来。第八连连长李保成组织人冒着敌人
的炮火不顾重大伤亡挖了半晌,才把洞口挖通。
第八连为此伤亡了 37 个人。
中国兵们真是恨透了这些“李伪军”。
而且愈到后来,坑道里的生存环境也愈加恶劣。
没得吃还好说,可以从敌人的尸体上收集,加上原来屯集储备的,省着点儿凑合着也能
熬过去了。
要命的是没得喝。
水,成了坑道部队生存的最大问题。
人们万般无奈之际,开始饮用另外一种液体:
尿液。
说喝尿很不好听,可能有人还要噁心。
所以大家给喝尿取了个很美的名字:“光荣茶”。
为了让尿的味道好点,还想出了许多招,其中之一就是:用毛巾裹上一包湿土,将尿淋
上去过滤一下,然后再挤点牙膏进去。这样尿的味道就小多了。
可不管怎么处理,尿毕竟是尿,无论怎样,那味儿都好不了。
但必须喝。
这是为了生存,为了战斗!
秦基伟听到他的战士们在喝尿的消息,热泪潸然。
然而使他倍感痛苦的是:他现在还不能把他们撤下来。
不仅不能撤下来,还要继续苦撑苦熬,继续与敌人死磨硬缠。
这是为了给决定性的反击赢得时间。
这是为了胜利。
“不惜一切代价,把物资送进坑道!”
秦基伟下了一道死命令。
整个第十五军,除了军预备队第二十九师动员了几个营的部队担任向坑道运输的任务
外,第四十五师师部的勤杂人员包括师部小伙房的炊事员都争着顶着敌人的炮火往上送东
西。
然而最后能送到坑道里的东西却微乎其微。
虽然从后方到前沿坑道不过几百米千把米,但在敌人几层炮火拦阻下却是一片死亡地
带,为一袋萝卜或一壶水付出几个人的生命代价的事情在当时并不罕见。据后来统计,在整
个上甘岭作战期间,运输人员的伤亡占了战役全部伤亡人数的 15%。第一叁五团第叁营两
个通讯员为了把祖国慰问团送的一小袋水果糖送进坑道,一个半路牺牲一个两处负伤。
你说吃到这些糖的战士们会是什么感受?
后来听说坑道里光吃萝卜烧心,秦基伟还专门着人到平壤采购了几万斤苹果,派人背着往坑道里送。分给秦
来,交给被补入反击部队的警卫员王六,让他背着这些苹果去参加战斗。
然而由于敌人的炮火封锁,只有几个苹果进了坑道。
其中一个送到了第一叁五团第七连坚守的坑道里。
苹果只有一个,可坑道里有 20 多个人。
连长张计法把这个苹果给了步谈机员李新民,让 4 个步谈机员分着吃,理由是步谈机员
天天扯着嗓门儿呼叫,最需要水分。
步谈机员们一合计,认为最需要补充水分的是重伤员,又将苹果给了负了重伤的通讯员
蓝保发。
蓝保发说连长指挥打仗太辛苦,又把苹果还给了张计法。
张计法又将苹果交给司号员,司号员又给了卫生员,卫生员又给了蓝保发,……
20 多人转完了,苹果又回到了张计法手上。
张计法红着眼圈下了个硬性命令:
“咱们都吃,一个一口,必须吃!”
一人一口,转完了圈,苹果仍然剩下大半个。
笔者幼时曾从课本上读到过这个故事。
而现在敲入这些文字时,鼻子仍然酸酸的。虽然笔者也曾穿破过几套国防绿,当过“新
一代最可爱的人”,可每当面对这些老前辈们时,总是从心里往外感到汗颜,感到惭愧。
那一代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
爱戴高帽子的秦基伟就吃激将法
就在崔建功苦撑的同时,王近山也在调整部署,准备大干。
这几天,除了准备调用刚从金城撤下的第十二军部队外,他已令第四十五师集中所有力
量于上甘岭地区 597。9 高地和 537。7 高地北山战斗,其它地区的防务移交给张显扬的第二十
九师。向守志的第四十四师抽出第一叁二团接替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在发利峰、五在峰方
向的防务,第八十七团则全力投入上甘岭方向的作战。
王近山还亲自打电话,向杨得志要来了志愿军的宝贝疙瘩“喀秋莎”──火箭炮兵第二
0九团,并将炮兵第七师一个营、炮兵第二师 4 个连、第六十军炮兵团和高射炮兵第六0一
团加强给第十五军。
上甘岭作战的弹药,王近山的老上级的洪学智也打了保票:
“你们上甘岭的弹药、给养,我洪麻子给你扛上去!”
话是这么说,可王近山心里也明白,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而这个时间要靠秦基伟,靠崔建功来争取、来保证。
他们必须挺住!
25 日,秦基伟主持召开了军作战会议。
这时,从兵团到军,都有人考虑是不是暂避敌锋,作战略退却。
王近山也打电话让秦基伟选择:
“现在有两个方案,一是打下去,二是撤下来。你要哪个?”
“王司令,我不下,我死也要死在上甘岭!”
电话那边的王近山暗暗一笑,心说真让我算准了,这爱戴高帽子的秦基伟就吃激将法。
“我问的是你能不能顶住,你要不行我让曾绍山上!”
“这是什么话?我现在要是下来了我算什么?”
电话这边秦基伟恨恨地对王近山吼道。
他心说第十二军不就是你的老部队吗?牛什么牛?你第十二军能打,我第十五军也不是
吃干饭的,干吗动不动就把曾绍山抬出来压我?
王近山吃了部下一吼倒也一点没脾气:
“那好那好,你不下来可以,但曾绍山也要上。第十二军配属给你指挥,李德生先带第
叁十一师过来,第叁十四师和第叁十五师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等咱们把炮兵调上来,弹药
也屯足喽,给范佛里特那老小子一个好瞧,让他 XXXX 的开得了场下不了台!妈那个×,
但现在最要紧的是你得给我顶住!”
秦基伟喉头一热。
有第十二军这样的头牌主力撑腰,还有什么说的!
“王司令,保不住上甘岭,我提头来见!”
回过头来,秦基伟就在军作战会议上一锤定音:
“咱们不能撤!咱们咬咬牙熬过这个关头,就能把美国鬼子的士气打下去一大截,我们
现在很困难,但敌人可能比我们更困难!这就要比胆魄比意志!现在兵团已经决定第十二军
的部队要参战,咱们一定要把阵地完整地交给他们,不能让人家给咱们擦屁股。”
大家都说军长说得对,咱第十五军丢不起这个人。
会议决定:在基本阵地上,暂取守势继续坚持坑道斗争,制止敌人扩张,争取时间,调
整部署,屯集弹药,在月底倾全力举行决定性反击,夺回阵地。
鉴于第四十五师减员严重,秦基伟决定: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团抽出 5 个连队与第八十
五团一个营一起,反击 597。9 高地,第八十七团也抽出 5 个连队反击 537。7 高地北山。
除此之外,第叁兵团防御纵深也机动出 67 门大口径火炮投入上甘岭方向作战。志司后
勤司令部为保证上甘岭作战,按每门炮 300 发~500 发的供给标准,为第十五军的这次大反
击屯集了 11 万发炮弹,昼夜抢运上了五圣山。
王近山亲自给炮兵第七师师长颜伏交代:
“炮弹不到最后反击时不能用,没有统一命令,一发炮弹也不能往外打,要集中起来,
一下子锤掉 XXXX 的!”
那时不光是第叁兵团,整个志司都在保障上甘岭,很多原定送往别的方向的物资都临时
改变方向,运往五圣山前线。那会儿后勤是要什么给什么,所有后方人员包括分部首长,都
参加了搬运工作。
还有朝鲜政府动员起来的朝鲜群众。
甚至连机关的女同志也加入了背炮弹的行列。
多少年后,人们说起在上甘岭战役中的那些女同志,仍然啧啧称奇。她们虽然没有象后
来的电影里演的那样